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言别录(一)

 gudian386 2023-10-10 发布于山东

——《格言联璧》录写

弘一法师编订

林奇祥译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翻译:茅鹿门说“人生活在世上,应该多做一点救人济世的事情,这样的话,被救济的人就会对我非常感激,感入肝脾。我们能够得到人家这样的感激之心是多么的幸运的啊!”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翻译:诸君到这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学习知识,学写文章,有一技之长?这样就算读书的种子了吗?对于我来说,我来这的目的也就是学习忠恕之道,不过就是想学会怎样更好的孝顺父母、尽忠于国家、尊敬兄长和交朋友而已,以期成为一个君子。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翻译:什么是最高的品行?答曰:最高的品行就是行中庸之道。怎样的人叫做大人(应该和“君子”同意)?答曰:大人就是行事小心谨慎,不说大话,敢于以行为证明自己的言行思想。

○凛(lin)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翻译:谨慎的对待一个人时的空闲生活,从而体会孤独时的感受;体察自己心中升起的念头,从而觉察出微妙的变化;郑重自己的外表威仪,从而稳定自己的使命;注重基本的伦理道德,从而巩固道德修养;具备多种品行,从而考核自己的德行;多做善行,多向好的看齐,改正自己的过错,从而使自己努力达到圣人的境界。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翻译: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学习圣贤严以律己的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翻译:自己有什么长处、好处,要懂得掩饰,不要锋芒毕露,这是包容别人,培育道德以养自己深厚德行的方法;别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短处,我们也要懂得帮人家掩饰,不要到处接人之短(即要多看人家长处),这也是增大自己忠厚的品德以养成自己宽大胸怀的方法。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翻译:用谦虚来培养自己的心胸,用道德来培养自己的行为,用仁义来对待天下万物,用规律、思想来做为后代的表率。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翻译:我们经常产生欲望,一但被欲望所迷,我们就会头脑迷糊、神志不清,从而容易犯错;

怒气一但产生,而且怒气一但发生了偏差、太偏激了就会犯罪。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翻译:刘直斋说:“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必须要忍耐得了烦恼与痛苦,忍耐得了惊吓与害怕,这样之后才能成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翻译:少有欲望信就会清静,心中有自己的信仰(主宰)就会显得谦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翻译:心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才是真正的心静;心不能被外界的学说所充满才是真正的虚怀若谷。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翻译:与人交谈应该少言多听;闲居、面对突发事件应该从容,思考、做事、说话应该谨慎、严谨;生活简单、刻苦、有规律。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翻译:慎重的保持我们清净的心念,那么心就会安定下来,不受外物所染。收敛脾气,就能够心平气和。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翻译:大凡光明磊落伟大人格和节操都是从艰苦的坏境中磨练出来的;凡是治国平天下的韬略都是从小心谨慎中锻炼出来的。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翻译:谦虚退让是保身的第一方法,从容稳重是处世的第一方法,包容是待人的第一方法,恬静淡泊是养心的第一方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翻译:刘念台说:“涵养(指有宽阔的胸怀,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的培养就在于一个“缓”字,不管言语还是行为都是。”(缓即是从容,凡是能够从容地对待,能够静心想一想,就能培养涵养)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翻译:应对事情、接待人与物,如果常常觉得心中有种从容闲暇的感觉时,这时才能看出你的涵养。(对上一句的解释)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翻译:刘念台说:“容易欢喜、容易发怒,轻易的说话、行动,这只是一种浮躁的表现,这种表现的坏处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翻译:吕新吾说:“'心平气和’四个字,也只有那种真有涵养的人才能做到,关键在于平下心中之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翻译:陈榕门说:“平定心中之火的方法,不外乎用理智来控制欲望。理智战胜了,自然就心平气和了。”(对上一句的解释)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翻译:一个人呆着的时候要超脱,和人交往的时候要和蔼。没事时心要清净,有事情的时候要果断。理想实现的时候要淡泊,失意的时候要平静安定。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翻译:人的脾气切忌不能太盛,心切忌自满,才华切忌外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翻译:粗心大意,性格急躁的人将会一事无成。而心平气和的人,才会事事顺意。(千祥骈集:各种好的因缘都聚集过来,我以为是事事顺意之意。)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fen,第四声,意思是跌倒),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翻译:处在繁华的地方、面对顽固愚钝的人、正当事事不顺、要处理各种繁复的事情的时候是最好培养安定平和的情怀的时候。但如果这是太偏激愤怒的话,不但没有好处,而且事情最后会做不好,别人会对我最后会产生怨恨,我最后也将一事无成,这可以说是愚钝到了极点。反之,如果能忍耐的过去,就会有无限受用的好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翻译:一个人如果气量狭小又急躁的话,就容易冲动,一冲动就会粗心大一,不顾一切,一不顾一切就容易神志不清,被怒气冲昏头脑,行为言语就会不正常,荒谬无常,种种坏处怎么能够说得清啊!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ji第四声)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翻译:用和气来接待人,那么不正常的恶气就会消灭。用正气来对待事物,那么不正常的氛围就会消除。用正大刚直之气来处理事情,那么怀疑害怕的心理就释然。用清静之气来养身,那些虚假的幻想就不会产生。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xi)刻当矫之以浑厚。

翻译:轻浮就应该用稳重来改正,浮躁就应该用踏实来改正,气量狭小就应该宽广包容来改正,冲动急躁就应该用平和舒缓来改正,刚愎暴躁就要用温和柔顺来改正,肤浅就要用深刻来改正,刻薄苛刻就要用淳朴来改正。(所谓改正,就是应该朝改正的方向努力。)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翻译:尹和靖说:“不论多大的祸,都是因为片刻的不能忍耐而发生,所以说不能不谨慎的对待我们所面对的事情。”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翻译:面对顺境或者逆境时每个人的态度怎样,就要看个人的胸怀了;面对喜事或者生气的事该怎么处理,就要看个人的涵养了。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翻译:用大智若愚的心态来保有自己的聪明睿智;用谦虚忍让来保持高尚的德行。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翻译:太富贵就容易产生怨恨,是太傲慢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原因;才能外露就容易遭到灭身灾祸,因为容易遭到别人的嫉妒;名声名望太高就容易遭到别人的诽谤;乐极就容易生悲。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翻译:因为一般人见到利益就容易思考欠缺,态度傲慢就会考虑不周,所以我们都应该常常持有一个畏惧之心,做事之前都应该退一步想想,这样才能免于灾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翻译:人生最不幸的是,偶尔的一次说错话却没有遭到灾难;偶尔的一次失算,而事情却侥幸成功了;偶尔的一次放纵、任性却有小利收获。因为这样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而以后就会把这种侥幸的事看得很平常,再发生的这种事的时候就满不在意。然而莫大的灾难就是从这种侥幸之事中慢慢发生的。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翻译:多学一分退让的品德,在生活中就会多得一份方便。现在太耽于享受,那么以后的福泽就会少一分。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懂的自重的人就会遭遇耻辱,(不自重,所以别人也不会尊重自己,耻辱就会随之而来);不懂的畏惧的人容易遭到灾难,(无所畏惧就容易冲动,就容易不顾后果,这样灾难自然会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