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宋孝宗——渴望北伐的南宋皇帝,只叹身边没有岳飞

 白衣钱子 2023-10-07 发布于辽宁

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当时已经53岁的宋高宗赵构,虽然在皇帝位置上坐了30多年,可是仍然没有得到一个亲生的儿子。

赵构△

他以前有过一个儿子赵旉(音同“夫”),可惜在建炎三年(1129年)的苗刘兵变中夭折了。此后,宋高宗就丧失了生育能力。

有不少说法认为,宋高宗因为经历了靖康之变的乱世,本来就被金兵吓得不轻,后来苗刘兵变中,自己又差点皇位不保,甚至危及生命,导致高宗的“生育机能”在长期的焦虑和惊吓中不断萎缩,以至于后来总是不育(生不出儿子)。

皇帝没儿子肯定不行,毕竟皇位是不能乱传的。如果实在没有亲生儿子,找侄子接班也不是不行。可是在靖康之变中,宋太宗赵光义一系的子孙,几乎被金兵掳掠扫荡一空(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任皇帝,是第一任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此后一直到北宋灭亡,当皇帝的都是赵光义的子孙)。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太宗赵光义一系的子孙虽然不在了,但太祖赵匡胤的子孙还有一些仍健在,也算是老赵家的血脉呀。

于是在唯一的儿子夭折三年后(1132年),宋高宗赵构从民间先后选拔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两名七世孙赵瑗(后又改名赵玮、赵昚)和赵璩(音同“渠”)在宫中培养。赵瑗是赵匡胤的儿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赵璩则是赵匡胤的儿子燕王赵德昭的后代。

赵德芳二十多岁病逝、赵德昭二十多岁自杀,传言说他们是被叔叔赵光义暗中害死的。

眼下两名候选的接班人已经进入壮年,是时候确定到底谁有资格成为“太子”了。其中,赵璩得到了权臣秦桧以及皇太后韦氏、皇后吴氏的支持,而赵瑗则不招那三个人的待见。

毫无疑问,形势对赵璩更有利。

但宋高宗不打算完全依赖别人的意见,他要亲自测试一下两个人的“实力”。

史料记载,宋高宗亲自选拔了20名美女,然后分成两组,每组10人,分别送去服侍赵璩和赵瑗。

过了两三个月,宋高宗又将20名美女全部召回,然后命人给她们验身,结果显示,服侍赵璩的10名美女全部已非处女,而服侍赵瑗的10名美女却完璧如初。

然后宋高宗就得出了结论:赵瑗这孩子很不错,有城府,又有自制力,更适合当皇帝。

实际上,高宗本人其实是很好色的。他这一项测试着实让人感到很讽刺。不过,逻辑上倒是比较合理。

然后,在绍兴三十年(1160)初宋高宗正式宣布,将不近女色的养子赵玮立为皇子。而将“贪恋女色”的养子赵璩确定为“皇侄”,打发到绍兴府安置。

两年后,宋高宗正式将赵玮立为皇太子,并改名赵昚(音同“慎”)。同年六月,宋高宗赵构表示自己“在兵荒马乱中奔波劳累了一辈子”,所以想“歇一歇”,然后宣布退位,让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

平民的孩子成了皇位的接班人

话说当年因为一直生不出儿子,宋高宗赵构就命人在南宋全境搜寻宋太祖赵匡胤的幼年男性后人,以作为将来的皇位接班人选。

经过官员们的遴选,最终查明,当时南宋境内,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共有1645人,而1645人中,10岁以下的男孩共有10人。然后又经过定夺筛选,官员们在10人中选了2名身体状况、家庭背景都合适的小男孩入宫,以供宋高宗最后拍板。

相传,这两个小男孩一胖一瘦,宋高宗见过之后,一开始觉得胖一点的似乎更健康富态一些,因而打算把胖男孩留下,然后赐给瘦男孩300两银子打发回家。

就在高宗即将离席之时,一只猫出现在两人面前。胖男孩童心顿起,一脚就踢得猫儿喵喵大叫,瘦男孩则安定自若。

宋高宗见状立马改了主意。觉得胖男孩“轻狂”的他,最终决定将瘦男孩留在宫中抚养。这个6岁的瘦男孩,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刚进宫的时候名叫赵伯琮)。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赵昚只是“皇位应急后备接班人选”。毕竟那时候的赵构还年轻,虽然好几年都没生出儿子,但不代表今后就没有一点希望。万一将来吃了灵丹妙药或者遇见医术高明的人,自己没准就能恢复正常的生育能力了。

