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yuanqis 2023-10-08 发布于陕西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完整内容可查看内容前文——此处为连载上篇

欧洲最早通用的表音文字是宗教性的拉丁语与希腊语。欧洲中部从北到南有一条无形的宗教(字母)分界线,西部天主教及新教地区使用拉丁字母,东部地区正教使用(西里尔字母)希腊语,希腊语与“古希腊文明或者现在希腊国家”都没有什么历史与传承关系。东正教一直自称“正统或是正教”,其宗教历史的地位却很少被置疑动摇,可见其古老的传统渊源。由于宗教原因,同一民族语言会使用两种字母文字。例如塞尔维亚信仰东正教使用西里尔字母。克罗地亚信仰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是同种语言,却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字母,由此可知作为表音文字,同一种字母文字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使用,同一种语言下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字母,这表明作为表音字母文字,根本无法证明“任何文明或历史的传承关系”。

拉丁语通用在天主教区(Latium据说源于意大利中部一种俗语),只是众人口口相传模仿,却不可能形成文字形式。无论是创制(或者改造)语言文字,都需要人为明确的指导设计,重要关键在于语言需要锚定的知识内涵。以前表音字母(语言文字)的使用传播,为了适合不同语言的语音差别,经常需要改变“字母形体”(例如日本假名),增减字母与原本的关系(也包括字母顺序、排列组词等)或数量,使得同一体系的字母变得(不相同)复杂多样,既不便互学也不足共用,这样字母体系(语言文字)就会发生分化演变。拉丁语(及字母)作为欧洲宗教性通用语言,也会经历过更多的演变过程。随着人口数量与方言口音等越来越多的多因素影响,表音字母(语言)就会发生变化(例如词汇拼写或者发音等,多方面来改变调整)来适应符合现实状况。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如上图所示(可以比较参照),据现代研究认为,古埃及象形文字主要为表音,而只有少数部分象形是表意。近代所使用的希腊语(西里尔)字母与罗马拉丁字母——古希腊字母和古罗马字母都相差甚远,中间经历了多种演变过程。在此仅以提示,曾经全面承载西方“科学知识”的通用拉丁语,为什么会在不到二百年就已经几近消亡?

十七世纪开始,欧洲耶稣会士开始在中国顺利传教,大量汉字典籍(以及研究资料)也传播到欧洲各国。实际上当时欧洲学习汉字文化,法英德等国先后陆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改革。各地区语言独立发展完善,形成了(民族与国家)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在此我们首先从在华传教士的具体事迹(留存著作、手稿和往来通信)等相关资料,来重新认识了解当时欧洲文明历史的真实情况。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利玛窦来华后发现,汉字在广泛地区发挥着共通语的作用,作为“通用文字”能够在不同方言之间交流,来自日本、越南、朝鲜等国的人士通过“汉字笔谈交流”讨论学术。

利玛窦来到中国首先学习了汉字,现存最早是利玛窦所作的葡萄牙语、拉丁语与汉语的所谓“互译”注音,此手稿是简版的汉葡拉丁词典(参见下图),此外利玛窦另有著作是为汉字的拉丁注音(实质是互译过程,可能作为传教士的汉字学习教材),笔者认为还在相当程度增加或改变了部分拉丁语(词音)义。此处举例如下图示。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详见如上所列语词,请注意语词标红处,都是明朝当时汉字语言发音,不知拉丁语当时是否存在词汇相对应,特别是“甑”字标识(河、雨、井等的借音标注或可理解),显然这不是在学习汉语注音,若拉丁语词如此粗略不可能承载精确复杂的学科知识。

近代欧洲对于中国典籍资料的研究(成果),有关具体内容至今也很少公开。早期来华传教士的通信(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重要信息,通过了解传教士团体组织协作,是破解近代欧洲“文明崛起”的关键。

莱布尼兹是近代欧洲的全才科学家,长期与众多传教士保持密切联系,与白晋现存(手稿原件,大多数为拉丁语与法语书写)通信有15封,如下是德国收藏公开的集选三次书信内容。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莱布尼兹像

1697年12月2日,莱布尼兹致白晋的信。

由于在法国将会有翻译大量中文书籍的工作我恳请阁下进一步告知“我要如何(具体怎样进行)方式完成此项工作”,是否有足够的欧洲人(是指欧洲具备能力达到要求的学者)可以胜任,或者是否安排一些中国人协助完成这任务。

