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 《复》,一阳之卦也,律应黄钟。以一日言之,为夜半子;以一月言之,为初一至初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子之月是也。此时阳气始通,喻身中阳火发动之初,火气至微,要在不纵不拘、不疾不缓,使温温柔暖,播施于鼎器间也。《崇正篇》云:黄钟为子一阳兴,受气之初数未增。用火温温无暖制,每愁龙弱虎威凌。盖初爻之运,一阳始通,止可轻轻地默默举,未堪用力,故日:出入无疾。然又不可太柔,要当拨动顶门关捩(liè 扭转),微微挈之,故日:立表微刚。须突火力炽盛,逼出真铅,至于箕、斗之乡,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也。《金丹大成集》云:《复》卦起潜龙,戊己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始穷。火侯之口诀尽於此矣。(《复卦起潜龙》南乡子:复卦起潜龙。戊已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如(始)穷。) 《临》炉施条,开路生(正)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临》,二阳之卦也,律应大吕。以一日言之,为鸡鸣丑;以一月言之,为初三半至初五;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丑之月是也。此时阳气渐进,喻身中阳火渐渐条畅,而黄道渐渐开明,故言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也。 仰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运而趋时。 《泰》,三阳之卦也,律应太簇。以一日言之,为平旦寅;以一月言之,为初六至初八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寅之月是也。此时阳气出地,喻身中三阳上升,渐渐起,渐渐仰,当急驾河车搬归鼎内,故言运而趋时也。运而趋时者,火候之运至此不可留停也。然有一日之寅,有一刻之寅。朗然子诗云:动吞津液过千口,长记存神听五更。此言一日之寅也。《金丹大成集》云:交得三阳逢泰卦,便堪进火法神功。此言一刻之寅也。一日之寅固依天上之日辰以为期度,世固有知之者矣。若夫一刻之寅乃身中火候之秘,古今丹书皆不敢明言,真所谓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者也。玄哉玄哉。 渐历《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大壮》,四阳之卦也,律应夹钟。以一日言之,为日出卯;以一月言之,为初八半至初十;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卯之月是也。此时阴佐阳气,聚物而出,喻身中阳火方半,气候停匀,故言刑德相负,昼夜始分。然万物莫不当春而发生,而榆荚至是堕落,何也?盖阳中有阴也。 《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擢羽翮(hé 鸟翼),振索宿尘。 《夬》,五阳之卦也,律应姑洗。以一日言之,为食时辰;以一月言之,为十一至十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辰之月是也。此时阳气既盛,逼近天际,喻身中阳火升上,故言阳升而前。而又言洗濯羽翮,振索宿尘者,盖大鹏将徙天池,则水击而上,其势当音发也。 《乾》健盛明,广被四邻。阳终於巳,中而相干。 《乾》,六阳之卦也,律应中吕。以一日言之,为禺中巳(09:00-11:00。禺yú中:中午);以一月言之,为十三半至十五;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巳之月是也。此时阳气盛极,周遍宇内,喻身中阳火圆满,而丹光发现,山头神沟,分为四终,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周褊(biǎn 周徧 [ zhōu biàn ] ,周遍也,普遍普及),故言广被四邻。而又言阳终於巳,中而相干者,阳火数终则阴符用事也。 《姤》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萝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 《姤》,一阴之卦也,律应蕤(ruí)宾。以一日言之,为日中午;以一月言之,为十六至十八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午之月是也。此时阴气方生,喻身中阴符起绪之地,灵丹既入口中,回来却入寒泉,当致其道,送归丹田,不可慌忙急速,故言履霜最先,井底寒泉。而又言宾服于阴,阴为主人者,盖一阴用事则众阳为宾也。宾者,敬也,防危虑险之谓也。 《遁》世去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柄迟昧冥。 《遁》,二阴之卦也,律应林钟。