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197》意大利18世纪的建筑和绘画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10-11 发布于上海

意大利18世纪的建筑和绘画

1.晚期巴洛克建筑和绘画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传播到了欧洲许多国家。

我们在上面把法国的古典主义艺术与巴洛克区别开来,指出两者的一些相异之处。不过,在艺术史学家中,还存在另一种观点,即把法国古典主义视为巴洛克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它在法国的特殊表现。此外,还有人把洛可可也归入巴洛克中,说它是巴洛克后期的变种。

让我们还是按本书原已遵循的原则来看待巴洛克,使它的范围有较明确的限制,即不包容法国古典主义及其后的洛可可。但是,艺术的发展历程表明,流派和风格的互相渗透是随时随处可见的。到了18世纪初,巴洛克在它的故乡意大利已是强弩之末,但就在这个最后时期,它在建筑和绘画方面,还是出现一些辉煌成果。在这些成果中,巴洛克风格占着优势,但并不排斥同时存在洛可可或古典主义的因素。例如万维泰利(1700-1773年)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列阿里宫,其内部结构属于典型的巴洛克式,但整体地看又具有古典式的庄严。尤维拉(1678-1763年)是另一位晚期巴洛克建筑师,代表作有都灵的马达莫宫。在罗马,晚期巴洛克杰作之一是著名的特列维喷泉,虽然它是在17世纪就开始设计,但建筑于1732-1762年,最后完成它的是沙尔维(1697-1751年)。这座喷泉建筑物结构宏伟而复杂,主干是凯旋门和水池中的马车,驾车者是海神之子特里同,驱波逐浪,栩栩如生。与巴洛克先前的传统对照,晚期巴洛克建筑的佼佼者有许多是世俗性的建筑。

18世纪初到中期的巴洛克画家,较重要的有属于热那亚画派的玛雅斯柯(1667-1749年)和属于威尼斯画派的皮亚泽达(1682-1754年)等。所谓地方画派,早在17世纪的意大利就开始形成,它们首先分布在北部的一些城市,除热那亚和威尼斯外,还有米兰和都灵等,后来在中部和南部也出现了,如拿波里画派等。18世纪时,地方画派继续发展。应该指出,在同一地方画派中,各人的风格并非一定有相同的倾向。玛雅斯柯善于表现紧张的场面,表达人与命运作激烈抗争的主题,代表作有《海岸》和《在途中休息的强盗》等。皮亚泽达善于绘画天顶壁画,最重要的作品绘在圣多米尼克小礼拜堂,该画场面颇大,画法生动,色彩缤纷绚丽,很有特色。他还创作架上绘画,屡有佳作。同时由于在1750年成为威尼斯艺术学院的院长,他的贡献还表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

2.洛可可的传播和古典主义的兴盛

洛可可艺术在法国诞生以后,不久就在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国的近邻流传开来。在意大利,尽管已处于衰落期的巴洛克艺术仍有很大影响,但洛可可风格也受到广泛欢迎。早期的洛可可建筑比较著名的是位于托利诺郊外的斯托皮尼基离宫,其主室是建于1729-1733年的椭圆形大厅。在那不勒斯的建于1757-1759年的"瓷器装饰的小客厅"则是稍后的杰作。洛可可艺术像在它的诞生地法国一样,在意大利也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装饰上,但还有一个特殊贡献,就是引发了意大利舞台设计的变革。早在1703年,就由费.加利.比比耶纳(1657-1743年)设计了一座新型的能使观众最大限度地看到宽阔复杂的场面的舞台。后来他的儿子鸠塞帕(1696-1756年)继续这种努力。

洛可可绘画在威尼斯最繁荣。当时意大利大部分领土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控制下。威尼斯却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而且经济发达,在艺术上又有追求享乐主义的传统,洛可可风格的绘画迎合了贵族们和豪富们的需要。

不过,正如稍早于洛可可艺术的晚期巴洛克艺术一样,其他流派或风格的特点往往也侵袭到以洛可可为主导的绘画里。例如女画家卡里耶拉(1675-1757年)的色粉笔肖像画以色彩华丽称著,体现了洛可可的特色,但又带有古典式的沉着严谨,代表作有《狄安娜》和《舞蹈家卡巴妮》等。画家皮东尼(1687-1767年)擅长天顶壁画,但也创作架上绘画,后一类的代表作有《狄安娜的沐浴》和《狄安娜与斯第米翁》等,都是洛可可绘画杰作,但其人物形象典雅,色调柔和,同样显出古典主义倾向。另一位洛可可画家隆基(1702-1785年)的作品则包含了市民艺术的一些特点,代表作有《音乐会》和《犀牛》等。

总的说来,洛可可风格在意大利始终于没能形成统治地位。18世纪后期,倒是古典主义日益盛行起来。画家巴东尼(1708-1787年)和雕刻家克诺瓦(1757-1822年)都追求典雅庄重的风格,从古代神话中索取题材。后者的组雕《丘比特之吻》是很完美的古典主义名作。

18世纪意大利众多的画家中,真正称得为大师的是提埃波罗(1696-1770年)。他有点象从前的贝尔尼尼,是个艺术上的多面手,天顶壁画、架上绘画、铜版画、甚至雕刻,无所不能,而且成就卓著。他属于威尼斯画派,但经常到意大利各地作画,也曾去德国和西班牙,享誉欧洲。在风格上,他综合了多种流派的不同特色,所以有人说他的作品既是又不全是巴洛克式,既是又不全是古典式,同样既是又不全是洛可可式,还有人认为他主要是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充满人道主义。但也有人批评他的作品有轻浮之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好证明他是个集大成者。有的作品适应了天主教会宣扬教义的需要,有的反映了贵族的豪华奢侈,有的表现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或宏伟浪漫,或逼真如实,或富于象征性,无论内容与表现方式都是非常丰富的。他的天顶壁画有众多成功之作,其中较早的是为米兰的克列里奇宫绘制的《太阳神在奥林匹亚山上》。画面上,太阳神的金色马车给人一种正从遥远的地方驶进王宫里来的感觉。在德国符茨堡主教宫里,他用寓意手法绘下欧、亚、非、美四大洲,有中国人、印度人、黑人、摩尔人和印第安人等,各洲以一名妇女骑在不同的动物(大象、骆驼、鳄鱼)或坐在大理石宝座上作为象征,栩栩如生,色彩斑斓。他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壁画《巴巴罗撒皇帝的婚礼》、架上绘画《梅采纳特把自由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大帝》、风俗画《走江湖的人》和铜版画《狂想曲》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