[月亮]韩国这下肠子都悔青了!2012年,为获得LNG船的核心技术,我国拟收购法国GTT公司。韩国不甘示弱,拿出10亿欧搅黄了此事,却意外帮了我国。 GTT我们必须拿到手,绝不能让中国人接管该公司!” 这次竞标莫名其妙地失败,但事实证明,这个事件最终成为中国船企在LNG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契机。 LNG船被誉为运输液态天然气的高端船舶,有人形容它为“沉睡的氢弹”,相比于油罐车,危险性更高数倍。 因此,制造LNG船所需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超。 它的货仓必须保持在零下163度,内外温度不能有丝毫差异。 即使出现纳米级的缝隙,可能会引发剧烈爆炸,并严重破坏方圆百里的生态环境。 恰巧,这一稀缺且利润丰厚的技术,法国GTT掌握了它。 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们制造了第一艘LNG船,数十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公司可以与之媲美。 GTT之所以如此强大,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三项专利技术:殷瓦钢、焊接和薄膜围护系统。 在90年代,法国GTT考虑放弃制造业,不过仍舍不得这项盈利的技术。于是他们将制造LNG船的订单交给了韩国,而自己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 繁重而利润微薄的工作便由韩国承担。虽然核心技术仍由法国掌握,但韩国有了LNG船制造的实际权利,因此他们也为此感到自豪。 我国也尝试制造自己的LNG船,可多次尝试都无法取得重大进展。 得知韩国能够制造LNG船并允许参观后,我国派遣了技术人员前去观摩。 然而,韩国与中国的态度明显不同,根本不让我国技术人员靠近,并只允许他们远远观望。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技术人员只能无奈地返回。 2012年,法国意图转让LNG船技术,因感到收益速度缓慢。 我国进行了多次研发,却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听到法国有意出售技术,当然让人高兴起来。 然而,在中法公司洽谈之际,为了防止中国动摇其市场地位,韩国的三家造船企业联手拿出10亿欧元,将这笔生意抢走了。 面对无奈,中国只能继续自主研发。 4年后,我国传来好消息,我们打破了法国的垄断,成功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LNG船核心制造材料——殷瓦钢国家。 这种独特的钢材能在极端高温或低温下保持稳定。中国获得核心材料后,工人开始攻克焊接问题。 整条LNG船需要焊接的殷瓦钢长达140公里左右,其中90%是由全自动机器焊接完成的。 仅有的10%需要工人手工焊接,而殷瓦钢的厚度只有0.7毫米,对工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有一个针孔大小的洞,也会导致天然气泄露,所以必须极为慎重小心。 为确保殷瓦钢焊接的安全稳定,我国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新工艺研发,总共超过100项。 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2008年,我国首艘LNG船“大鹏昊”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从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造船业顶级国家之一。 此后,中国船舶企业不断学习,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进步,逐步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成为掌握LNG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于是在2017年,由沪东中华造船领导,联合国内多家企业。 经过4年的时间,国产LNG船的殷瓦合金成功问世,打破了法国GTT公司在市场上的垄断。 随后,国内的16位殷瓦钢焊接技师利用十年时间培养了数百名焊接专家,将中国LNG船推向国际市场。 如今,中国的LNG船已发展到第五代,其性能和工艺得到了顶级船级社如美国、法国和英国的认可,技术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2022年4月,卡塔尔正式将四艘容量达17.4万立方米的LNG船订单交给了沪东中华造船厂。 而在此之前,这个国家的订单大部分都由韩国承包,因为韩国曾自以为是造船界第二,没人敢争夺第一的地位。 然而,现实无情地给了他们重重一击。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就取得了全球LNG船订单的30%。 而全年订单总额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曾经只有沪东中华造船厂孤军奋战的局面也被打破,目前我国共有五家造船厂具备了建造LNG船的实力。 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稳健前行,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不断缩小与世界船舶企业的差距。 韩国当初阻止中国收购法国运输船股份的意图,如今看来反而帮助了中国。 毕竟只有真正拥有东西并将其利用起来,才会更有底气。 中国从不畏惧任何挑战,任何困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 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我们相信,中国高端造船业的超越指日可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