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蒋介石秘访延安,睡毛主席的窑洞,为何一整晚都睡不着?

 行云流水vmmxd6 2023-10-12 发布于辽宁

1947年8月初,正值酷暑,马上要满六十岁的蒋介石,在夫人宋美龄、儿子蒋经国的陪同,以及一大群中外记者的拥簇下,志得意满地“莅临”了我党政治中心——延安。

蒋介石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国内最大敌人的“首都”被麾下大将胡宗南一战而定,虽然没有抓到我党的领导,但彻底剿灭对方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这让他决定用自己亲临的方式,来大肆宣扬这场胜利,既要在国内为国民党的“优势”进行宣传,巩固民心、鼓舞军心,也要在国际上为国民党进行政治造势,以获得其背后西方势力更大的支持。

可以说,蒋介石对这次延安之行是用心良苦、准备充分,因此,直到延安被“占领”近五个月后,他才成行,虽然具体行程十分隐秘,但随行的庞大记者团,却可以在密访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将这场“政治秀”宣传出去。

但让蒋介石万万想不到的是,延安不仅没有成为他的“秀场”,反而让他如坠冰窟,当他躺在毛主席居住多年的窑洞中时,心中再没有任何得意,反而彻夜难眠。

当时在延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位一直觉得“优势在我”的国民党魁首,突然心情低落,乃至有了心灰意冷的感受?

01

被“拱手送上”的延安

从长征胜利后,延安就一直是我党的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也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革命青年的“红色圣地”,仿佛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为中国革命照亮奋斗的方向。

而自那以后的十二年间,延安和陕北遭遇过国军的多次进攻,即使是在国共合作时期,也并不安全。

不过1947年,蒋介石下了莫大的决心,改变了全国战略,将优势兵力集中起来,重点进攻我党的几个重要根据地,其中他最重视的,自然就是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延安。

为了彻底拿下我党的“心脏”,蒋介石亲临西安坐镇指挥,调集西北地区近25万国军主力,以雷霆之势,进逼延安。

当时的前线总指挥胡宗南也感受到了来自蒋介石的压力,而且他对国军在全国战场上屡战屡败的颓势心知肚明,因此喊出了“三天之内,拿下延安”的口号。

山雨欲来之际,美国派驻延安的观察组连夜撤离,随后国民党的空军就开始了对延安的轰炸。

一开始,党中央确实部署了保卫延安的作战方略,先是急调王震的第二纵队入陕,形成了两万六千人的防守部队。

然后电令刘邓大军和陈赓、谢富治所率兵团从外围策应,以外部牵制、中心开花的方式,粉碎国军的进攻。

但国军的进攻力度很快超过了指挥部的预估,推进速度非常之快,让我军的防守战略来不及完成布置。

在这种危急时刻,毛主席果断作出决策: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我们主动放弃延安!

由于延安在我党军民的心目中,地位实在太过特殊,毛主席为此专门召开了动员会,一方面部署掩护大部队的延安保卫战,另一方面也为了阐明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意义所在。

在会上,毛主席解释,这次战略撤退,既是为了避免我军遭受重大损失,也是为了一步步诱敌深入,通过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消灭西北敌军主力,从而在整个西北战局中,取得主动。

最后,毛主席承诺: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党必将重回延安。

而正如毛主席所部署的一样,在延安保卫战中,我军歼灭胡宗南主力五千余人,随后又在其追击过程中,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三地进行伏击,重创国民党西北军。

其实在整场战役中,胡宗南作为一线指挥官,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战局的古怪,他心里明白,虽然夺取了延安,但我党并没有遭受多大损失,根本没有达到此战国军大动干戈的目的。

而且因为我党中央的顺利撤离,国民党聚集的二十万主力不得不继续被牵制在陕北继续追击,完全丧失了机动性,从全国战局来看,弊大于利,而这也正是毛主席的目的所在。

不过对于蒋介石来说,这些在短时间内并不重要,他迫切地需要利用延安来挽回国军的败象和士气,于是在8月份,他的专机,秘密飞抵延安。

02

破败却又“华丽”的延安

在蒋介石前往延安之前,国民党的报纸早就对攻占延安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将我党描述得丢盔弃甲、领导机关分散逃命,甚至喊出了三个月结束国内战争的口号。一时间,谣言甚嚣尘上。

