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丘成桐少年班试题,像数学家一样思考(二)

 木一过 2023-10-10 发布于山东
      五一假期就这么结束了,还没有逍遥够呢…… 带着无比的倦怠投入今天的摸鱼工作中。还是来写我的系列文章。
      节前的这篇文章——《丘成桐少年班试题,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分析了这份试题的第一题,第一题主要考察的是数学史,没看过的看官可以先回顾一下。发布第一天也就一百的阅读量,放假期间突然爆发,阅读量蹭蹭往上涨,一下子涨到将近两千的阅读量,单篇文章吸引了近40个粉丝,取得有史以来最佳战绩。看来各位看官和我一样,五一期间安排了阅读文字的环节。这篇文章我们继续分析这份试题的第二题。
第二题
请讲讲你认为的“数论”是什么?并以1-3个问题为例做说明,并编制一道你认为非常难的数论题。(字数不限,手写作答。以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清楚,作答书面使用手段等为主要评分标准。)
这又是一道开放题,数论是最纯粹的数学,素有数学王后的美誉。你们认为的数论是什么呢?
小学数学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1,3,5……留一些空,填写找到的规律。这是最简单的奇数数列,而奇数数列可以找到一个通项式2n-1直接计算下一个或者任意一个位置上的数,这个问题就显得不是很迷人。
整数里面有一种数非常之奇特,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奇怪的数就是大名鼎鼎的素数。6, 15, 35, 77,这个数列的下一个数是啥?我这里提到了素数,我们不妨朝着素数的方向看一下,6=2×3,15=3×5,35=5×7,77=7×11,按此规律,下个数应该就是11×13。如果,就此打住,好像数学也就没有什么魅力了,素数也就没有魅力了。继续往下走,就会变得有趣,这个数列的第一万个数是啥?问题变成这样,这道题将变得非常困难,到了这一步,这个问题其实就变成了寻找素数的通项式。然而,迄今为止,也没能找到一个函数来表达任意一个素数,就像一个鬼魅的幽灵一样变得让人琢磨不透。跟素数有关的猜想还有很多,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等猜想几百年来依旧悬而不决。
这道题,重点考察的并不是关于数论,重点考察的是“问”。这让我想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艾萨克拉比分享的一个故事,他每天放学回家,他的母亲问他的不是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而是问:你今天在学校问了什么好问题?
丘成桐参加“人文清华讲坛”,特地讲述了《学“问”》,就像丘成桐在这次演讲中提到的,中国人在解决问题方面非常出色,我们经常看到中国在数学物理等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奖,然而,我们为什么没能引领数学呢?原因无他,就是缺少“问”。
1978年,丘成桐提出了120问,这120 问对当时几何学遇到的困难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思考,同时指出学科向前走的方向,以及解决后会产生什么重要的结果和影响。这 120 个问题促成了一个重要的学科 “几何分析”的发端。很多好的几何学家对这些问题都有兴趣,推动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再次印证了问问题是很重要的事情。
虽然,我们绝大部分人不能成为费马,不能成为哥德巴赫,不能成为希尔伯特,不能成为丘成桐,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我以前给小孩上课,有一个习惯,让他们编撰题目,借此来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不仅在学习数学,物理中显得重要,所有的学习中都很重要,就像我在这些文章中《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为什么安排焦大送秦钟?》写到的一样。
让提出问题成为一种习惯。
剩余题目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