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植物,尤其是在农村道路边、乡间田野到处都有,老人常称它为“婆婆丁”。它也是很重要的一种中药,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将它晒干之后泡水喝,或许比枸杞还要好,那么到底有哪些功效,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呢?梁医生来给大家讲一讲。 什么是热毒呢?简而言之就是火热之邪过于旺盛从而化毒,是一种以红肿、热痛、化脓等特征的外来毒邪。常见口干舌燥、便秘、扁桃体发炎、小便发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舌红苔黄。 除此之外,痤疮、湿疹、乳痈(乳腺炎)、肺痈(肺脓肿)、肠痈(阑尾炎、腹膜炎)、疔疮(化脓性毛囊炎)等疾病也有类似这样“热毒”的表现。 这个时候用蒲公英泡水、煎汤内服、捣汁外敷都可以。也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如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效果更佳。 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和消痈散结的功效是结合在一起的,清热解毒同时能够消肿散结,除了上面提到的病症,还可以用于瘰疬,也就是西医上所说的淋巴结核,结核累累如串珠。可以单用蒲公英浓汤煎服,也可以搭配夏枯草、连翘、浙贝母等药物一同使用。觉得味道不好不太能接受的人群,可以加一些冰糖,提高口感。常有皮肤发黄、小便颜色深以及大便颜色发白等症状。伴有小便短涩,便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滑数。指因热邪导致的小便时灼热刺痛,或小便时疼痛难忍、滴沥不尽,伴有尿急、尿频等症状。单用蒲公英或合用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药物都可以。除此之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还有以下功效: 蒲公英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临床实验证明:蒲公英粉末20g,开水浸泡30min后饮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胃溃疡患者有治疗作用,使幽门弯曲菌转阴、溃疡面愈合、疼痛停止药理学发现蒲公英新鲜叶子晒干之后泡茶或许可以防治一些肿瘤。研究结果显示0.6g/kg、1.2g/kg蒲公英提取物可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3.6g/kg蒲公英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体内瘤块的生长,抑制率达37.07%。体外实验中,随着蒲公英提取物作用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有良好的剂量-时间-反应关系。但是对于人体的具体的疗效和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关于蒲公英的临床研究。附:各病症用药参考表
治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汤,入少酒佐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蒲公英三钱,香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独根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枝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水煎,点水酒服。治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金银花。将两药分别水煎,制成两种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没药、甘草,煎服。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两,煎服。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蒲公英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治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治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治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薢、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