因此,赵昚入宫后,暂时被交由婕妤张氏抚养,尽管生活条件上升了好几个层次,但也不是太受重视。

后来又过了好多年,依然生不出儿子的宋高宗,逐渐也开始认命了。于是正式考虑将来让养子继承皇位。

但高宗也明白,培养皇位继承人也是国家大事,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多一个“备选方案”才安全。因此,在赵昚之外,宋高宗又从民间征选了另外一个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年仅5岁的赵伯玖(后来的赵璩),并将他交由另一个宠妃吴才人抚养。

这位吴才人就是后来的吴皇后。所以吴皇后自然会全力支持自己的养子赵璩。

可惜,在那场“最终的试炼”里,面对宋高宗选送来服侍考察的10名美女,赵璩既没有揣摩出高宗的意图,也没有把持住自己的欲望。而赵昚则成功经受住了美人的诱惑。

“淡定而自制”的赵昚就此得到了宋高宗赵构的最终认可。后来的史实也印证了赵构看人的眼光确实很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正式禅位给皇太子赵昚,自己选择退位安度晚年。

宋高宗赵构觉得自己实在太累了。他在1127年坐上了皇位,得益于当时其他皇位继承人选和父皇、爷皇(宋钦宗和宋徽宗)都被金人掳走或杀害了。

可自打坐上皇位起,金军就一直在不断地南下,打算把宋朝全境都给吞掉。之后这15年间,赵构一直在努力逃脱金军的追击,甚至一度被逼的出海逃亡。

到了绍兴十二年(1142),忍气吞声的宋高宗在金人的威迫下,不惜自毁长城,杀害抗金名将岳飞,以换取金人的和议。

当时确实有天下从此太平的迹象,可惜金人就如同当今的某些盎撒霸权国家一样,你越是屈膝示弱,他越是对你敲诈勒索、刀兵相向。所以后来金军又不停地南下侵扰,不断地讹诈南宋赔款割地。宋高宗就是在这样“既装孙子,又当冤种”的日子里熬了三十年。

后来,金国皇帝完颜亮亲自统军入侵南宋的时候,稀里糊涂地死于内部兵变(1161年),金国一时内乱,无暇南征,草草收兵。宋高宗觉得时机成熟,面子上也过得去,于是决定禅位给养子赵昚。

举行登基仪式的那一天虽然是吉日,但天气非常不好。登基仪式开始不久,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太上皇的赵构的身子骨经不起折腾,不久就起身回宫,但新晋皇帝的宋孝宗赵昚却坚持冒着大雨,亲自护送太上皇。

瓢泼大雨中,赵昚浑身湿透,赵构见了非常感动,不停地对身边的人说:“这孩子养得值啊,传位给他,我也没啥遗憾的了。”

宋高宗赵构确实没有看错人,他的这位养子确实是南宋最有孝心也最有进取心的皇帝。

如果宋孝宗真能“甩开膀子”好好干,或许宋朝的复兴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人生的终极理想难以实现

宋孝宗即位之初,真有“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架势。

即位的第二个月,忙完各种礼仪形式、熟悉了岗位流程之后,孝宗就布置了两件国之大事——一是给岳飞平反,二是筹划北伐。

给岳飞平反并不容易,毕竟把岳飞“搞臭”的当事人之一宋高宗赵构还活得好好的,又是自己的父皇(养父)。宋孝宗这么做,无疑是打赵构的脸。

岳飞像△

当年岳飞被诬杀的内幕,宋孝宗心里很清楚。但为了顾及父皇赵构的面子,宋孝宗展示了自己成熟的政治智慧。他下诏说:“当年岳飞出身行伍,没干几年就被提拔成高级将领,这都是因为父皇高宗知人善任,爱惜良才。后来岳飞因为’犯事’而受刑(被杀),我父皇高宗对他依旧念念不忘。如今我给岳飞平反,也是父皇的意愿,他特地嘱咐我,要给岳飞恢复原职,重新厚葬,并好好重用他的后人,绝不能让英雄被遗忘。”

故岳飞起身行伍,不逾数年,位至将相……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帝念之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宋孝宗这么说,是把给岳飞平反的“荣耀和面子”全都让给了太上皇赵构,表明赵构一直是“深爱”岳飞的。这么做,最起码不会让赵构脸面上过不去。

不仅如此,后来在商议如何给岳飞定谥号时,有朝臣建议定为“忠愍”,大概的含义是“岳飞忠心耿耿,老百姓为他的死感到悲痛”(“愍”是“使民悲伤”的意思)。

宋孝宗对这个“忠愍”的谥号很不赞同,认为这是在表达“老百姓觉得岳飞死得太冤”的意思,其实就是变相地说“太上皇赵构冤枉了岳飞”。这肯定不行!