以一日言之,为日映未(13:00-15:00);以一月言之,为十八半至二十;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未之月是也。此时阴气渐长,喻身中阴符离去午位收敛而降下,如贤者退隐僻处岩谷,故言怀德俟时,柄迟昧冥也。 《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阳姓名。 《否》,三阴之卦也,律应夷则。以一日言之,为哺时申;以一月言之,为二十一至二十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申之月是也。此时阳气渐衰,喻身中阴符愈降愈下,犹三阴肃杀之时草本黄落,故言阴伸阳屈,没阳姓名也。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芽蘗,因冒以生。 《观》,四阴之卦也,律应南吕。以一日言之,为日入酉;以一月言之,为二十三半至二十五;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酉之月是也。此时阴佐阳功,物皆缩小而成,喻身中阴符过半降而入于丹田,如木之敛花就实,故言任蓄微稚。然万物莫不逢秋而枯老,而荠麦至此芽蘗者,何也?盖阴中有阳也。 《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气既竭,亡失至神。 《剥》,五阴之卦也,律应亡射(无射)。以一日言之,为黄昏戌;以一月言之,为二十六至二十八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戌之月是也。此时阳气衰灭,枝头之果皆溃烂而坠于地,喻身中阴符将尽而神功无所施,故言化气既竭,亡失至神也。夫火生於寅,旺於午,墓於戌。戌者,闭物之时也。一刻之火候,至此而毕事,《复命篇》谓东西动静合朝昏是也。一日之火侯,亦至此而休功,吕纯阳诗云日日随他出又沉是也。区区旁门小衍,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又安能究竟于此?(《还丹复命篇》西江月:一气初回遇朔,鼎中神水温温,刚柔相会气均匀,妙在无过混沌。八卦循回旋绕,推排九窍追奔。东西动静合朝昏,莫与常人议论。) 道穷则反,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玄幽远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元)。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 《坤》,六阴之卦也,律应应锺。以一日言之,为人定亥;以一月言之,为二十八半至三十;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亥之月是也。此时纯阴用事,万物至此皆归根而复命,喻身中阴符穷极,则寂然不动,反本复静,故言道穷则反,归乎《坤》元也。恒顺地理,承天布宣,与上篇金本从日生,朔旦受日符义同。盖天地日月一也。月受日光而日不为之亏,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天气降而至于地,地中生物者,皆天气也。人身法天象地,其间阴阳感合,与天地无以异也。《还元篇》云:以神归气内,丹道自然成。人能返观内照,凝神入于气穴,则神存生气凝成液。迨夫天机一动,则红莲含药,露珠凝碧,飞落华池滴滴,而丹田结聚作丹枢也。玄幽远眇,隔阂相连,谓亥、子之间,乃阴阳交界之时,当其六阴穷极,一阳未生,寂兮寥兮,犹如天地未判之初。神仙作丹,于此时塞兑垂帘,以神光下照于坎官。始者幽幽冥冥,俨如寒潭之浸月。次则神与气合,隔阂潜通,犹如磁石之吸铁也。应度育种,阴阳之原,谓作丹之际,正如亥月纯坤用事之时。其时万物归根,闭塞成冬。冬虽主藏,然一岁发育之功,实胚胎于此。特闭藏无迸(bèng 向上冒),人不得而见尔。而古人以此纯阴之月名为阳月者,盖小雪之日,阳气已生于六阴之下,积而至于冬至,遂满一画之阳变为《复》卦也。丹道亦然。当夜气之未央,但凝神聚气,端坐片时,少焉神气归根,自然无中生有,渐凝渐聚,积成一点金精。《翠虚篇》云:金精即是坤宫药,坤在西南为川源。蟾光终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药之根。盖一阳不生于《复》,而生于《坤》。《坤》虽至阴,然阴里生阳,实为产药之川源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者,身心复命之时,神入寥廓,与太虚一体,静定之久,候至心花发现,则三宫气满,但觉恍恍惚惚,莫知其所以然也。盖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窈窈冥冥,其中有精,乃修炼之要枢也。《玉芝书》云:此四句,古今口诵者亿兆,明义理者能有几人?盖非亲造实诣,无由知也。是故状其窈冥则如临深俯幽,论其恍惚则如昼梦初觉,此乃真景象,非譬喻也。学者未曾经历,不知窈冥恍惚乃吾身之真景象,往往譬以虚文视之,惜哉。当知窈冥者,寂然不动,吾身天地未判之时也。恍惚者,感而遂通,吾身天地将判之时也。作丹之妙,莫妙乎此,岂可以虚文视之哉?《方龙大丹诀》云:无人明恍惚,惟我识朦胧。信乎明此者鲜有其人也。