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的堕落

 昵称28748055 2023-10-09 发布于上海

一、

对传奇故事和套路化情节的亲近和渴求,是人的天性,今时今日却也成了大众审美能力低劣的原因之一。那么多胡编乱造、狗屁不通的通俗剧和情节剧,就靠着生搬硬套的叙事模式和离奇情节,持续吸引着毫无辨别能力的观众。

我先说下我自身观感的转变。片子和小说看多了,逐渐会有那样一种感觉:那些传奇故事性的东西(包括最早看的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其实就像吸毒,一开始很过瘾,然后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够劲,要达到效果必须加大剂量,寻找更刺激、更传奇的东西,结果不时大失所望,经常味同嚼蜡。吸了效果不佳就烦躁不已,偶尔碰见一次当下生猛过瘾的,效果也一下就过去,随即跌落回现实生活,只有无尽的空虚,再次势必寻求更大剂量的刺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除了为时极短的也不充实的刺激,只有空虚和烦躁。

作为一个完全不抽烟,不玩任何游戏,基本不喝酒,没有任何成瘾型嗜好的人,我开始明白,那些东西,就那么回事。当然,我的阅读量异于常人,多数人一辈子都达不到我一两年的量。吸食毒品剂量较小,就可能较晚甚至永远体会不到我很早就感受到的厌倦感。比如推理小说,我以前实在看过太多了,在国内推理出版浪潮之前,市面上有的我几乎全看过。到了后来大规模出新的时候,我已经没兴趣看了。

与此同时,我又感受到,另一个面向,宽泛意义上诸多“文艺”、“沉闷”的东西,有好多确实蛮闷的,但一旦状态对头,沉下心来进去,经常有很舒适的体验。不装逼说什么思想高度啊,艺术准则啊,美学红线啊,即便有装逼的成分,其中对头的时候,感受上确实就是,舒服。这种舒服多半不是刺激或者打了鸡血的开心,可能是忧伤的,孤独的,落寞的,但体验起来,总体就是很舒服。

如同微醺,稍微有一点点醉意,但整个身心都很享受。这种状态,也很持久。不像刺激性大片的瞬间凶猛,这种作品可能会让你沉在那种状态里很长一段时间。它们不是让你抽离自己的生活,而是让你换了一种心绪和眼光,重新感受、看待自身当下的境遇和身边的事物。

然后不知不觉中,我就在那条表面看上去很“文艺”的路子上越走越远。出发点,其实就是追求合适、舒服、持久的身体感觉。

尽管我的审美水准和生活感受敏锐度比大众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我相信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比如情节剧即便优秀如《寄生虫》,也有好多人说看了很过瘾,但不会看第二遍,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这种隐隐约约的缺乏感,就是传奇情节架构下,难以在今时今日带来心底角落满足的缺憾。

二、

为什么要说“今时今日”呢?我在之前很多文章里分析过“故事”的根本性质。(《活埋故事里》)“故事”就其概念根本说,是一个前现代事物:人类深层的心理原型,在远古篝火边说书人的嘴里,幻化出了创世神话或者英雄之旅传奇。“故事”当然有模式,因其根基是人类的心理和情感结构,这个东西,自然有历千年万年不变的东西。

但区别和变幻在于,前现代“故事”奠基的文化环境已然不在,从生命本能自然生发、流淌出的自然而然的“故事”,如果不因地制宜在新的时代注入诚挚的心灵体验,而只是一味套用模式便宜行事,能动人才怪。

今时今日的众多情节类型剧,看起来好像总缺了点什么。其实就像你小时候看童话故事,那个投入和沉浸,只有满足感,没有缺失感。今天再一味看童话的话,自然会觉得缺了点啥。人/人类,长大/变了。

方法论角度,类比歌唱。歌唱的本质是什么?说话。情绪太激烈,说出来的话自然变了调,就是最初的歌唱。所以情绪是歌唱的根本。最初的歌唱,并没有方法。再然后,前方有了方法。没有情绪,也可以就着方法“歌唱”。李皖老师说,有了方法,是歌唱的堕落。

同样的,最初的“故事”,没人套模式来讲述,只是天然有“模式”,因为人天然有心灵和情绪。后来才有了总结出来供学习的“模式”。“故事”有了总结好的“模式”,是“故事”的坠落。

这一方面,最鸡贼的是美国人。他们出于实用、便捷和卖钱的目的,搞了大量的通俗类型作品创作教程,总结出了各种方便掌握的公式。再没有感觉和天赋的人,套公式也能写个八九不离十,人们称其为“职业”。最优秀的美国电影,经常是套路和诚挚心灵、天赋共同造就的。故事的情感核心,是信念和诚挚,没有这个光有套路,俗话说,写出来连自己都不信。

