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赏析] “你以为的”未必就是你以为的

 席小麻 2023-10-10 发布于上海

有时候,我们想当然的想法未必正确,以下简要列举了5篇和麻醉相关的文献,其结论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想法,供麻醉医生参考。

1

既往的研究大多表明,区域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周围神经阻滞)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院内死亡率、减少呼吸衰竭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方面具有优势。国内外相关指南也大多推荐,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如无禁忌应首选椎管内麻醉。

 而今,将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能否恢复独立行走视为优先事项。2021年10月9日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麻醉学和重症监护系的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在骨折前能独立行走的老年人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式(腰麻或全麻)对其术后行走能力恢复情况的影响(REGAIN研究)。结论是:在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中,脊髓麻醉在生存率和60天下床活动恢复方面并不优于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法术后谵妄发生率相似。

2


通常认为视频喉镜可以通过改善声门可视化而有助于提高气管插管的成果率。

但2017年,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需要插管的ICU的患者中,与直接喉镜检查相比,视频喉镜检查并没有改善首次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且与更高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两种插管方式在不同临床环境和不同技能水平的操作者之间的有效性。

3

此研究认为:利多卡因润滑液应用于气管导管尖部对术后咽喉疼痛、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防治效果不佳。并且利多卡因润滑剂对喉黏膜潜在的刺激作用和细胞毒性等,尚不建议常规用于气管插管。

4

我国围术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专家共识认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ies,LPVS)是指在维持机体充分氧合的前提下,为防止肺泡过度扩张和萎陷,减少VILI发生率, 从而保护和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患者死亡率的呼吸支持策略,特别适用于高危人群。其主要方法包括小潮气量、个体化适度呼气末正压(PEEP)、间断肺复张和低吸入氧浓度等,其他辅助措施还包括俯卧位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及液体通气疗法等。

但在2020年9月,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大手术的成年患者中,术中小潮气量通气与常规潮气量通气相比(两组患者均应用PEEP),术后前7天内肺部并发症没有显著减少。

5

2022年1月,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此项研究结果表明:老年的髋关节手术,与全麻相比,采用局部麻醉并不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