1698年2月28日,白晋给莱布尼兹的信。

我们准备利用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他们(中国)的历史年表,我们将尽力全面准确地建立我们(欧洲)的历史年表。为了达到这目标,我们打算按照你所提的计划,对于撰写他们(中国)历史編年的主要作者进行“扎实”(怀疑抹黑和伪造吗?)的批判

在此之后,我们将研究他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民俗,以及他们的物理学、伦理学、政治、法律、艺术、数学与医学,我确信中国可以为欧洲提供最佳知识,中国医学就是主題之一。我之所以这样讲,因为与其他相比,我更加关注了解过,甚至我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笔记,我要帶回欧洲去。因为我现在没有时间精力,不能如愿做到系統化整理。我留在了国王图书馆的中草药著作(可能具体指《本草纲目》?医书且包含中草药),前面一篇有关脉搏的文章的译文已留在了比农院长手中。戈比恩神父有这篇译文的抄件副本,还有中草药著作的序言的译文,从序言中可以看出这部著作的规划设想与经济实用,它(大概指中医本草)是中国自然科学的一个完整知识体系。

我还没有找到那些(你告知的)资料,“开普勒建议收集研究”中国天文、地理以及年代学(此处指历法或以及其他?)等相关资料。据你所了解来判断,“具体在哪些方面或什么关键内容作为重点”,先生请明确传达让我们知道,那么我非常高兴(为此乐于效劳)。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白晋像

1699 年9月19日,白晋致信莱布尼兹。

关于我们的计划,在努力将中国人改变信仰(追随我们成为“同志”)从中国汲取所有一切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科学和艺术,以便将其传授给我们(欧洲)的学者,(我们的计划)与您提出的计划几乎不谋而合。

有关中国的历史年表,我不知道有谁比维斯德鲁神父更有能力建立(意识形态与编造历史密切相关,我以前和您谈过的那样,他完全不会为此背叛自己或者是不守信用,如果他愿意,他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历史)研究工作,也会顺利完成,并且说服他也不会困难。也许之后,他还可以研究(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艺术,以及科学和法律的发明形成过程。我相信,与中国人自己认为的一样,在君主制初期比现在更加完善。尽管我有理由怀疑,他们的法律是否由自己发明(古代圣王)制定,他们(中国)几乎已继承了传统所有价值的东西。除了法律,他们在社会与生活的各种方面都有所改进。只有维斯德鲁神父他所掌握的中国典籍知识学问,能充分滿足你所有问题的好奇心。今年开始,如他所计划的那样致力翻译中国法典。这个(中国)帝国这么多世纪以来的統一性治理的法律概要。您将有幸见到最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您无法想象的,我们最有才能的政治家们,也会从中找到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他们(中国)的(哲学思辨或指抽象理论)数学,目前为止既不深刻也不完美,正如你所注意到的那样,您无疑是正确的,他们在实践经验长期积累下的思想与知识,他们掌握了许多的秘密和简便实用的(科学知识)方法,这些(知识)方法涉及事物(事务)各个方面,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个人情况)便利条件来收集这些(知识)科学方法,这会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艺术和实验科学。

我门指派一个人,汇集起来一切可能的中国古代天文文献记录,为你这样的学者提供更多(相关内容)资料,你会从中获得预期的巨大受益。正如您所说的这样。我之前有提到的德方塔尼神父将负责这任务。他正在寻找能够纠正和补充(此处是指坤舆全图)維森先生地图关于鞑靼北部地区相对于中国延伸更远,向着东西方向。若上帝垂听(应许)了我长期的祈祷,让我自由地在鞑靼东部其他地区进行旅行考察,到达(据我所知)东部大陆的大海沿岸,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为那里带来信仰,我会不遗余力给您“有关这个地区的考察报告”,上帝保佑。如果幸运,我会給你一些关于 Yezo(在坤輿全图的北海道北面的“野作”?)以及亚泥俺海峡(即白令海峡)的更准确的(地理)事实,不过请你对此不要过于期望。

当我带来的新传教士们在学习了两年中文后,他们目前正在努力学习,至少会指派有一两人翻译中国的主要医学书籍,尤其是他们的自然科学书籍翻译成欧洲语言,这是一个包含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等领域)无数配方和秘密的宝库,可以引导我们(欧洲)的自然哲学家和医生进行更多卓越的发现。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以上通信内容充分表明,近代欧洲学者们有普遍共识——非常推崇中国文化引进古代知识(采取手段却很难称之文明高尚),并且在华传教士与欧洲学者之间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工和密切协作配合。若涉及具体内容,当时欧洲非常重视中国的中医、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由莱布尼兹开始,德国学界尤其关注中国易经的研究。在上述信种内容还揭示了欧洲并没有(根本不了解坤舆全图)所谓世界地图,而且欧洲当时还没有完全掌握天文历法、地理测绘等科学具体方法。