而蒋介石也在内部会议中,不无得意地表示:几年前,他主动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见面,而这一次,他将亲自到访延安,不过却是“不请自来”。其“小人得志”的嘴脸溢于言表。不过延安之行却没能让蒋介石维持住这份得意,反而让他变得有些气急败坏。

抵达延安后,蒋介石先入住了被胡宗南精心布置的宾馆——里面包括马桶、沙发、脸盆在内的各种用具,都是从西安空运而来。

而休息一夜后,他就兴冲冲地带领国民党要员们,直奔被他视为“共产党之黄埔军校”的抗日军政大学。

他久闻这所学校的“神奇”,不仅从中走出了我军无数能征善战的一线部队指挥员,就连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名震天下的统帅,也曾在此学习进修。

在蒋介石看来,抗大虽然肯定不会富丽堂皇,但至少应该庄严肃穆,设施齐全,但真实的情况却让他大吃一惊。

当胡宗南向他介绍,眼前几个大窑洞就是抗大的教室,用木炭涂上一层黑色的土墙就是教室的黑板,而窑洞外的一片荒地就是抗大的会议室时,蒋介石仿佛是遭到了嘲弄。

他看着窑洞中残留下来的几张矮凳,弯下腰想坐上去,试图体验一下我军那些驰骋疆场的名将在这间教室中听课的感受。

但由于板凳实在太矮,他整个人都得蜷缩到一起,堪堪坐下后,却又差点摔倒,一旁的宋美龄和胡宗南连忙将他扶起,只听见蒋介石自言自语道:这就是抗大?

这与他心目中的抗大相差太大了,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如此恶劣,怎么能培养出比黄埔军校更优秀的军官?

一群人陪着蒋介石沉默地穿过一道土墙城门,走进一片悬崖前的荒地上,其间除了一些大土堆外,就只有两排刺木和一些零星的木制训练器械,然后就听到胡宗南介绍,这里就是我军的军事训练场。

蒋介石缓缓走过,他用手从那些训练器械上拂过,上面有明显的练习痕迹,包括那些土堆上,有的甚至都留下了手掌印,当他们停留在那片悬崖壁前时,抬头还能看到久经攀爬的陈迹。

在场有些国民党官员似乎觉得有些好笑,在交头接耳,但蒋介石却一直面沉如水,他心中丝毫没有因此轻视共产党军队的想法,因为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还能如此刻苦地训练,其军心士气可想而知。

黄埔军校一直都是蒋介石的骄傲,他为此投入了大量心血和资金,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演武场的设备,在国内都是无可比拟的,但他在现在的学员身上,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训练精神,或许有些还不错,但进入国军后,却远远不能与我军相比,蒋介石在疑惑:这到底是为何?

蒋介石“视察”延安的最后一站是我党中央机关办公区,当然,这里也是中央领导的居住区。

在此之前,他十分清楚我党条件的艰苦,但即使是看过了抗大和训练场的情况,也绝对难以想象,自己最大敌人的首领们,也是和部队官兵一样,住在一个个窑洞之中。

特别是走进“老朋友”毛主席所居住的窑洞中后,他发现这位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除了因为工作所需,窑洞稍微大一些外,同样没有经过任何整修,所有的墙面都是原始的土墙,睡的床也不过是最普通的土炕。

这种窑洞难以密闭却也不够通风,可以说是冬冷夏热,当时已经是8月,酷热难当,洞内更是憋闷,但蒋介石却只能感受到一阵阵发冷——那是一股从心中升起的寒意。

虽然他自己也常常以投身革命自诩,经历了百般磨砺,但从生活上来讲,却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苦,甚至于在年轻时,还多年沉迷于花天酒地。至于掌权后,即使他不再追求物质享受,生活水平也超越了大部分人,而且从心里认为理所当然。