最终,宋孝宗亲自出手,把岳飞的谥号定为“武穆”,如此既彰显了岳飞的功业,又保全了太上皇宋高宗的面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也正是因为宋孝宗在政治上的灵活和成熟,确保了岳飞平凡成功,能够被后世各朝官方认可,也能被民间追忆敬仰。

不过,据说后来宋孝宗私下接见岳飞仍然幸存的三子岳霖时,曾痛惜地说:“你父亲当年是冤死的,朕很清楚,全天下的人都很清楚。”

(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

除了给岳飞平反这件事做得很漂亮之外,在北伐的筹划方面,宋孝宗也做得可圈可点。

即位第二个月,宋孝宗将当时已经66岁的主战派老将张浚召入朝中(后来封为宰相),共商北伐大业,且对外声称:“朕跟金国贼寇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不去报仇,谁还能为我们赵家列祖列宗报仇?”

不共戴天之仇,朕不及身图之,将谁任其责

宋孝宗每次面见太上皇宋高宗汇报工作时,都要提起北伐的事,但宋高宗每次都打断宋孝宗说:“儿子啊,我活着的时候,就别讨论这事了,等我死了,你爱咋咋地吧。”

(俟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

很显然,宋高宗在内心深处依然对金国怀有畏惧,害怕失去当下“安宁祥和”的退休生活。而初登皇位的宋孝宗也不敢违背高宗的意愿。

其实,即便宋孝宗不受制约,以当时的情形,想要立刻组织起北伐的事务,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孝宗上位时间不长,当朝的大部分文武官员还都是高宗留下的班子,其中的主和派官员占据主导,孝宗还需要更多时间去调整人事,培养自己的政府班子;

二是南宋建国初期那批最能打的将领们,也死的差不多了。当时,顶流战将之一的岳飞早已遇害20年,与岳飞实力相当的韩世忠已经去世11年。镇守四川的一流战将吴玠已经去世23年,顺昌之战中成名的一流战将刘锜,也在宋孝宗即位前几个月去世。吴玠的弟弟、名将吴璘也已61岁,精力不济。整个南宋,名将陆续凋零,只剩下个66岁的老将张浚仍然雄心万丈。

韩世忠像△

吴玠像△

没办法,也只能靠张浚了。

在筹划近一年后,隆兴元年(1163)五月,宋孝宗赵昚以张浚为主帅,开始统兵北伐,史称“隆兴北伐”。

宋军出兵头一个月还算比较顺利,陆续收复灵壁、虹县和宿州等地,但也仅仅是一个月后,就被金兵所败。

当时,金国已经从前任皇帝完颜亮被杀后的短暂动荡局面里恢复过来了,接替完颜亮的是被金国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1161—1189年在位),此人也不是等闲之辈,不仅迅速消除了金国内部的动荡局面,而且镇得住南征的金军诸将,并成功挡住了南宋的隆兴北伐。

完颜雍△

而宋孝宗这边,一方面要受到太上皇宋高宗的掣肘,另一方面手底下缺少能打硬仗的统兵大将,再加上遇到金世宗这位难缠的对手,因此导致他所指挥的隆兴北伐仅仅一个月就实在推不动了。

但即使停止北伐,当时南宋仍然收复了商州、秦州、唐州、邓州等地区,形势看起来仍然比宋高宗时期要好。

可惜这个好形势也没持续多久,宋军停住脚步以后,金世宗指挥金军反守为攻,迅速攻陷了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一半州县。无奈下,隆兴二年(1164)十二月,南宋最终与金国再次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相比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的绍兴和议,此次隆兴和议将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关系,从君臣关系改为叔侄关系,名义上好听了一点点。另外则将之前献给金国的战争赔款从“岁贡”改为“岁币”,玩弄了一下文字游戏。但相比以前,隆兴和议规定将之前每年南宋进贡给金国的赔款,从每年银、绢各二十五万减为各二十万。最后,南宋还将完颜亮死后光复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商州、秦州六地割让给金国。