在此顺便提及,利玛窦所宣称带来的《坤舆全图》、《几何原本》大多有虚言编造,实际上坤舆全图是郑和下西洋后的明朝测绘结果。始于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等早期传教士的共同协作“完成”《几何原本》、《崇祯历法》等著作,大都是在以明朝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恰似是移花接木)编撰,既有创作发挥且加以伪造、或者托名西学译著。例如南怀仁为康熙讲授《几何原本》(徐氏译本),后来的传教士白晋等人继续为康熙讲学时——因为之前“徐本高深难懂”而改换“简易新版”。从中西天文历法之争、地图测绘、几何原本等事件综合来看——康熙所学的西方科学知识几近乎无知。(中国现存《几何原本》主要有三种早期版本,故宫收藏有利玛窦版与白晋版。李善兰在所谓《几何原本》后续“译作”中留藏了“标识有真实来源”线索。)与西方流传所有版本进行比较,此书内容不仅有较大差异而且西方版本其知识明显落后。现代所说近代史的西学东渐,正如前面通信内容所述,早期传教士来华将中国文化及典籍在欧洲传播后,欧洲学者重新认识研究再发现的科学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近代西方社会的“中国文化”再创造过程。

从蒙古(成吉思汗)四处扩张西征欧洲开始,欧洲此后就有了“马可波罗游记”的中国传说。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都可以在其中发现中国文化的痕迹,不能完全排除其中西方有历史年表的创作。在欧洲孔子曾被奉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例如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评价)孔子儒学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宗教”。在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前,近代欧洲早期科学逐渐形成,这也是西方传教士到华顺利开展活动的时代同期,首先在法国(路易十四为标志)兴起流行“中国风”(Chinoiserie),随后蔓延席卷了欧洲各国地区。

英国培根在1605年所作《学术的进步》指出,西方文字只是表音符号没有实意,中国使用的是“真正的文字”,可以表示事物、概念、思想。汉字是各种语言的通货(就像钱币一样是通用媒介),不受各地方言与时代的影响。法国传教士白晋(他曾长期研究《易经》后总结,并与莱布尼兹讨论后一致达成共识。易经包含了人类所有知识,是所有科学与艺术的钥匙)认为,汉字是人类的原始语言。培根期望以文字来指导语言(及语音)的统一,同时要规范其概念与明确内涵,从而避免当时欧洲地区无数种俗语“各表其音”的混乱语义,例如地区范围内(种族)方言的语音相同却表示有多种(含意)意思。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真正的文字与哲学语言

1668年威尔金斯(英国皇家学会创始人)发表论文《真正的字与哲学语言》,皇家学会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真正的字”就是培根所指的汉字,会上学者们讨论——汉字(是否)作为欧洲科学与哲学的通用文字(可行性),随后谈到如何使西方字母文字变得象汉字一样富有哲理。欧洲学者们都在努力寻求创制一种通用语言。

只有在文字系统成熟后(文字形式必然也只有经过人为创造的过程),才能与口语同步相互转换。文字记录语言实际上作为语言学理论的认识(索绪尔曾提示可以适用于表音文字),并不完全符合自然与事实,或者说“口语”(语言)不会自然形成“文字”,绝大多数的表音文字都是借用改造产生。中文汉字所具有的知识(普遍认知)与共通,其他文字只有摄取汉字的表意,也就是(参照)可以通过释义或者词义转换。欧洲各种书面语言(文字)的成熟定型,离不开所谓语言“词典”的(社会)通用标准化。

中文也是如此,《说文解字》的产生重要因素就是当时学者妄作曲解“字义歧出”。中国在两千多年之前编撰了《尔雅》、《说文解字》等字词书籍。由孔子五经开始,《周髀算经》、《史记》、《黄帝内经》、《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通志》、《皇极经世》等历代(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不断积累修缮,一直到明朝以倾国之力完成了空前绝后(全面辑录历代典籍文献之最多最广)的《永乐大典》百科全书。清朝康熙时期《古今图书集成》1701年初稿定本留存,延误至1728年(铜活字排印)成书公开。1716年《康熙字典》出版,总共集录(并注释)47035字。

