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彩色老照片: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赵忠尧;马家军士兵;刚为娃娃喂完奶的母亲

 杂家馆藏 2023-10-08 发布于四川

这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浑身又脏又臭的人,看起来就像一个流浪汉,但你不会想到他的真实身份!他竟然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西南联大的老师赵忠尧,还是清华大学物理教授。

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人迅速占领了北平并进入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师生纷纷迅速逃离。此时,从外地回到北平的清华大学物理教授赵忠尧先生,想起还有50毫克的放射性镭,放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实验室的保险柜中,一旦落入日本人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些镭是赵忠尧从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成回国时,卢瑟福博士出于对中国的好意特别赠送的。

于是,赵忠尧冒着被日本人打劫枪杀的危险,和住在城里的清华好友梁思成开车,设法躲过日本兵的盘查,借着夜幕悄悄来到清华大学的实验室,把那个装有放射性镭的铅筒带了出去。之后,清华大学奉命向长沙撤退,赵忠尧一个人,身藏铅罐,为了躲避日寇的耳目,避开机场车站,绕开敌人的封锁线,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他把乔庄打扮成乞丐的样子,披头散发,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然后找了个装咸菜的破坛子,把铅筒放进去,并在上面盖一些咸菜来掩人耳目。

从北京到长沙一共1465多公里,赵忠尧走了一个多月,一路上风餐露宿,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路上几乎丢弃了所有随身携带之物,包括自己的钱财,但始终紧紧地提着那个坛子。当他终于走到清华大学长沙校区门口时,原本仪表堂堂的高校教授,已经成了一名真正的乞丐,蓬头垢面,身上也是又臭又脏,衣衫褴褛,由于辐射性伤害,以及一直抱着坛子,他的胸口磨出了两道深深的血印子。

当破衣褴褛、蓬头垢面的赵忠尧,拄着木棍,来到长沙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认为他是一个乞丐未加理睬,直到赵忠尧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好从内室出来看到赵忠尧乞丐的样子,梅贻琦顿时激动落泪,紧握着他的手,而赵忠尧将手里的坛子递给梅贻琦说道:“校长,我可算把宝贝带给你了,有了这50毫克镭,我们的科研事业就有了希望!”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0年初的清华学校文学社,照片中的这群人全都是高富帅,其中还有一个文武全才。看着他们,真的能让人感受到什么叫做物以类聚。此时,四个清华学生正在和一个北大教授讨论问题。从发型上看,就知道这是一群不简单的人。

照片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孙立人、周培源、梁实秋、梁思成、胡适。此时孙立人、周培源、梁实秋、梁思成都是学生,就读于清华,而胡适从1917年留美归来后,便在北大担任教授了。

从照片上看,梁思成的家境最好,穿着一身西装,而其他四人都是穿着长袍。而当时胡适工资最高,每个月300大洋,或许是他把这四人凑起来的。从他们的体态和表情上,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流正气,有股顶天立地的力量。

这四名学生后来清华毕业后,都先后留美了。或许,他们这次集会就是为了跟留过美的胡适教授请教留美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这群人后来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只是时代的浪潮让他们有了各自的命运。

1947年,青海西宁。这是马家军(马步芳的部队)麾下的一名士兵,他是一名回族人。

1944年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挥中心。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者,他们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延安,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国记者拍摄的八路军文职干部的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当时延安的军民风貌,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文职干部的形象。

1944年,延安,美国记者拍摄的陕北娃子

在南京,抗战胜利之后,一个卖馄饨的小贩开始摇动鼓来吸引顾客。他站在繁华的街道旁,手中拿着一个大鼓,用力地敲打着。随着鼓声的节奏,他吆喝着,向路过的行人展示他的美味佳肴。

1941年,胡适作为中国驻美国的代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关键时期,胡适积极参与并推动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合作,为维护中国的利益和抗战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抗战胜利后的南京,城市开始逐渐恢复往日的繁华,然而仍有许多人生活艰难,奔波于生计。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一个代写书信的摊档在街头角落悄然出现,摊档主人是一位读书人,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帮助那些难以读写的人传递信息,排忧解难。

这个女人就是其中的一位顾客,她生活并不富裕,而且不识字。得知有这样一个能够帮助她写信的摊档后,她带着满心感激之情来到这里。她需要写一封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书信,但是她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于是找到了这个代写书信的摊档。

在抗战胜利后的南京,一个刚刚为娃娃喂完奶的母亲,温柔地揽着她的孩子,眼中满是爱意和关怀。娃娃在她怀里安静地躺着,仿佛感受到了母亲深深的爱,正享受着无比的温暖和安详。

这位母亲看着娃娃熟睡的面庞,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在战争的阴霾终于散去之后,她期待着和平安宁的生活,期待着能够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娃娃是她的希望,是她的未来,也是她心中最珍贵的宝贝。

在抗战胜利后的南京,一片宁静而沉寂的景象。在城市的边缘,江边的贫民区里,矗立着一片破败的茅草屋。这些房屋简陋而陈旧,大多数都是由破旧的木板和茅草搭建而成,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苦难和人们的不幸。

这些茅草屋里住着南京最贫困的人们,他们在战火中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只能依靠捡拾破烂和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尽管南京已经迎来了和平,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直在为生存而挣扎。

1934年的广州,珠江上有着许多船户,他们被称为疍民。这些疍民以船为家,靠水吃水,在江河湖海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夜。他们以打渔和运输为生,船只就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然而,解放后,疍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开始安排他们陆续上岸定居,结束了他们千百年来在船上生活的历史。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最终疍民们过上了更为稳定和舒适的生活。不过,在划分民族的时候,疍民并没有被单独划分为一个民族。而是直接被归为汉族。这可能是因为疍民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与汉族有着很深的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