此次隆兴和议后,宋金两国又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打仗的事了结之后,在太上皇宋高宗的干预下,时任宰相的张浚被当成靶子,遭到朝中主和派的弹劾罢免,最后被贬到福州任职。张浚含恨南下,并在被贬途中病逝。

临终前,张浚留下遗嘱说:“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死后不配葬在祖宗墓侧,葬在衡山之下足矣。”(张浚祖籍四川)

张浚死后,宋孝宗手下更无人可用。但宋孝宗性格还算坚韧,他仍然不忘北伐大业。

不久后,他起用在1161年的采石之战中仓促上阵、击败金兵的文臣虞允文,把他提拔为宰相。两人经常在一起互相激励,念念不忘北伐复国的目标。

然而,在隆兴北伐失败后,宋金双方的形势对比已经比南宋初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宋高宗在位的时候,金国虽然军事实力突出,但是政治经济体制相对落后,必须依靠掠夺战争来维持国家运转,缺乏稳固后方经济、赢得占领区人心的手段。加上当时南宋名将众多,江南后方物资供应相对充裕,民心也拥护南宋政权,所以金国穷兵黩武却不能一口气吞下南宋,反而金国内部经常出现问题。

那个时候,如果宋高宗抛开对金国的恐惧,放开手脚让麾下将士往北冲杀,估计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收复北宋的失地,自己也可以成为中兴明主(不去搭理成为俘虏钦徽二帝别人也不敢说啥)。可惜啊,好时机已经过去了。

宋孝宗赵昚当上皇帝以后,金国方面与他几乎同时上位(早赵昚一两年)的金世宗完颜雍是个颇具雄心实才的君主,甚至可以说,在能力素质方面,完颜雍绝不在宋孝宗赵昚之下。

当时的完颜雍迅速平息内乱,并在国内推行选贤治吏,轻赋重农,尊崇儒学的措施。在他的治理下,金国内部团结安定、国库日益充盈,出现了所谓的“大定盛世”。

面对这样局面,南宋最多只能保持与金国的均势,相互对峙。而想要北伐灭金,至少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过,南北一直对峙,这种长期没有战事的生活,也并不能泯灭宋孝宗的雄心壮志。

为此,宋孝宗在隆兴和议后仍然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并且亲自练习骑马射箭以保持体力。要知道,纵观整个大宋朝,除了太祖皇帝赵匡胤和太宗皇帝赵光义当年确实练过武、打过仗以外,后续其他的皇帝都属于是文弱书生类型。宋孝宗这可是开了先河了。

夸张点说,宋孝宗赵昚可能真的继承了他七世祖爷爷赵匡胤的“猛男基因”(虽然不多),在习武锻炼方面,确实有资格鄙视其他宋朝皇帝了。据说为了锻炼身体,宋孝宗暗中命人铸造了一根黑漆精铁拐杖来实现手持锻炼的目的。有一天,他到后花园忘了携带拐杖,就命小宦官回去寝殿取来,没想到过了很久,两个小宦官才抬着拐杖吭哧吭哧赶来,众人由此才知道,这根拐杖竟然如此之重,两人扛着都还嫌重,宋孝宗竟然举重若轻。

如果以上轶事属实,那宋孝宗赵昚可真是大宋皇帝中的“健身达人”和“自虐猛男”了(当然,太祖赵匡胤也挺厉害)。

或许在宋孝宗看来,即使北伐已败,他心中仍然不忘光复北方,因此一直在锻炼身体,渴望像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样,亲自带兵出师北伐。

面对宋孝宗这样一位志向远大、性格坚毅的对手,金国的金世宗当然不敢小觑。金世宗经常告诫手下的人说:“看见没,人家南宋天天阅兵,皇帝本人还酷爱健身,我估计他们之前跟咱们议和只不过是缓兵之计,他们是想瞅准机会跟咱们打一仗。”

金国皇帝能够有所警惕,国家自然也会有所防备。因此南宋始终找不到攻打金国合适机会。可怜宋孝宗在一年年的等待中熬白了头发。

对此,后世人经常感慨地说:宋高宗朝是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宋孝宗朝是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但说实话,即便此时岳飞、韩世忠等人依然健在,是否真有能力击败当时政通人和、财物丰盈的金国呢?

