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舌象与经方相对应,他盘活了一本书

 继一 2023-10-09 发布于辽宁






舌诊属于“四诊”中的望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舌诊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比其他诊法更易上手。

《伤寒论》中就常有舌象的记载,但仅有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此后历代也出现了许多中医舌诊专著,最早的有《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等,但这些专著往往仅注重舌象的变化,而忽视结合脉象、病证、方药等内容。

名医马一森老师以《伤寒舌鉴》为基础,结合自己四十余年临证经验,加入脉象、病证、方药以及方解,在《伤寒舌鉴注释》一书中弥补了古籍的不足,为我们带来全面详细的经方舌诊讲解。

舌诊全

图片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图片

贴合临床实际 

《伤寒舌鉴》是清代张登所著的一本舌诊专著,书中载有120幅舌相图,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为主,按六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介绍了各种舌象。但原书只着重记载了舌象,而在脉象、方药组成的方面很少记载。

为了更加适应现在“四诊合参”的辨证理念,帮助大家在六经辨证中结合舌象诊断疾病,作者以《伤寒舌鉴》为底本,结合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整理了伤寒六经病理变化反映在临床上的不同脉象、症状和适用的方药,并增加典型的医案,提高了本书在临床辨证中的实用价值。

图片


名医经验之谈 

本书作者马一森老师出生于中医世家,是川东名老中医马宗财之子。马一森老师自幼学医,阅读了大量古典医著。在他少时学医时,马宗财先生多次嘱咐他一定要认真阅读古典医籍,并在弥留之际特别给了他一本古医书,正是《伤寒舌鉴》。因此阅读本书,不仅能领略《伤寒舌鉴》的精华奥义,更能跟随名医学习其宝贵的临证经验。

详细解读舌诊名著

图片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图片

内容阐释细致 

本书对于《伤寒舌鉴》原文逐条进行了细致解读,涉及的方剂组成都提供了现代剂量参考和详细的方解,还在书后附载了13幅临床常见的彩色舌图。并且本书内容不拘泥于舌诊,作者附以典型医案帮助读者掌握临床应用,更宜初学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轻松理解和掌握每个舌象对应的具体病证。

例如,在“半边白滑舌”一节,《伤寒舌鉴》原文:“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苔者,用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汤。”则注解小青龙汤治外感风寒的方意,通俗易懂,详细谨慎。

图片

伤寒病舌诊专著

图片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