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生家庭背后的‘风险共担’问题。”(体悟“独醒”篇三)

 解语渊 2023-10-09 发布于福建

“没有'风险共担’就一事无成,真正的理性在于避免系统性毁灭。”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我还是挺震惊的。
因为那时,刚好我意识到语言和文字的空洞性。就像很多人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包括我自己,也经常发一些“启示”或“思考”,然而,就像“误读是表达者的宿命”,我常被认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么就是自以为是,要么毫无建设性。
其实,我想过的,这背后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你自己都做不到的,凭什么认定你能给到别人,又凭什么认定给到别人就一定能有用呢?
于是,不难得出结论:夸夸其谈。
但好像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点:如果你自己有办法,如果你自己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你还需要问大家吗?
我的意思是,你那么相信权威、专业、科学,可你的问题太小了,太细了,它们顾不上你。何况,你还不一定能够“知道”。毕竟你的生活圈子、生活习性,包括你的信息渠道等等,你是能经常接触到权威和专业的人或信息吗?只怕是让你去找,都无从判断吧。
那么,对你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的资质不够,还是我未曾经历,又或者我本身的经历不足以使你相信,还是你仅凭感觉、经验、认识就能判定我说的就是废话,难道这些才是你寻找的“答案”?
诚然,于大多数惯性思维而言,相信或信任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一步,好像后面的也就不必再论了。
但是,也请你认真思考一下:“相信只起相信的作用”,如果对方给的方案解决不了你的问题,所以这是你的问题?
很多人就是这样被淹没的,被权威、专业、科学,它们名头太大、太盛,以至于好像自己都变得渺小了。所以,压根不敢质疑,不会怀疑,更是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给丢了。
可能就是这样吧。所以那么多权威、专业、科学,一再的正确,很正确,非常正确,无比正确。以牺牲自己的思想为代价。
但问题是?问题依旧存在,问题依旧没得到解决,问题还是问题。
甚至多少人的心理问题就是盲信了这些你们无比信任的“专家们”,继而无解,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更有不怕死的,自己找几本书看,然后自我体认各种毛病,再得出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这答案有帮助还好,如果没帮助,直接就将自己推进了深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拿业余爱好挑战自己的专业了,这是指望通过几天时间去赢下人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验。你这也太高估自己了吧,不知道很多书背后是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做支撑的吗?多少被省略的部分你都知道吗?听话“听音”你知道吗?也就是说,不仅要了解此种真意,更要懂得言外之意。你的阅读理解,鉴别识别,分析判断的能力有这么强吗?里头还涉及多少专业名词,每个名词背后的具体定义……你是真敢啊!
而且,再试想一下,你也不是第一天遇到这问题了,有一段时间了,甚至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你不得已才开始行动,你不得不解决问题,问题严峻啊!如此,你才“病急乱投医”,不是吗?
所以,关键点在于什么呢?无它,有用、有效、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话说,你了解权威、专业、科学又有多少呢?你都了解它们(结论)的经过吗?然后,你就相信那些媒体的说法,这是相当于把自己的头脑交给别人,把自己的银行卡放到别人口袋啊!
那你自己呢?谁来管你呢?你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如此轻易地托付出去,那你的价值还有多少呢?
回到问题上来,拿回属于自己的“智识”,别慌,别乱,别着急。你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的。
“重要的事,通常不紧急;紧急的事,通常不重要。要完成重要的事儿,就不要操之过急。”
归根结底,“急”不是一种办法,更不是什么方案,关键是“智识”啊!