宋孝宗面临的情况更恶劣,似乎除了他一个人渴望北伐之外,满朝文武都甘愿满足于享受江南一隅的安逸。

淳熙四年(1177),宋孝宗对大臣们说:“大家都不愿意北伐。我真不明白,如果你家有一百亩田地被人强占了五十亩,难道你还会规规矩矩地写信请求他归还吗?大家遇到私人利益都是明白人,一旦碰到要为国事拼搏,就都不说话了。”

朝臣们默不作声,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谁也没有岳飞那样的本事,即便有,说不准也会跟岳飞一样含冤而死。再说了,现在的生活风调雨顺,不愁吃穿,何必非要去北边跟强大的对手硬刚找死呢?

治国方面,他真的尽力了

北伐方面一时无从下手,宋孝宗当然不可能无所事事。对内政的整治方面,他还是做了不少努力的。

宋高宗在位的时候,宰相秦桧曾过度专权,甚至一度在气势上压过了宋高宗,以致于宋高宗曾经长期在自己的鞋里暗藏匕首,以防遭遇不测。

对此,宋孝宗一直引以为戒。在宋孝宗在执政的27年间,先后更换了17位宰相和34位副宰相(参知政事)。频繁更换宰相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权臣专权,以加强皇权。

甚至于有那么两年多时间里,宋孝宗故意不设置宰相,而令副宰相参知政事暂时代理宰相职务。不仅如此,出于对宰相的不信任,宋孝宗甚至经常绕开三省和枢密院,直接以“密旨”的形式来办理大小政务。

朝廷的文官集团对此当然很不满意,因为宋朝的文官团体向来强势,他们醉心于实现所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目标,企图让皇帝按照他们的理念行事,当然不能容许超级强势的皇帝存在。因此,文官们向宋孝宗抗议,说他不按程序套路办事。

宋孝宗则回应说:“难道我吃个饭喝口水也要按程序来吗?如果什么事都必须走程序,那么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办完?”

为了绕开朝臣的掣肘,他开始起用当王爷的时候身边的那些侍从,使得朝政一度出现了“外廷事务内廷化”的局面。对此,文官集团自然要发起反击,结果就是抗命的中书舍人张震、给事中金安节等人纷纷被贬,而跟随宋孝宗的侍从龙大渊等人则继续升官。

有能力的皇帝想要强化自身权力,减少士大夫们的制约,本身不见得是坏事。但理想的情况是双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互妥协,确保各自都能发挥治国理政的积极作用。如果一味地渴求皇权至上,到头来可能适得其反。

宋孝宗在位中后期,皇权确实加强了不少,为此还不止一次地打击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结果朝臣们为了自保,干脆话不多说,事不多做,开启了“软抵抗”的模式。这也是导致群臣对于北伐大业意兴阑珊的原因之一。

不支持北伐也无所谓,毕竟当时宋金两国整体上相安无事,这也让宋孝宗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内政、发展经济。

宋孝宗曾下令将纸币“会子”作为法定意义的权威货币,促进了纸币在南宋境内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此外,宋孝宗还大力兴修水利,减轻赋税徭役,精简政府机构。

为了裁撤冗官,宋孝宗拿首都临安开刀,仅在淳熙十三年(1186)一年间,就裁撤各类无用的京官近千人。

在宋孝宗的努力下,虽然对外北伐未能如愿,但南宋内部的安定繁荣倒是实现了。史书中所谓的“乾淳之治”就是宋孝宗在位的时期。

凄惨的太上皇

尽管宋孝宗在位期间政绩斐然,但他也面临着不少糟心事。

北伐难以实现只是让宋孝宗烦心的事情之一,在平时,经常让他不消停的事情则来自于他爹宋高宗和他儿子赵惇

宋光宗赵惇△

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宋孝宗的时候已经56岁了,但此后,他还继续活了25年,一直到1187年,才以81岁的高龄去世,这在古代皇帝中也算是少有的长寿了。

可是,太上皇的长寿对于现任皇帝并不是一件好事。主要就是因为太上皇的影响力和威望经常会掣肘现任皇帝。

在北伐这件事上,宋高宗经常给宋孝宗使绊子。隆兴和议的达成其实多多少少是宋高宗在背后推动。

除了这些大事之外,宋高宗平时也没少插手朝廷日常的事务,尤其是人事任免方面。

据说有一次,太上皇赵构到临安的灵隐寺喝茶,有个新来的和尚把赵构伺候得非常到位,后来赵构跟他唠嗑时,这人说自己是因为得罪上司被诬陷降罪才被迫出家的。

赵构于是“正义感爆发”,找人传话给宋孝宗,要让此人官复原职。但宋孝宗一查,此人原来是个贪赃枉法之徒,当然不能答应。当赵构再次在灵隐寺听到此人的诉苦后,勃然大怒,他生气的并不是此人是否清白,而是他作为太上皇的权威竟然得不到重视。

后来赵构当面对宋孝宗发脾气说:“嫌我老了,不听我的话了是吧?我说的事你为何至今不办?”