据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导言,在法国弗朗索瓦一世时代,十六世纪法国文学还是一些“脏话”。1635年法国创办法兰西学院,首要任务就是编纂词典。1670年《汉法词典》问世,在此基础上24年后《法语词典》独立出现,法语是采用“汉字”内涵概念化(主要为引用词义,通过所谓汉法互译方式完成)的结果。17世纪晚期,法语(最早成熟定型)率先被传播在欧洲社会广泛使用。此处需要提及,“太阳王”路易十四亲政(集权专制)以来,使得法国空前强盛,并通过传教士白晋(法国与清朝两国都曾任命白晋为特使代表)与康熙皇帝建立联系,双方曾有科技、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由此法国成为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心,法语还一度取代拉丁语成为外交与国际性语言,因此十八世纪的欧洲又被称为“法国的世纪”。

英语原是英伦三岛地区众多俗语(上百种不列颠方言)之一,在18世纪前脱颖而出成为民族(国家)通用语言(例如威尔士语仍属方言)。1755年《约翰逊英语词典》出版,约四万三千个词汇(接近康熙字典)。这部词典是英语“汉字化”的成果,部分词汇(语音)直接对照“洪武正韵”汉音。这部词典是英语后来成为民族及国际通用语言的里程碑。英语词典作者约翰逊是一位中国通,编撰时“满脑子都是汉语思想”。同时他还是“莎剧”的重要编辑(真正作者)之一,莎士比亚在世时标准英语尚未形成,当时(早期)英语词典约有两千多词汇。

后来世界通用的英语(形成在法语词典后),词汇部分直接使用(音义相同或是语音对照)汉语,例如clock(钟表即古代中国“刻漏”的汉语,一刻为十五分钟),king(即郡,领地封主就是王),emperor(伯,源自周文王的封号), japan(日本的汉语发音直接音译,却分别经过了拉丁语音与法语音的中间演变过渡),china(主要指中国,在不同时代的各地民族语言发音不同,却还含有多种其他词义。例如秦、汉或汗、瓷器。大体上经历了古梵语cina-古希腊语 sinai-sino-sinaran拉丁语sina阿拉伯sinu),center(即汉语的中点音译),早期传教士来华时期的当时汉字发音,明朝汉语是以《洪武正韵》中原正音为标准,清朝康熙以后(康熙字典)由于有满语等北方语言发音影响又发生较大变化。

马丁路德在翻译拉丁语《圣经》所使用的(日耳曼方言之一)德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流行,奠定了后来标准德语文字的基础。此事说明了当时拉丁语与德语都还没有达到普及(民间)社会通用,或者欧洲平民多数是不识字的文盲,社会民众大多用俗语口音传播交流,所谓接受良好教育只能是先学书面拉丁语。若是要翻译成的语言尚未形成标准化,那么翻译本身其实是创造一种文字语言,待广泛传播后公众“约定俗成”标准化通用。

德国莱布尼茨(1646-1716)的大部分著作以法语写作,他的弟子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是第一位使用德语进行哲学著作的学者。德皇腓特烈大帝(也有译称弗里德里希二世)与伏尔泰(曾受聘为其文学顾问)说过,德语文学不过是“句子拉长后的大杂烩”。共产主义祖师马克斯评论,16世纪德国独创了一种粗俗文学,恩格斯更是将德语比喻是“奥吉亚斯的牛圈”,就是指当时德语的内涵粗俗混乱。歌德作为德国文学的先驱,他大部分遗稿是有关中国古诗的著述。从莱布尼兹、白晋等人开始,对于中国经典(突出以道德经与易经典籍作为主要对象,并且不通过拉丁语、英、法语转译版本的直译或者汉字原典学习)的深入研究,成就了德国在世界哲学体系的重要特殊地位。

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出版了首部“德语字典”。德语大多数词汇源于日耳曼语,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德语词典'在1838年开始由格林兄弟编撰,第一卷直到1854年才出版,其间威廉格林在1859年去世,雅各布在1864年编辑到词条'Frucht' (fruit)时突然去世。19世纪中期《德语语源词典》出版。德语形成民族语言与通用文字的年代较晚,相应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也最晚。