很多人就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继而一错再错,麻了,晕了,迷了,慌了,乱了,糟糕了,一发不可收拾了,停不下来了,回不了头了……
而这也是“独醒”的关键之一了:
意识到什么才真正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别再其它的事情上添乱。比如不要被情感左右,被情绪控制。然后,回归“智识”,也就是“系统性”,我称之为思想系统,最起码是不受影响,是正常的“智识”,而不是“昏智”状态。任何情况下,请记得这一点。
如果改变不了,如果接受不了,如果适应不了,那也尽量避免系统性毁灭。最起码得保证一点,我是正常状态,我还是正常人。
所以,大概这就是《遥远的救世主》中芮小丹说的那句:“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觉到悟到,才有可能做到,只有我做到的才是我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每提出一个问题,势必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者是“事故”。有时是我的,有时是别人的。这一次是朋友的,同时也是多少“原生家庭”的,包括我的。
当前多少年轻人的现状是,很多人外出打工多年,既没赚到钱也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偏偏还没寄回家里。
那么,这时家里人作何感想呢?想东想西,胡思乱想,甚至还都往不好的地方想。
这当然在“情理之中”:因为家人对现状的判断,首先就判定是不正常的。尤其是,如果你之前是有寄钱回家的话,就更容易多想了。
这一点就像常常主动找你聊天的人,突然某一天,不再找你了。你多半也会忍不住胡思乱想吧,会不会是对方找别人了?会不会是对方不在乎自己了?又会不会是对方出了什么事儿呢?
我朋友的例子就属于:之前是有寄钱回家的,然而这几年却因为恋爱和其它琐事,恋爱是大头,负债了。自然,也就没钱寄回家了。关键是,恋爱还没结果。
也就是说,什么好的都没有能反馈到家里。
而家人,无论是出于关心还是担心,又或者自己所能接触到和自己相关的信息,都无从判断自己的状态。如此一来,就更担心了。
但实际上,这背后却远远不止如此,这背后更多的是安全感的缺失。
就像我朋友的例子,表面上似乎在追问钱的去踪:这么多年外出打工,你的钱呢?
然而,对方一开口就变成了:“你该不会是赌博玩掉了吧?”
这一点和我的父母很像,他们想确定一件事儿,往往是用另一件事儿去反推得出结论,他们压根没有“一件事是一件事”的概念,他们只会理会当然认为是同一件事。
就像我的母亲,每次我不尝某个菜,她就要来一句:“你不吃这个吗?”
比如上次,中秋去亲戚家,朋友过来找我,我们正聊着天呢。母亲就直接来一句“该去吃饭了”。实际上压根还没到饭点。这时朋友在,如果我说好,那就相当于赶朋友走,这样就不善了。我只好回母亲:“不去了”。实际上,她压根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她也意识到我所处的局面。但关键是,后来朋友走了,我和父亲一起去到亲戚家。母亲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不是说你不来吗?”
所以,我常说,听话要听音。
就朋友这个事儿,就像朋友说的:“从小到大,我爸我妈就合不来,合不来。干嘛要一直在一起?又说为了我干嘛干嘛。真的有时候我都不想管家里那些破事儿。”
我相信这是很多家庭的一个现状,以前我只看到“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如今我开始学习“听话听音”后,对于一些“言外之意”开始有留意到。
这话表面上是责怪,其实内底是心疼和苦闷。
一个是安全感缺失,一个是心疼和苦闷。但能改变的是什么呢?根源还在于“原生家庭”。但更大的根源是压根没有“风险共担”意识。
孩子希望自己一力承担所有,故而报喜不报忧,甚至没有喜就干脆不报;父母当然也是一力承担所有,但这时更严峻的问题是,他们压根不懂表达,说质朴也好,说含蓄也罢,乃至于直接。这话借助“冰川理论”来说就是,冰川一角那是憋不住了,藏不住了。故而,他们“崩溃”了,各种堆积的情绪泛滥,开始忙不停地倾倒在朋友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的“秩序感”被打乱了,且没有得到及时反馈,还不了解情况,信息获取渠道也没有,简直有苦说不出啊!而且,大人往往有一种极为顽固的品性,那就是好像不能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脆弱。兴许,这也是在大人看来,担心孩子担心吧?但我所见的依旧是没有“风险共担”的意识。
就像很多的问题,其实都可以沟通的,只要是正常情况下,正常沟通,也都是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的,再不济,也是可以协商的。这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点。因为没有什么真的就什么也做不到、做不了的,总有什么是可以做的,或者可以做好的,不是吗?
共同面对,共同承担,这才是一家人不是吗?就像夫妻之间的矛盾,一定是夫妻站在一起共同面对矛盾,而不是相互攻击激化矛盾,这才是家啊!
把风险推向对方,或者只一力承担,关键还不能如实相告,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演示:这就相当于,父母口口声声说爱你,结果却告诉你,我爱你与你无关。或反过来,与自己无关。这……伟大?不应该是双向的爱吗?
