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陈引驰编著《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基本信息】

书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

作者:陈引驰 段红伟 王琳妮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字数:298千

适合人群高中生+、古诗爱好者(不排除对初中生的可读性,但绝不适合小学生。总之,宁可少读,不坏胃口。)

作者汰择出260余首诗,“所选的诗歌范围覆盖中国古代诗歌史全体,上起《诗经》,下至清代龚自珍……唐诗近150首,约为整个篇目的60%。”(摘自《导言》)

(目录)

正文由“诗歌正文+赏析”组成,如图。看完就明白为什么说绝对不适合小学生了。

【优点】

1. 语言精致优美

(1) 作者喜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古典气息浓厚,语言精致优美。

如:

“这首诗里,有聛睨一切的豪情,有英雄末路的悲情,还有愁肠百结的柔情。”

——项羽《垓下歌》

“夜月的纯净明亮,就像他对王昌龄的友情;月色的悠远无边,就像他为王昌龄的不幸产生的愁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雨霏霏,野草荒芜,曾经的宫殿楼阁,只剩下了断壁残垣;曾经的帝王将相,都化为了黄埃尘土;曾经的富贵繁华,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韦庄《台城》

(2) 用词晓畅,引用了无痕迹。

如:

“站在华清宫上回望长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出自柳永《望海潮》),重檐叠瓦,一片繁华。”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金陵)群山环绕,确有'虎踞龙盘帝王州(出自李白《永王东巡歌》)的森严气象。”

——刘禹锡《石头城》

看着不像高分范文吗?中学生多读这样的语言,加以化用,对写作文应该能有所提升。

2.视角细微独特

陈引驰老师在《导言》中说:“每首诗后的赏析文字,也不取串讲形式,不求全面阐发,仅寻诗中打动人心处,写出我们的感动,希望能帮助读者在读诗时与古人产生共鸣。”

公正地说,书里并非每一篇赏析都达成了陈老师的目标,但是诸多篇目都有可圈可点处,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1)着眼点细微

如《次北固山下》一诗,作者从王湾“洛阳人”的身份,将北方的“黄河急流”和南方的“山青水绿”进行对比,原来我对这首诗的颔联没什么很大感觉,突然就觉得好像有点进入到这个意境中了。

(2)有独特见解

如《劳劳亭》一诗,对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两句,作者揭示出了三层意思,还是第一次看到,非常有启发性。

又如《夜雨寄北》一诗,作者发了这样一通感想:“当我们深陷当下的孤独中不可自拔时,不妨遥望未来,再回溯当下,也许就会看到另一种不同的面貌,从而赋予当下以新的意义和视角。”平心而论,这碗心灵鸡汤还挺对我胃口的。

(3)会抓重点

如《登高》一诗,作者在评点一二两句时明确指出,“本来难以捉摸的秋气,诗人借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来表现。”不拖泥带水,围绕秋气,把景物密集出现的原因交代清楚了。

(4)想法浪漫

如《赤壁》一诗的一二两句,解读得属实浪漫,我们来做个比较:

“一截短短的铁戟,可以窥见当年的宏伟战争以及过去六百年的历史。”(出自若虹妈妈《给孩子们说古诗》)

“用一'未’字,就寄感慨,意谓铁戟未消,人事已非。”(出自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第一种解读中规中矩,忠于原文,第二种解读深了一层,看出了作者的感慨之意。

本书又是怎么解读的呢?

此时,'折戟沉沙’像一个道具、一个媒介,带我们穿越时空,到达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记忆中的那个场景突然鲜活起来,一切都清晰而真实,宛如当年,只等待着我们迈入。

在作者口中,折戟沉沙是不是很像月光宝盒?这个作者是不是很浪漫?

3. 对比无处不在

几乎每一篇,都能看到作者在旁征博引。

如《赠花卿》一诗,先谈《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等其他描写音乐的作品。

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联想到《晚春》。

讲《秋思》,先从陆机和张翰的故事谈起。

……

这就是“滚雪球”,把读者积累的知识连成一片,互相启发,温故知新,又在相互联系中加深了对原句的理解体会。

4.内容要言不烦

如《导言》指出的,这本书是“入门的,适合青少年,可以作为现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诗歌素养和理解。”所以它篇幅不长,基本上,一首诗加赏析的全部篇幅不超过一页。

我愿意把这本书视为一本迷你版的《古诗鉴赏辞典》,闲来翻翻,比郦某人《唐诗简史》连篇废话,言之无物要好太多了。

有读者诟病,这些诗没有译文,不知道意思,看着累。其实,作者耍了个“小心机”,仔细看就能发现,每一句诗的意思都有,只不过是换了个样子出现,有些按顺序,有些没按顺序。只要认真去找,都能找到。

【缺点】

夸了这么一大通优点,再来说说不足之处。

1. 个别分析流于表面,泛泛而谈。

如《泊秦淮》,是郦某人的水平。具体见图:

这种水平的赏析大概有十几、二十篇的样子。

2. 疑似不懂格律,乱发议论。

如分析王翰《凉州词》三四句时,这样写道:……他们以狂逸的意态吼出赴死的决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会吟诵这首诗,就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赏析,其次,个人非常不待见这样的表述,用力过猛,近似扭曲。

再如分析王昌龄《出塞》(其一),写道:“龙”“飞”二字雄强有力;“但使”“不教”语气坚定、毋庸置疑。对英雄名将的坚定不移的确信和渴求使全诗气势雄浑、声调高昂。英雄一出,谁与争锋!

看到对“龙、飞、但使、不教”的分析时,我就觉得大概不用看下去了,果然后面的理解也是作者的自以为是。徐健顺说:读错就会理解错。这是真的。

3. 注释有错。

    不多,就发现两处。

   P300《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P208 《长恨歌》

“杨贵妃还曾与安禄山偷情,对唐玄宗不忠。”

此说纯属一家之言,不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