1886年保尔巴西带领一群英法教师集体研究,在国际语音学协会的支持下制定了国际音标。1888年公布实行,标志欧洲语言的发音(音标)标准化。在前面内容介绍曾提及,韩语标音在欧洲语言改造中被广泛参考。“音标与词典”的产生,其实就是表音文字的改革。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上图所示列有英、法、德、拉丁语的十二月词语,它们的词源与词义都来源于拉丁文,即各自锁定语词的内涵。只先谈及拉丁语含义本身,如图上标红处部分的说明,不难发现其表示内涵矛盾混乱,在历法角度也是不能解释已存在的(历史不符)事实,所以这样内涵外延必须舍去(或自然淘汰),当太多的词义不被锁定使用后即面临自动消亡。西方历史上存在十个月的历法,或者有历法如此随意(如同数字游戏一样),历法难道不涉及天象与自然的现实生活吗?语言文字的基本内涵也不仅是人为规定就可以一劳永逸来解决的,拉丁语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接近消亡”的文字形式。

英语、法语、德语等各国语言属于表音文字,欧洲语言大都在近代成型,还具有明显同源的拉丁语(词根)特征。表音文字(字母)非常容易借用改造,而且语言(口语发音)与文字(表示概念内涵)容易相互脱离(即“言文脱离”,与白话文过度发展的结果或作用相同),因此表音形式成为“消亡的文字”几乎不可破译,只能是毫无依据的猜测。

我们现在所见(真实)的传教士(同期欧洲学者)留存手稿,不难发现已经与现代使用的词义(及语音)有极大差异和变化。随着现代知识的信息倍增爆发,表音(字母组合)词汇由于有限,只有不断新增单词。表音形式与知识发展积累更容易脱离,因此不利于长久传承。

表音文字从字母发音—标准化音标—组词(构词含义)—语言(文字),都离不开汉字的知识背景,近代西方的欧洲科学是“汉字密码”的中华文明展开。有关更多角度论述可以参考,大卫·波特著作《表意文字:现代早期欧洲的汉字密码》(IdeographiaThe Chinese Cipher in Early Modern Europe)。十九世纪末欧洲文明“中心论”兴起,欧洲语言(以及意识观点)大量传入日本形成“和制汉语”。20世纪初期“和制汉语”再“逆传回流”到中国。随着近代汉语大量引进“和制汉语”,中国社会(废除汉字未果)又开始了白话文、拉丁化、汉字简化等系列文化运动。

“汉字密码”解读西方文明,探究近代科学的真相(连载下篇)

图示和制汉语

中文汉语是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现在日益严重的“和制汉语”与“组词造句式的白话文”过度倾向——不仅是在文字上逐渐趋向表音,实际上更是文化的落后退步,现在非常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恢复“汉字本位与文言经典”教学。

古文典籍现在一般人都要借助白话文(翻译),而所谓白话译文的错误又数之不尽,这已经充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几十年时间语言文字的剧烈变化(如同是两种外语),这样还能传承文明与知识?表音文字本身具有内在缺陷且不易解决。汉字本来具有表意与文言传统的双重优势,就是为了防止语言变化的影响,白话文还不到百年竟然如此。

在此简要举例说明“和制汉语与白话文”叠加作用下的状况,比如现代中文的“字词”问题,“我、自己”除此以外今天已再无其他(字)可用、“痛与疼”/“声与音”难以分别/“不明觉厉”确实不易理解。大量语言句式表达空洞或虚假或浮夸且容易误会,某人严重违法犯罪/目前存在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认真深入的讨论研究决定。文字语言的退化当然也有社会性原因,由于本文篇幅主要在文字线索来说明,涉及其他角度与不同领域范畴,可参考笔者提示资料。

我们已了解到西方科学(发展)的真相,这只是重新认识的过程,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既不迷信崇洋也不盲目自大,我们更要学习西方科学的探索发现精神。为什么易经大多在中国人常用来风水算命,却在西方产生了许多科学知识?通过《史记》、《管子》、儒家经典等资料,欧洲学者从中发现总结了政体、经济、法律、金融等理论学术体系,并且致力社会制度改革。中文汉字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传承基因)文明密码,祖先留下来众多典籍科学宝藏,有待我们去发现。

近代西方史相关学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爱德华·萨依德(1935-2003)的著作《东方主义》(Orientalism)出版,在书中所提出“东方主义概念”在国际学术界激起千层浪,对人们反思西方殖民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对“西方中心论”的系列重要著作如下: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1993年出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1998年出版。约翰·霍布斯《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2004年出版。英国华人学者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2017年出版。大卫·波特《表意文字:现代早期欧洲的汉字密码》。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西方学者们从各方面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与认识。

2010年开始,中国学者也反思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影响。黄河清《破解进步论》、《西方民主的乌托邦》。李兆良《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何新《希腊伪史考》、《希腊伪史续考》。林鹏《文明的唯一性》、《略论中学西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