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对兄弟姊妹家的后代太好|心理学解析:人际关系分层理论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我们中国人民骨子里刻着传统文化习俗,其中就家庭关系来说,这一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较为至关重要的,除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较为亲密外。
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家庭中兄弟姊妹家的后代也会很关注,很亲密,甚至会溺爱,这和当时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
当代由于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稳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表现为生活和工作方面,并不受信息化城市化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时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真诚自然化,当时的邻里邻居都非常亲密,因此八九十年代的人群更具有人情味。
然而现如今由于生活环境的提高,国家科技的逐渐发展,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更为的利益化功利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愈加生疏,人情关系愈加冷淡。
虽然住在高楼大厦里,但是左右邻居都不熟,逐渐大家都变成了低头族,永远在与手机打交道,反而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少了。

心理学解析:人际关系分层理论

就心理学上而言是有人际关系分层理论的:即人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亲密层
当然顾名思义,就是亲人,家人,通常这些人是你的骨肉至亲,是你相亲相爱之人,是你生活中的归属,是你生存的根本。自己的子女父母是属于这一层。
第二层是生活层
生活层就是与你在生活中接触相对频繁的人,例如,在一起上班的同事,同小区较为熟悉的邻里邻居,一起相约的玩伴等等。相对而言,是相处上较次之于亲密层罢了。
第三层是人脉层
此外就是人脉层,人脉层即你的社会关系的圈层。
就当下社会而言,你的人脉圈层体现了你的自身价值。人脉层虽然不是那么亲密关系的体现,但往往你的贵人来自于人脉层,想要平步青云,还是要好好维护开拓你的圈层。
第四层是社交层
人脉层再往外一层,社交层的人就可能关系在于仅仅只是有各自的电话或者微信,往往平日里并没有较多的联系,但是偶尔会在各自的朋友圈能点个赞,这就算是彼此间的“强联系”了。
实际而言,家庭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往往我们在孩子的时候,由于孩童时代的简单好玩,我们自己兄弟姐妹家的孩子都会在一起玩耍并吃住。
这是当时而言较为正常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开始变得蜻蜓点水。
对此,心理学家建议我们永远不要对兄弟姐妹家的后代太过于好。
因为,孩子一旦长大结婚后都会永远属于自己的一个家庭,随之你们之间的联系会慢慢减少,就不会和孩童时那样亲密了,感情淡了之后,随之便会影响各自的相处,那么你们的后代之间的关系也随之不会好到哪去。
相对而言,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子女的身上,首先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之外。
我们不要把这种关系搞混了,一旦忽视了自己的子女,就会导致关系的不平衡,子女内心的不平衡,自己的子女反而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于此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其实很多大人对于别人家孩子的好,这极可能只是他们在维持着一种假性的亲密关系罢了。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假性的亲密关系是人在情感链接当中处于一种非常浅层的状态,但是又处于一种不怎么作为的状态。
人们总会非常真诚的在亲密关系里面感觉到不信任或者焦虑,又或者缺乏某种确定的安全感。
对此,我们要权衡好这些关系的处理。对于兄弟姐妹的子女而言,我们确实没有付出太多心血的必要,切忌不要本末倒置,你有这份心力,还不如多多关心自己的子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