先迷失轨,后为主君者,其先昏昏默默,深入乎窈冥之中,俄顷阴极而阳生,静极而机发,则面门豁开,虚空迸裂,一段风光破寂寥,而化权归手内也。魏公此章显言产药之川源,又极论存亡有无、主客先后之秘,如此详尽,无以加矣。《还金篇》云:渺邈但捞水里月,分明只探镜中花。盖非深於道者,不能识也。 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乘御,千秋常存。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此乃道之自然也。丹法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亦出于自然。如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暑往则寒来,寒往则暑来,无非自然也。夫金丹者,身中之《易》也。《易》穷则变,变则通,盛衰相禅,消息相因。盖未有穷而不变,变而不通者也。阳始于《复》,阴终于《坤》,终始相接,首尾相衔,故曰:终《坤》始《复》,如循连环。魏公以十二辟卦论火侯,又以律名、辰名铺叙,而言皆譬喻也。盖辐辏即太簇,侠列即夹钟,洗濯即姑洗,中即中吕,柄即林钟,任即南吕,伤即夷则,亡即亡射,应即应钟,振即辰,昧即未,伸即申,蓄即酉,灭即戌,阂即亥,大率皆是假借,盖不叉执文泥象而强生枝节也。帝王乘御,千秋常存,谓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则真可以历千秋而常存也矣。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流布,因气托初。 人无愚智,同此性也,亦同此命也。君子知性之不可戕贼也,于是存而养之。知命之不可新丧也,于是保而延之。虽不假修炼,未有不安恬令终者,况得修炼之法,盗天地、夺造化、炼魂魄而为一,合性命而双修,岂不能长生欤?夫欲求长生,须求吾未生以前,此身缘何而得,然后可以论养性延命之道,故曰:审思后末,当虑其先。盖人之生也,以父母之气交结而成形。形乃受气之本,气乃有形之根。若气不得形则无因而立,形不得气则无由而成,故曰: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流布,因气托初。今夫神仙之修丹,以阴阳内感、神气交结,于无中生有,与男女胎孕之理实同。其十月温养功夫,真息绵绵,昼夜如一,亦与婴儿未生以前无异。《灵源大道歌》云:但看婴儿胎处时,岂解将心潜算计。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休休。盖婴儿之在母胎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口鼻皆闭,而以脐达。故脐者,生之根,气之蒂也。吕纯阳《玄牝歌》云: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人能穷取念生身之处,返本还源,回光内照,探药于西南坤腹根蒂之地,而与当来受气之初相似,何用他求。奈何学者往往执文泥象,各以己见为是。其好高者则认金丹为禅宗,遂以宗性为玄牝,以念头动处为一阳生,以扫除妄念为进火,而窃笑延命之说为髑髅(dú lóu 指死人的头骨)下光景。其卑下者则认金丹为御女衍(术),遂以妇人为鼎器,以产门为生身处,以秽物为刀圭,而反讥养性之说为蒲团上枯坐功夫。一则沦于空寂,一则陷于邪僻,终身执而不悟,深可为之浩叹也。(《周易参同契发挥》) (按:①十二律制中所有的音:"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这种音的生成方法就称为"三分损益法"。而在西洋音乐理论中称之为"五度相生律"。消息应钟律,即为十二消息卦与十二律应。钟律,即编钟的律制,后泛指音律。②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平旦寅(03:00-05:00),早起堂前参二亲。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频声。曰出卯(05:00-07:00),立身之本须行孝。甘忧盘中莫使空,时时奉上知饥饱。食时辰(07:00-09:00),居家治务最须勤。无事等闲莫外宿,归来劳费父嫌憎。隅(禺)中巳(09:00-11:00),终孝之心不合二。竭力勤酬孔喷恩,自得名高上史记。正南午(11:00-13:00),侍奉尊亲莫辞诉。回乾(干)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日映未(13:00-15:00),在家行孝兼行义。莫取妻言兄弟疏,却教父母流双泪。哺时申(15:00-17:00),父母堂前莫动尘。纵有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语闻。日入酉(17:00-19:00),但原父母得长寿。身如松柏色坚政,莫学愚人多饮酒。黄昏戌(19:00-21:00),下帘拂床早交毕。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人定亥(21:00-23:00),父母年高须保爱。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夜半子(23:00-01:00),孝养父母存终始。