现在看着眼前的这张土炕,他已经掩饰不住内心的波动,对身边的人挥了挥手,说道:你们出去,我在这休息。

众人离开后,蒋介石缓缓躺着既冷又硬的土炕上,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窑洞中更是陷入黑暗,他躺着毛主席睡了十年的床上,闭着眼回想今天看到的一幕幕破败场景,仿佛又看到了抗大中一批批学员走上战场,空地上战士们热火朝天的训练,以及一个个窑洞里,共产党领导们在昏暗的油灯下办公的身影。

这一夜他辗转难眠,一直没有睡着,他知道这次密访延安的目的已经失败了,至少不能让随行的记者们将延安的真实照片刊登出去,这样反而更加打击国军的士气。

他只是想拍下自己君临“共匪”首都的英姿,绝没想到反而会让他们看到对方在绝境中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一夜过后,蒋介石回到胡宗南安排的宾馆,召集众将审阅了西北军继续追击毛主席的作战计划,然后匆匆离开了延安。

但蒋介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正因为他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抓住毛主席,让他的二十万大军被死死牵制在陕北,反而为我军打回延安创造了条件,而这次密访,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机会造访延安。

03

转战陕北,重回延安

在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后,毛主席本可以直接东渡黄河,彻底摆脱国民党的追击,继续指挥全国的战局。

但在反复权衡后,他毅然决定自己必须留下来,拖住胡宗南的大军,否则蒋介石在西北就再无制衡,这支大军投放到其他战场上,会给我军带去极大的压力。

因此,由毛主席、周总理和任弼时组成的前委,继续留在陕北主持工作,开始了一段比长征还要危险的千里转战。

为了吸引胡宗南的注意,中央公开宣布依然留在陕北工作,而这果然让受到蒋介石巨大压力的胡宗南怒不可遏,他派出主力疯狂搜索,叫嚣哪怕损失几个师,也必须拿下我党中央机关。

就这样,毛主席率领中央纵队,先后在王家湾村、天赐湾村、白龙庙村和朱官寨村等地与国民党的大军斗智斗勇,其中最危险时,他的住处离国民党的部队只有不到15公里,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不过住了两个多月。

在条件最艰苦的天赐湾村,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也只能一起住在一间小窑洞内,身边一度只有不到三百人的警卫部队。

但即使是这样,毛主席依然能指挥若定,精准预判敌人的行踪,与胡宗南的追击部队擦肩而过,化险为夷。

在转战过程中,毛主席安慰身边的工作人员:别看咱们现在环境苦,敌人正在大肆庆祝,但延安迟早还是我们的,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直到当年的11月底,党中央才在米脂县杨家沟村基本稳定下来,在此工作了4个月后,根据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于1948年3月东渡黄河,整合了一年前分流到华北的其他中央部门。

而这一次东渡,却不是撤离,而是在反攻延安前的一次蓄力。短短一个月后,西北野战军正式发起收复延安的战役,仅仅4天后,胡宗南麾下大将何文鼎就被迫率一个师逃离延安。

从西府战役开打到我军重新进入延安,不过短短五天时间,4月25日,党中央向全国全军通电《庆祝延安光复的通告》,让全国的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高潮。

结语:

从1947年3月中央发布撤离延安的命令,到1948年4月,中央宣布延安光复,验证了毛主席当初的承诺: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党必将重返延安。

而蒋介石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或许在当时就已经让他认识到了我党的可怕之处,虽然他困兽犹斗,试图以军事优势来摧毁我党的事业,但从内心中,他可能已经预见到了国民党的失败。

我党在穷乡僻壤里坚持革命,上下一心,最高领域与最普通战士同吃同住,而国民党内部却纸醉金迷,贪腐弄权,用资本搜刮民众财富,这样的对比早就注定了最后的胜利。

也许当蒋介石在延安窑洞中彻夜难眠的那一夜是他最后醒悟的机会,但在那一夜过后,他依然没有反思国民党内部的问题,一味依赖军事力量,最后彻底失去了民心,让我党成为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