宋孝宗无奈,只得让此人复职上任。

在宋孝宗看来,他从一介平民一跃而成为天子,养父宋高宗的恩情无以报答,因此唯有通过百般孝顺才能回应养父太上皇的恩德。这成了宋孝宗的行事准则之一: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让太上皇发火。

因此,哪怕是涉及国家和民族大业的北伐,或是关涉政坛清白的人事任免,他都难以彻底摆脱那位养父太上皇的影响。

在王道与孝道之间,虽然宋孝宗尽力维持着平衡,但很多时候,他在不经意间还是顺从了所谓的孝道,并因此违背王道。这也使得他有很多志向无法实现,很多能力无法发挥。

除了高高在上的太上皇之外,宋孝宗的儿子赵惇(太子)和儿媳李凤娘(太子妃),也不让他省心。

李凤娘△

宋孝宗共有4个儿子,赵惇是老三。可是,老大赵愭死的早,老二赵恺性格过于软弱。因此宋孝宗经过长期权衡,最终改立老三赵惇为太子。

赵惇25岁时被立为皇太子,然后在太子的位置上坐18年,一直到淳熙十六年(1189)43岁时才即位。

历史经验表明,有些太子如果长时间作为储君而消耗时光,很容易在心理和精神上出现问题。赵惇就是这种类型的太子。

据说有一次,他向父亲宋孝宗暗示说:“儿臣我最近发现自己的胡须都已经开始变白了,前些天还有人给我送染发药物呢。但儿臣我没敢使用啊。”

赵惇言下之意就是:老爹您看我都上年纪了,您是不是要学一学我皇爷爷,早点把皇位让给我?。

宋孝宗自然听出了言外之意,于是略带讥讽说:“胡子白了好哇!这说明你老成持重,干吗要把它染黑呢?”

父子聊天相互讽刺倒也无所谓。但宋孝宗担忧的是儿子赵惇越来越偏离正常的精神状态,以及“妻管严”的家庭地位。

根据史料记载,赵惇的太子妃李凤娘属于“河东狮吼”的类型,但凡有其他女人想要亲近赵惇,就会遭到李凤娘的报复。甚至有一次,赵惇无意中夸奖一位宫女的双手非常白皙,没想到第二天,李凤娘就给赵惇送去了一只食盒,里面装着的正是那名宫女的双手。赵惇惊吓之余,丝毫不敢把残忍的妻子怎么样。

对于自己这个连媳妇都管不了的儿子,宋孝宗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因此他一直心存疑虑,甚至想过要废掉太子妃,但如此重大的决定,他又始终犹豫不定(太子妃背后也有盘根错节的朝廷势力靠山)。

到了,淳熙十四年(1187),太上皇宋高宗赵构驾崩。尽管并非赵构亲生子,但秉持孝道的宋孝宗却非常痛苦,两日不能进食。

为了服丧,宋孝宗甚至提出要为太上皇赵构服丧三年(现任皇帝为前任皇帝服丧,一般都按“以日代年”的方式,免得耽误新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这要求当然也没有实现。

不过,令人实在想不通的是,在赵构去世两年后,宋孝宗决定效仿养父,向儿子赵惇禅位。于是,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赵惇即位,是为宋光宗

此时的赵昚也成了太上皇,真正走到这个境地,他才突然醒悟到:古往今来像他一样真心对待太上皇的皇帝,真的是太少了。

宋光宗即位后,成为皇后的李凤娘更加肆无忌惮。她做的最出格的事情是在绍熙二年(1191)。

那年年底,宋光宗离开皇宫去举行祭天大礼。趁皇帝不在家,皇后李凤娘竟然私自下令杀害了当时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黄氏。这事被宋光宗得知后,对皇帝本人的打击着实不小。据说,黄氏被杀的那天,参加祭天仪式的宋光宗也遇上了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当时光宗以为老天爷对他不满意,要开启天谴,心理本来就怕得不行。结果回宫想找爱妃黄氏求安慰的时候,竟得知“母夜叉”皇后已经把自己的爱妃杀死。你说,宋光宗遭受的精神打击能不大吗?

