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马斯为何选择这个时间点发动突袭?

 djx0614 2023-10-09 发布于重庆
图片
本篇是系列文章“巴以悲歌”的第一篇。
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是中东复杂矛盾的集中体现,巴勒斯坦问题则是关键的关键,历史、宗教、民族、大国博弈等等矛盾卷在一起,错综复杂、难解难分。
图片
自1897年现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英国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宣告支持,冲突就成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百余年来的主线,纷争、动乱、压迫、战争、起义、袭击不断。
图片
仅仅简单梳理关键大事,就能理解冲突之激烈:
1908年雅法骚乱,1929年西墙冲突,1936到1939年阿拉伯大起义,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1967年“六·五战争”,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2000年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到了新世纪,在哈马斯崛起、以色列退出加沙地带之后,巴以冲突成了家常便饭,仅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大规模的冲突已经有三次,分别在2008年底、2012年底以及2014年夏。
这一次是哈马斯与以色列第四次大规模冲突,10月7日哈马斯为主的多支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对以色列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号称一天之内发射了5000枚火箭弹,据《耶律撒冷邮报》称,以色列境内有2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图片
以色列则启动了“铁剑”行动,对加沙地带进行轰炸,以色列总理宣布处于战争状态,预备役军人总动员,据巴勒斯坦卫生部统计,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已造成232人死亡、1700余人受伤。
就在中东大和解的大背景下,大规模冲突突如其来,格外猛烈。
为什么哈马斯要在这个时间点发动突袭?
为什么如此规模的突袭,以色列竟然一无所知?
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让我们简单回顾下历史,从历史演进中找寻答案。
二战结束后,在英美操纵下的联合国通过决议,同意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这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激烈反对,随即1948年、1956年、1967年爆发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但由于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最终都以惨败告终,后来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基本只停留在道义和口头上。
巴勒斯坦人只靠自己。
图片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开罗成立,其中最强的是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短短一年多总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余人,还在1968年的卡马拉战役中以少胜多重创以色列军队,但以色列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全境,开始对被占领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进行高压统治。
滥用暴力成了以色列统治巴勒斯坦人的主要手段,剥夺了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的人权,巴勒斯坦人只有服从,否则就要面临被逮捕、拘留乃至镇压,甚至就连美国前总统卡特都评论到“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存在两个以色列,一个是包含了犹太人的古文化和伦理道德,另一个是以色列在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奉行了不承认和不尊重当地人基本人权的政策”。
而集中在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也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遭受重创,阿拉法特和巴解组织总部只能流亡到2千多公里外的突尼斯避难。
自1948年开始到1967年,再从1967年到1987年,两个20年,巴勒斯坦人始终无法改变被占领、被欺压的悲惨命运,视为希望的巴解组织四分五裂,阿拉伯世界在以色列的高压下束手无策,巴勒斯坦人对民族未来陷入绝望,世俗的民族主义抗争失败了,只能从宗教中寻求安慰,更对以色列仇恨至极。

图片

重创巴解组织后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欺压更甚,1985年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采取所谓的“铁拳政策”,巴勒斯坦人稍有反抗,便会被逮捕、殴打甚至杀害,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欺压远甚于南非黑人在白人殖民统治时期遭受的
有一组数据,在当时,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发生暴力冲突时,双方死亡人数比例高达1:100,每1个以色列人死亡,就会有100名甚至更多巴勒斯坦人付出生命,而每66名巴勒斯坦人就有1人曾被以色列关进监狱,这个比例10倍于南非黑人曾经遭受的。
以色列立国的依据,除了联合国181号决议和两国方案,无非三点:圣经说迦南地是犹太人的领地,2000多前犹太人曾经生活在这里以及过去千年犹太人流离失所遭遇的苦难。
圣经是人写的,不足以作为依据,2000多年前曾经生活过更是荒谬,但都不如千年苦难来的荒谬。
明明在千年多的岁月中,赶走犹太人的是罗马人、欺压犹太人的是基督徒、屠杀犹太人的是纳粹,阿拉伯人对犹太人恰恰最为宽厚,为什么要遭受以色列如此残酷压迫?更何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色列曾经遭受苦难,又为何要变本加厉?
更甚至,明明是全副武装的以色列人暴力欺压,却动用强大的舆论工具,让全世界认为巴勒斯坦人的抗争是恐怖主义,而只有以色列人是唯一且永恒的受害者。
这个世界讲道理的地方显然不多,但有压迫必有反抗。
从1985年“铁拳政策”残酷压迫下,1986到1987年,巴勒斯坦人抗议活动达到高峰,两年间高达3千余起,怒火已经积满,就差一个小小的火花。
1987年12月8日,一辆以色列军车在加沙地带的贾巴利亚难民营与一辆民用车辆相撞,导致4名巴勒斯坦工人死亡,传言是以色列国防军故意,巴勒斯坦人积压几十年的怒火彻底爆发,而以色列暴力镇压激起了更大规模的抗议。
这一次没有了武装的巴解组织,巴勒斯坦人就算赤手空拳也绝不放弃抵抗,他们选择罢工罢市、拒绝纳税、抵制以色列商品,他们点燃轮胎、拿起石头和投石索,赤手空拳的儿童、青年、女孩与装备精良的以色列士兵和钢铁战车对峙。

