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名著《楚辞》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小夏ho78b993zg 2023-10-09 发布于江苏
        《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辑。其中包括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所创作的楚国地区的一种新体裁的诗以及汉朝人用这种诗体所写的诗。原收有战国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赋共16篇。东汉王逸作 《楚辞章句》时又增入自己写的《九思》,共17篇。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刘向 (见 “说苑”)。
        《楚辞》流传至今,注本繁多,其中最重要的注本是 《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和 《楚辞集注》。
        《楚辞章句》17卷,东汉王逸撰。主要版本有汲古阁刊本、明隆庆芙蓉馆重刊宋本、明杨鹤刊本、《湖北丛书》本、《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 《国学基本丛书》本。
        《楚辞补注》17卷,宋洪兴祖撰。主要版本有汲古阁刊本、影刻元至正本、《惜阴轩丛书》本、《四部丛刊》 本、中华书局点校本。
        《楚辞集注》8卷,宋朱熹撰。主要版本有南宋端平朱鉴刊本(1953年有影印本刊行)、元天历陈忠甫刊本、嘉靖袁氏仿宋刊本、隆庆芙蓉馆重刊宋本、万历吉府刊本、《古逸丛书》本、崇文书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点校本。
        楚辞的最重要的作者是屈原。其余的作者是宋玉、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他主张对内实行政治改革,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政策,使楚国的国势一度出现上升的趋向。由于他的主张和措施触犯了楚国的没落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诬陷和迫害,先后被怀王和顷襄王放逐,长期流亡于沅、湘流域。他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宋玉,生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楚辞赋家。他是屈原之后比较重要的楚辞作者,《隋书 ·经籍志》著录 《宋玉集》3卷,已失传。其楚辞之作只流传下 《九辩》1篇,其他还有见于《文选》和 《古文苑》的骚体和非骚体的赋多篇,但真伪还成问题。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文帝初,召为博士,后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他因过度伤感,不久去世。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政权。有赋7篇,现存者以 《吊屈原》 和 《鹏鸟赋》(又称《服赋》) 较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 《新书》 10卷。
        淮南小山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共称。其作品现存有 《招隐士》 1篇,收入 《楚辞》 中。
        庄忌,西汉辞赋家,生卒年不详。吴 (今江苏苏州)人。景帝时仕吴王刘濞,后知刘濞有异谋,遂转仕梁王。与邹阳、枚乘齐名。
        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任太中大夫。性诙谐,善辞赋,较为有名的是《答客难》。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 《东方先生集》。
        王褒,西汉辞赋家,生卒年不详。字子渊,蜀资中(今四川资阳)人。宣帝时为谏议大夫。以辞赋著称。明人辑有 《王谏议集》。
        王逸,东汉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至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为后世学者所重视。为哀悼屈原而作的 《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 《王叔师集》。
        《楚辞》共17篇。其中 《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招魂》、《渔父》、《大招》等9篇为屈原所作(关于《渔父》、《大招》的作者尚有争议,这里只取一般的说法),《九辩》为宋玉所作,《惜誓》为贾谊所作,《招隐士》 为淮南小山所作,《哀时命》为庄忌所作,《七谏》为东方朔所作,《九怀》为王褒所作,《九叹》为刘向所作,《九思》为王逸所作。这个篇目源于王逸的 《楚辞章句》。
        朱熹《楚辞集注》的篇目与王逸的《楚辞章句》略有不同,删去了 《七谏》、《九怀》、《九叹》、《九思》4篇,而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增入了贾谊的《吊屈原》、《鹏鸟赋》2篇,并将扬雄 《反离骚》1篇附录于后。
        《九歌》包括11章: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章》包括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章。
        屈原是最重要的楚辞作者,他的作品代表了楚辞的成就。
        屈原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第一,强烈地关怀着楚国人民的命运,深深地眷念着楚国人民开辟和建设起来的美好乡土,并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而自豪。
        第二,迫切地要求政治变革。屈原在他的诗中反复宣扬了政治变革的主张,概括起来说,就是修明法度和举贤授能。他把“国强而法立”(《惜往日》)作为政治变革的根本目的。
        在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发展中,屈原以其成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屈原以前,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基本上处于朴素、自发的阶段。从屈原开始,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得到比较自觉的运用。在屈原的诗作中,积极浪漫主义的运用集中体现在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上。为了塑造这一形象,屈原充分发挥了他的丰富想象,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描绘超越时空限制的广阔背景,并以众多的生动奇异的景色和事物作陪衬,使他的许多诗作都具有色彩浓艳、形象瑰丽、气势雄伟的特色。
        第二,比兴艺术。屈原在这方面所提供的最有价值的经验,就是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艺术,使比较抽象的政治热情得到生动具体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比兴手法在《诗经》中已被广泛运用,屈原对此作了巨大的发展,他所运用的比兴形象不再像《诗经》中所用的那样单纯和静止,而是丰富复杂,互相联系,因而也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第三,华实并茂的语言风格。屈原在诗中一方面大量运用华美的词藻,写得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另一方面又总是用质朴本色、刚劲坚实的语句作为篇章的骨架。在屈原的诗作中,华美和质朴两种语句总是恰当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既华且实、多彩而统一的语言风格。
        宋玉是屈原之后比较重要的楚辞作者,他的创作直接受过屈原的影响,因此有人说他是屈原的学生。由于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因此在作品中多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他的抒情大致是以实际的遭遇为基础,所以显得情真词切。
        在汉代的楚辞作品中,贾谊的《吊屈原》和淮南小山的 《招隐士》比较出色。前者虽为王逸 《楚辞章句》所未收,但全文著录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至于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和王逸的辞作,他们模仿屈原的口气代替他抒情,却没有屈原那样的经历和感情,因此往往流于形式的模仿和词句的因袭。
        在中国文学史上,楚辞是继《诗经》而起的一种新的诗体,和 《诗经》相比,它在体裁方面的 “新”有以下几点:
        一,句式。《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而楚辞以六字句和五字句为典型句式 (都不算语气词“兮”)。从 《诗经》到楚辞,诗歌的典型句式变得更富有表现力了。
        二,语气词 “兮”的运用。语气词 “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啊”。在 《诗经》的一些诗中,也出现过“兮” 字,但数量不多; 而楚辞则普遍地使用这个语气词,使它成为楚辞语言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浓厚的地方色彩也是楚辞的一大特点,正如宋人黄伯思所说: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对楚辞的研究延绵不绝,在学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构成一项专门之学。有关这方面的专著,现存的也在200种以上;至于单篇散论见于各书者,更是数量繁多,难以统计。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海外研究楚辞的专家也不乏其人。为了解决文献资料的问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编撰了一部《楚辞研究集成》(马茂元主编),内容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编: 《楚辞注释》。本编内容不仅包括语词注释,还有对作品意义、作家思想、篇章结构和艺术手法的分析。
        第2编:《楚辞要籍解题》。本编选择历代学术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楚辞》专著,写出提要。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生平、成书经过、基本内容、学术评价、版本和馆藏情况等,并附有《楚辞专著目录》。
        第3编:《楚辞评论资料选》。本编收录“五四”运动以前的《楚辞》专著和文人别集、读书札记、诗话、词话等书中有关楚辞评论的资料。
        第4编:《楚辞研究论文选》。本编选取近、现代较有影响的楚辞研究论文,分类编排。并附有《楚辞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第5编:《楚辞资料海外编》。本编选译海外研究楚辞的专著和论文,按内容分类。每篇文章之后,附译后记,简介作者情况、本文内容及学术价值,并附有《国外楚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