所以,我说,为什么不如实相告呢?就说是在谈恋爱啊。在外面赌博和干正事要花钱,这总是拎得清的吧。而且,听话听音,这话既告诉了父母你钱的去踪,还说明了你对“正事”的重视。但朋友说,如果这样说,父母又该数落他,说他傻什么的。但这也转移话题了呀,然后,如果再转两百块钱回家,估计话题又会回到正常状态,说什么要省着点花之类的。
很多时候啊,“面子”,真的别乱用。父母用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来掩饰自己的安全感的缺失,子女用瞒着或撒谎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结果双向痛苦,更痛苦还在于如果父母从别处得到“真相”,又是一层更深的伤害。话说,家庭不应该是以情感,以互帮互助、互相成全、相互扶持为主吗?
其实,很不想说那个词,因为那个词对我来说没多大意义,但好像大家都比较认同价值上的“有用”,故而它成了“面子问题”,如果从面子问题出发,就容易“乱”,本质应该还是得回到“有用”上去。
偏偏也是这个“有用”,经常让多少人昏智。有用却不考虑风险共担,所以,提的很多建议往往都只针对面子。比如朋友就会说,有钱能解决大部分的烦恼。
我甚至怀疑,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先不说,钱一时半会出不来,自己的赚钱能力也有限。话说,就算是一笔大款,一下子放到父母那,父母多半都该提心吊胆,还得问东问西。
这是钱的问题吗?是也不是。就像很多时候,我们说赚够了钱就怎么怎么样,实际上,那只是你现阶段的想法罢了。多少人能做到不贪心呢?更别说不甘心又压倒多少人呢?
又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提建议,大家会怎么想?好像更担心是你显得比我聪明,然后又开始挽回“面子”:“你又没经历过,你怎么知道有用?你经历过,但和我的情况不同,我更特别,所以未必适用啊!”
话说,这也是为什么老是不爱与人交流的缘故了。你不相信就别问我;你想知道答案那就多关注答案;你想知道解决方案,暂时又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就试试看。
又放不下面子,又解决不了问题,还浪费大家的时间。这不就是:“说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又不说……”
重点不应该是有用、有效、改善、解决问题?你聪不聪明这是本质的东西,又不是一件事儿两件事儿就能说明的问题。你非得显得自己聪明,那你能避免“摔倒”再说呗,那也就没这事儿了。
包括父母也是,我为什么说他们缺乏安全感呢?高龄,然后是他们最终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能帮助你的不多。所以就会开始捡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来说明他们的牺牲和付出,以此试图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或曾经有用;这些话背后都是你没经常联系,你没给到他们肯定和关心。你要是反过来三天两头打电话回家,他们反而会反过来劝你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家里放心之类的。
听话听音,别只听声儿,要听声就绕到他们的“逻辑”里去了。
在别人的逻辑里企图战胜别人,知道“自圆其说”这一本能有多大的破坏力吗?反正我是不敢轻易尝试。
有些事儿也别瞒着家里,然后告诉家里你在做什么,还做了什么,筛选一下,有不好的,但也有好的,但你在想办法,你在解决问题。事件,你的行动,态度,然后再加上适当的关心,如果再加上时不时寄点钱回家,挺好的了。
如此一来,钱作为彼此风险共担的部分,然后情感也起到温暖人心作用,经常联系又能平复情绪,还能有个窗口倾诉……
父母其实很多时候喜欢“插手”我们的生活,偏偏这种“插手”的代价是牺牲我们自己的“成长”,这和他们的不放心恰恰是背道而驰的。独立才能放心,可插手就是妨碍独立。关键有时候他们还只在一旁插嘴,偏偏做错了还要说你,做对了也只会觉得是自己指导有方,就真的离谱。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更关键的是,别人一旦表现得好,就返诸思己,好像显得自己很没用,又安全感缺失;要是别人表现得差呢?又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倒像是拖累了对方,给对方丢脸了。这就是缺乏“风险共担”意识,继而陷入“相对”这又一不易觉察的陷阱中。而且,很多人在面对“相对”时又昏招迭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才为难,真为难啊!
但凡缺乏一份“独醒”,就将迎来系统性摧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