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7 吟诵法学古诗《山中送别》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吟诵规则:

把现在的普通话字音的四声分为平仄声:一二声平三四仄,三四声中有一部分为入声字(无规律,可查询入声字表),吟诵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

吟诵的意义:

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理解诗歌。

何以见得?以下以王维的《山中送别》教学为例说明。

(说明:

1黑板上的吟诵符号分别用“—”表示平声,“丨”表示仄声,“·”表示入声。

2两个平声字在一起,第二个字声音要拉得更长一点。

3吟诵时建议带上手势。)

[时长]20分钟

[教学方法]

一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通过师领读,生跟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把字音读准确。

二 吟诵古诗,体会诗歌情感

1 标出平仄调:找一找,诗里的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

师提示:“日、绿、不”是入声字,须读得急促。

2 学习一二句

 吟诵

 释义:

我在山中送走了好友,傍晚,我把柴门关上。

③结合自身谈体会:

师:诗人说,要把柴门关掉,干嘛要关柴门?

生:他要去睡觉了。

师:为什么突然在诗里写这个内容,你想,他平时关不关柴门?

生:不关。

师:平时不关,今天关了,所以特地提到这一点。平时为什么不关门啊?

生(张悦涵):平时他的好朋友还在,可能会来拜访他,所以不关门,表示自己在家,怕关上了门好朋友以为他不在家。

师:说得真好,所以王维这么写,让我们感觉到他对友人的——

生:思念。

生:舍不得。

 在吟诵中理解:

师:你对于一二句的节奏有什么感觉?

生(朱以安):第一句是前面慢,后面快,第二句是前面快,后面慢。

师:为什么是这样的节奏?

生:第二句读起来感觉诗人好像有点儿舍不得他的朋友。

师:很有感觉,我们再来读读:日—暮—掩—柴——扉——

师:再读读第一句:山——中——相——送—罢,什么感觉?

生:结束得很突然,诗人觉得和朋友的分别很突然。

师:他一下子接受不了。是啊,这两句话就是写王维送走了他的朋友,可是他非常舍不得和他的朋友分别,王维的心情很——

生:难过。悲伤。沮丧。

3 学习三四句

 吟诵

 释义:

春草明年又绿了,朋友你回不回来啊?

 在吟诵中理解:

师:春——草—明——年——绿—,第三句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生:一下子变快了。

师:你觉得诗人的心情怎么样了?

生:变得好起来了。

师:是的,看到了春天生意盎然的景象,诗人一下子又受了鼓舞,有了信心,变得轻松起来。

师:最后读读第四句,王——孙——归——不—归——?节奏是什么样的?

生:又拉长了。

生:王维的心情好像又不好了。

师:王维觉得他的朋友能回来吗?给你们三个选项:A.一定能回来。B.不能回来。C.不确定他能不能回来。

生:不确定。

师:正是因为这个不确定,使王维的心情一下子又低落下去了。读的时候也要把调子拉长。

三 对比学习,体会“送别诗”

小朋友们可能无法体会,为什么王维会这么舍不得他的好朋友呢?这是因为古代的交通和通讯都远远不及现代发达,飞机、火车、手机、微信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古人统统没有,一旦分离,可能要隔很久很久才能相见,甚至是永生永世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古人会把“离别”当成一个非常重大、重要的事件。临别前,为友人宴请送别,或者折一支杨柳,写一首诗送给他,在古代是非常普遍的。古诗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描写送别的,我们称为“送别诗”。

请你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或者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呢?

生:《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以下略)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芙蓉路送辛渐》。

生:李白的《赠汪伦》。

生:《别董大》。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补充:李白的《劳劳亭》也是。

【小结】

王维的《山中送别》妙在什么地方?以下是我个人的解读:

第一,不正面写送别,却把焦点放在送完后自己落寞的心情上。

高适写“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李白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王勃写“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元二使安西》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们发现,很多送别诗都会在开头先渲染一下送别时的地理位置,天气情况或是场景,此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起兴”手法。而王维不然,上来就写“山中相送罢”,一个“罢”字说明他已经和友人告别了。

诗人完全跳过了送别时的场面,把焦点放在分别后的感受上:日暮掩柴扉。单单这5个字,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友人已去,诗人也关起门来准备休息了。关上的柴门其实暗喻的是诗人内心的关闭——拒绝与整个世界接触。这一切都是友人的离别造成的。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在时间和空间上拉开距离,心灵显得跳跃、丰富。

前面两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写的是现实,意思连贯,是实接。但到了第三句,“春草明年绿”,就不再是现实,而是作者的一种想象。虽然这一句仍然有潜在的连续性:正是春草引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情绪接上了,是虚接。

在虚实之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技巧的变化和心灵的活跃。

第三,在情绪的节奏上,起起伏伏,转折变化非常明显。

诗人送别完友人,失意地回到家,想到明年的青草又要绿,带来希望,似乎又一下子受到鼓舞和激励,乐观起来,但友人究竟能不能归来呢?一时又觉得不确定,心情似乎又低落下去了。短短一首诗,竟然写出了诗人“难过——乐观——低落”的三次心情变化!

第四,运用疑问句式,增强韵味。

整首诗都是陈述句,会显得比较单纯、单调,运用疑问句,不单使语气发生变化,更使情感也发生转折和变化。“王孙归不归”,就在这“归不归”间,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他对友人的思念更是溢于言表,显得意味深长。

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解读如何传递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做不到的,小学生怎么可能理解“实接”“虚接”这些术语和概念?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吟诵,让学生有更好的感受。

吟诵使学生直接体会节奏的变化,进而体会诗人的悲喜心情和心情变化。

这种隐秘的,细腻的,微妙的情感活动,看起来难以言说,无法分析,但或许就在某一时刻,能让学生的心灵颤动,进而有所顿悟。

这就是我进行吟诵教学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