图片

这就是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是由巴勒斯坦人民自发组织、来自草根、无领导的大起义,持续长达六年,又称石头战争。
起义的巴勒斯坦人遭到了以色列更加残暴的镇压,还是时任国防部长拉宾采取了“武力、强权、殴打”政策,派出精锐部队镇压赤手空拳的起义,下令“打断暴徒的腿,这样他们就不能走路;打断他们的手,这样他们就不会扔石头”。
图片
但这次不一样了,有了更加先进、直观的传播工具,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看到巴勒斯坦儿童遭到以色列防暴警察暴打,还看到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人被军队杀害,仅仅是他们不愿意接受压迫、渴望自由。
巴勒斯坦人的英勇抗争、以色列的残酷无情,这在上世纪80年代,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彻底冲破了几十年来虚构的舆论宣传,以色列的恶劣形象流传至今。
美国国内都出现了呼吁和平、谴责以色列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多数来自于在美国的犹太人,以色列军警野蛮殴打巴勒斯坦人的镜头出现在美国晚间新闻,迫使美国政府也必须重新考虑,不再一边倒的为以色列的暴行辩护。
以色列本国民众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巴勒斯坦人不是侵略者而是受害者,开始谴责以色列政府,直接导致以色列国内政治力量发生巨大变化,1992年领导以色列多年的右翼利库德集团被抛弃,更加温和的工党上台,开始推动和平解决巴以冲突,也就有了1993年的巴以《奥斯陆协议》。
更大的变化发生在阿拉伯世界。
从1948年到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彻底将阿拉伯国家的锐气打没了,巴解组织也在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遭受重创,不得不在1982年9月的阿盟非斯首脑会议上,巴解组织表态“被迫在反以斗争中采取政治手段为主的策略,接受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的所有决议,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而石油美元时代,美国更加强势进入中东,以色列更加稳固。在现实无奈面前,阿拉伯国家只能选择退让,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原本阿拉伯世界的中心话题巴勒斯坦问题的重要性逐年下降,甚至在1987年11月的阿盟安曼特别首脑会议中,巴以问题都被刻意忽视了。
这次会议,让巴勒斯坦人更加绝望了。
也成了1987年12月巴勒斯坦第一次大起义的诱因之一。
然而自救者天救之,人民的力量必将战胜一切。
大起义中巴勒斯坦人的顽强抗争激励了全体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成了阿拉伯人心目中的英雄,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政府将自己与大起义挂钩。与巴勒斯坦存在领土争议、积怨甚深的约旦,也因为巴勒斯坦人的抗争精神宣布停止与巴解组织关于约旦河西岸主权归属的争端,全力支持巴勒斯坦。
影响最深的还是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就是在巴勒斯坦人在宗教寻求安慰中诞生,原本貌合神离的巴勒斯坦诸多派系,也第一次真正联合起来,将民族需要置于组织利益之上。
半年后,1988年6月,阿盟在阿尔及尔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巴勒斯坦问题,宣布阿拉伯国家将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起义,呼吁联合国采取切实有效行动迫使以色列从被占领途中撤出。
1988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140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必须恪守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立即停止屠杀、迫害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呼吁国家社会监督以色列执行。
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建国,定都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第一批与巴勒斯坦建交。
图片
这是人民斗争的胜利。
只可惜美好的岁月并不长久,短暂的志同道合之后,由于民族主义迟迟不能实现民族解放,巴勒斯坦乃至阿拉伯地区宗教复兴,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宗教力量上,主张建立伊斯兰化国家的哈马斯迅速崛起,与主张世俗化的法特赫产生激烈冲突。
建国目标不同、采取的策略不同,而对待以色列的态度更是无法达成共识,法塔赫基于现实以联合国决议和两国方案寻求与以色列和平共存,而哈马斯坚决要求将以色列彻底赶出去、绝不与以色列合作。
而在种种根本分歧背后,还隐含了对最高权力的争夺。
从大起义中崛起、以暴力抗争和宗教信仰立身的哈马斯,决不接受巴以和谈,如果和谈必将削弱哈马斯的种种主张、削弱哈马斯在未来巴勒斯坦的权力。
绝不与以色列达成任何和平解决的方案、决不放弃消灭以色列,成了哈马斯现实的选择与根本主张,每当巴以和谈、中东和平进程有了进展,每当以色列在中东的地位加强,哈马斯一定会发起对以色列更加强烈的袭击。
今年3月,伊朗与沙特历史性和解;更早前的2020年,阿联酋、巴林、摩洛哥、苏丹与以色列在美国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而这次多数阿拉伯国家选择了沉默。
此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不断加深,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摩洛哥与以色列加强安全合作;2022年,埃及、阿联酋、巴林、摩洛哥与以色列成立“内盖夫论坛”,加强区域合作;美国、阿联酋、印度、以色列还成立了“中东四方机制”,美国还在推动以色列与沙特建交。
整个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达成和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很现实的选择,只要有美国在,以色列就不可能被赶出去,而十亿人规模的阿拉伯世界,不可能永远发展不起来,小小的以色列面对如此庞然大物必须为自己寻找退路。
或许,这就是哈马斯选择在此时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原因。
唯一蹊跷的是,为什么以色列一无所知?这完全不符合基本常识,以色列早就建立了完善的监控体系,也肯定知道越到和谈时刻,哈马斯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可能性越大,如此松懈大意,很不正常。
但或许有这样一种可能:
喊着必须消灭以色列的,与格外强硬要完全吞下巴勒斯坦的,看起来水火不容,但是在某个阶段,会有同样的阶段性目标,那就是:不希望以两国各自立国的形式实现巴以和谈。
当然绝不是说合谋,也无需合谋,几十年老对手彼此最为熟悉,或许是不谋而合、各取所需。毕竟如果这个猜测成立,以色列内部不希望和谈的一派,也需要有一个借口阻断,而哈马斯对平民无差别的袭击,是最好的借口。
唯一的好消息是,冲突的规模不会进一步扩大了,阿拉伯世界不会卷进来,美国更不会卷进来,成为代价还是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无辜的民众。
图片
只是,和平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