百年恩爱暂时间,莫学愚人不喜欢。鸡鸣丑,高楼大宅得安久。常劝父母发慈心,孝得题名终不朽。) 附:十二月对应十二辟卦(十二消息卦) 我们会很奇怪,到底是现有的十二卦还是先有的一年十二个月,先来看一张图。 正月:泰卦 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 三阳在下 了。三阳构成乾卦。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二月:雷天大壮 农历的二月,春雷开始在天上炸响。蛰伏冬眠的蛇与青蛙,在第一声春雷鸣后,便吐出口中的泥团从地下钻出来了,惊蛰也。上为震,地下为乾,震为雷,乾为天,构成卦象为雷天大壮。 三月:泽天夬 农历的三月到了,梅雨季节来了,屋里屋外,到处湿漉漉的,常常淫雨霏霏。这地上,自然只能用兑卦来描述了。地下,仍是三阳在下 ,是为乾卦。上为兑卦,下为乾卦,兑为泽,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泽天夬。 四月:乾卦 农历的四月,是初夏了吧。地面上也热, 三阳 在上;地面下也热, 三阳 在下。上也为乾,下也为乾,自然就是乾卦。 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五月:天风姤 地面上,骄阳似火,地面下,却 阳极阴生 ,一丝丝的凉意悄悄在地下出现了,从而地面上仍为乾卦,地面下,已经变成巽卦。乾为天,巽为风,两者构成卦象天风姤。 六月:天山遁 农历的六月呢,夏天快要走到了尽头。地面上,暑热仍在,属于 三阳 ,是为乾;地面下,已经转为凉爽,已经是 二阴初生 ,只能用一阳二阴的艮卦来刻画。上为乾,下为艮,乾为天,艮为山,构成卦象名为天山遁。 七月:天地否 七月节名 处暑 ,盖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暑自此止,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 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上为乾,下为坤,乾为天,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天地否。 八月:风地观 八月,阴渐盛,为风地观。观与临反至于八月(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则临卦之气体休囚,故《爻辞》曰:至于八月有凶 ,以见八月观卦为主。上为巽,下为坤,巽为风,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风地观。(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八月正是肃杀之气、苛虐之道的象征,临下以正道有利,临下以苛虐必凶。即若正道而行、以德临人,亦可元亨、利贞;若以威压人、以暴虐民,自会有凶。) 九月:山地剥 农历的九月,草黄了,叶枯了,采摘后,果树上只剩了几颗干瘪的为人遗弃的果实,孤零零地悬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上,大地的生机悄然收藏。已是深秋,瑟瑟凉意的表面,仅剩一点点的温暖。地面下,仍是静悄悄的黑土地。所以,上为艮卦,下为坤卦。艮为山,坤为地,两者构成卦象名为山地剥。 十月:坤卦 农历的十月,冬天来了,大地一片沉寂,难得见到生命的气息, 六爻皆阴 ,上也为坤卦,下也为坤卦,构成的卦象名为坤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十一月:地雷复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 一阳生 。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震,雷也。 十二月:地泽临 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 二阳初生 ,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会被冰冻,但随着这 二阳初生 ,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上为坤,下为兑。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 大家看完应该知道自己的出生月份是哪一卦了吧,然后就会根据自己的出生月份去做一些改变自己的事情了,如果有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图解易经》这本书。读原文的周易实在是过于深奥晦涩难懂,所以我读的是这种带有注释、解释以及白话文讲解的《图解周易》,里面全都是大白话。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再深刻的道理,也让你一目了然。(来源:简书-易医叶天宇) |
|
来自: 经旨传习 > 《大道本相与丹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