乔治·卢卡斯熟读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理论(《坎贝尔崇拜》),搞出来的《星球大战》也无非是奇观化工业化的秀场作品。比漫威的东西略好一点。斯科塞斯和科波拉说漫威的东西不叫电影,这有什么疑问吗?那当然不叫电影,应该叫“抖音加长版”之类的。卢卡斯早期拍的《美国风情画》就是部很优秀的电影。像彼得·杰克逊早期拍《坏品味》、《肥宝综艺秀》和《群尸玩过界》,真是妙趣横生才华横溢,后来到《指环王》就没大意思了。

三、

卢卡斯读了坎贝尔的书,才理清思路做出《星球大战》。但在坎贝尔的论述逻辑里边,荷马史诗和圣杯传奇的现代变体,根本不是什么《星球大战》,而是乔伊斯和托马斯·曼。就像诺斯诺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文学批评所揭示的,作为“故事”源头的神话传奇,后世幻化出的最出色作品,是文学领域的各种传世佳作,而不是乱七八糟的类型小说和流行电影。

其中的细节要讲明白太复杂,也太过“学术”,这里继续接上我反复说的“小说”这个概念:如果把“故事”界定为前现代概念,“小说”则是现代个体艺术。所以,“故事”是故园家乡,“小说”是流放地的艺术。再具体点,“小说”是“故事”流亡后的变体。(《在流放地》

这里就出现了矛盾统一,现代的“小说”和传统的“故事”,既一脉相承,依然有内在共通的“模式”(不管这种模式怎么体现),又另起炉灶,体现了新时代的心灵特点。用麦基那本广为流传的《故事》中的分类,我这里说的“故事”多对应“大情节”,“小说”(文化概念,非文本概念)多对应“小情节”,甚至“反情节”。

如昆德拉说,“小说”的本质必然反传奇,在小说始祖作品《堂吉诃德》中,传奇故事只是套用的框架,内里全是幽默的生活反讽:“一道魔幻的帷幕,上面织满了传奇(“故事”),挂在世界的前面。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去旅行,撕裂了这道帷幕(撕裂“故事”)。世界在这位流浪骑士面前,以它非诗性、喜剧性的裸体,呈现出来。(变成“小说”)”(《从小说的历史到存在的深渊》

四、  

顺着这样的逻辑,就可以明白我们日常争论的电影好坏,逼格高低,以及剧作法专家分出的情节类别背后,潜藏着某种生活精神的分野。

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永远是常规套路,传奇“大情节”。我们这样的人,为什么非要跟大伙过不去,自我拧巴呢?一起看漫威电影不好吗?这个问题适用于所有的生活问题:人人都那么过,为什么就你要纠结?

故事套路作为心灵结构的表征,潜藏在所有人的心底。常规生活中的各种套路,内在也都是人的基本诉求,没有人对此毫无渴求。如果按照大众套路生活真的就毫无忧愁,简单省事,谁愿意跟自己过不去?能在《乱世佳人》里收获足够的丰盈和幸福,谁愿意去看《尤利西斯》?问题在于,一个诚实面对自己的人,可能会觉得哪里不对,常规生活,好像经常不合己身。那么,逼自己自欺欺人就不对了。

而就像常规生活套路始终钳制着人一样,今时今日,诸多大情节套路叙事里边,饱含专制的力量。它强行霸占着,对世界进行谢绝省思的粗鄙归纳和解释。过度的情节化编排又像一条要求车速过快的高速道,逼着你一路奔向早已设定好的千篇一律结局,而完全没心思看一眼路途上的风景。这就是为什么我对那类东西,越来越觉得索然无味。

相反,我总是想着前面说的那种“微醺”型作品,渴望始终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可以进入它们,在其中收获丰足的感觉,并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久地被其浸润。体验过就知道,那样的生活状态,真的太好了。

所以我接下来可能会写一个小片评测系列,专门推荐那些无人问津的悠悠的文艺小片(小情节型),部分趣味型cult作品,以及一些被遗忘的老片子。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就有很多那类片子,在一切热点之外,没几个人看。但总有一些人,在一些角落,分享一些很隐秘的事。有缘的话,还是可以碰见。

人们总习惯把人的一生看成是一个故事。叔本华都说,一个懂得述说自己过去的人,在回顾自己一生时,会说得像一本精彩的叙事作品。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几秒钟抖音说完一部电影的时代,如果最后只剩下干巴巴的剧情梗概,那花更长时间去看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最有价值的是外化传奇情节,那多数人的一生,真的太漫长太无聊了。时间飞奔而去,跌宕起伏才好。

相反,我愈发着迷的,是时间停止住的温润状态。或许还在情节里,但最好永远不要结束,就是此时此地,最好。所以看那类片子,最舒服的就是完全忘了情节,对此不再关心,只在当下沉醉的时候。

这也是我现在更加亲近的生命本质:诗。跟叙事的时间性不同,诗歌感觉在时间上是瞬时性的。不同于叙事的一路狂奔,诗是此时此地的无限弥漫。也并非用出人意料的思想迷惑人,诗性是让存在的某一瞬间成为永恒,直至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