根据史料的记载,宋光宗在此之后就可能得了间歇性精神病,以致于不能正常处理朝政,皇后李凤娘因此得以把持朝政。

本来,宋光宗赵惇就不孝顺,他忌恨父亲赵昚迟迟没有禅位给自己,因此在自己即位后,对父亲宋孝宗非常冷淡,甚至不尊重。但好歹,宋光宗还是时不时地去看看父皇,说些客套话,走走形式。

等到宋光宗精神出了问题以后,控制内政外务的李凤娘则直接不让宋光宗去问候父亲宋孝宗。

有一次,宋孝宗在临安城内游览东园,宋光宗不仅没去侍奉,还故意不参加家宴。不仅如此,不知道是宋光宗还是李凤娘,故意派出宦官前往捣乱。这些宦官们弄了一群鸡放到东园,然后一边抓一边喊:“现在捉鸡不着!”当时,“捉鸡”意为向别人讨要酒食,宋光宗和李凤娘的用意是以此讽刺作为太上皇的宋孝宗竟然不知趣。

你说说看,禅位给这样的儿子,又摊上这样的儿媳妇,宋孝宗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从1189年宋孝宗禅位到1194年宋孝宗去世,也就5年光景。可这5年里,宋光宗看望父亲宋孝宗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少,有时候甚至连朝中的大臣们都看不下去。话说在绍熙四年(1193),宋光宗连续半年没有看望父亲宋孝宗,朝臣非常不满,坚持“恳请”皇帝本人要探望一下太上皇。

见大家态度很坚决,宋光宗差不多也打算将就一下大家的意见,但此时皇后李凤娘出面要拉宋光宗回去。中书舍人陈傅良见状急忙拉住宋光宗的衣服不让走。

这下可把李凤娘惹火了,于是破口大骂陈傅良胆大包天、瞎管闲事,而陈傅良则一边痛哭、一边给皇帝讲道理,搞的当时的场面乱成一团。

到了绍熙五年(1194),宋孝宗开始重病,眼见没有多少光景了。但儿子宋光宗和儿媳皇后李凤娘就是故意不去探望一下。对于皇帝这种不孝的表现,文武百官自然看不过去,纷纷上书“劝说”。仅仅兵部尚书罗点一个人就上了35封奏疏,可见整个朝廷对于宋光宗和皇后李凤娘的表现都感到很不符合人情事理,有损皇家体面。

但大臣们说的都没用。一直到宋孝宗去世,他儿子和儿媳就没再去看过他。

甚至等到宋孝宗入殓出殡的当天,宋光宗和皇后李凤娘还是故意不出面。现任皇帝不到场,太上皇的丧礼就没法进行。最终,无奈的群臣只能请出宋高宗仍在世的太皇太后吴氏来代替皇帝主持丧礼。要知道,吴老太太当年是反对宋孝宗接班当皇帝的,可如今人家一把年纪还是很识大体的。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可叹宋孝宗对国尽忠、对父尽孝,如此有德有才的皇帝,却生了这么一个不孝、不成器的儿子。

好在宋光宗和皇后李凤娘的“无道”做法最终惹了众怒,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主要是太后专政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在宋孝宗去世后不到一个月后,以郭杲韩侂胄等人为首,群臣们发起政变,请太皇太后吴氏出面,废黜了宋光宗,改立宋光宗的儿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

政变进行得很隐蔽,宋光宗对此毫不知情。一直到政变第二天,当韩侂胄陪同宋宁宗前往觐见父亲宋光宗时,宋光宗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太上皇”。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可惜宋孝宗已经入土。

传说在乾道八年(1172),也就是隆兴北伐失败后那一年,宋孝宗赵昚曾经做过一个梦,在梦里他被远处飘荡的钟声惊醒。这让他很不解,也很好奇。

后来,宋孝宗请灵隐寺的慧远禅师为他解梦,禅师告诉他说:“梦想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梦想。真亦是假,假亦是真。”

人生恍如一梦,即使帝王大业,北伐成败,依然是非成败转头空。

不知当时的宋孝宗赵昚是否悟透了这些。

(参考自《文治帝国:大宋300年的世运与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