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暖感人)乡土散文:我的二姑

 梦回乡关 2023-10-12 发布于浙江

我的父亲姊妹八个,他有四个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在这个大家庭中,贡献最大的、最亲近的应该是父亲的二姐,也就是我的二姑。

在二姑那个年代,能够上学的女孩子很少,在这个问题上,二姑也是特别感谢祖父思想上的开明。

那时候,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认为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继承不了祖业,也不会光宗耀祖。

最先反对的是祖父的母亲,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需要读书断字。还有祖父的岳父也反对二姑读书,认为一个女孩子整天和男孩子混在一起,不成体统。

但是,祖父是个执着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别人反对也没用。祖父坚持让我二姑读书。

二姑在学习上特别努力,她深知她的这个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祖父承担了很大的家庭压力。

当时,不仅仅是家庭不认可二姑去上学读书,就是学校里班上许多男生也看不惯,也不服气,认为这个女孩子也就是来混混日子。

然而,二姑的努力学习也收获了优异的成绩,征服了很多自认为挺聪明的男同学。

二姑一直读到山东省高青一中。后来,毕业后就分配到千佛庙附近的胡李庄小学教书。后来,又调到张店五零一厂工作。

二姑在五零一厂工作时,正赶上我的父亲准备结婚,祖父就到二姑那里求助。

那时候经济条件都不好,二姑也拿不出什么钱来资助。祖父就把二姑床上铺着的新床单还有新脸盆带回了家。

根据当时形势发展需要,二姑响应国家支边号召,调到陕西省华县金堆城钼业公司工作。

二姑工作稳定之后,看着我的两个叔叔在老家没什么前途,就想法帮我的两个叔叔在当地找了雇用临时工的工作。我的两个叔叔相继在陕西结婚成家。

三叔先是在建筑工地干活,后来到供热公司做过锅炉工、宣传干事。三叔有文化底子,勤奋好学,后来当地乡镇招收合同制干部,通过选拔考试,终于成为了金堆镇一名合同制干部。

二叔由于文化基础差,加上年龄偏大,没有参加当地的招考工作,而是自学木工手艺,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家具制作手艺人。

后来二叔又顺应经济发展潮流,从事粮食收购生意,并且生意兴隆。

二姑对祖父母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所以,也就对这个大家庭倾情相助。

在我们这个村制定搬迁计划后,当时祖父母本来不想搬迁,只让我的父亲拆掉部分房子到新村建三间瓦房。当时祖父住的房子也是刚刚建成两三年,这房子原计划是为二叔结婚准备的。

后来,二姑经过再三考虑,把新旧房子全部拆掉搬迁到新村,建五间瓦房,祖父母二间,父亲一家三间。 


搬入新村后的第二年秋,卖了当年种的芝麻,有了一笔小收入。本村父亲的一个好伙伴老纪是做毛头纸生意的,他当时在陕西有生意。

在他的劝说下,父亲、老纪和我踏上了到陕西探望二姑的旅程。我这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乘公共汽车和火车,感觉特别地兴奋。

先是到华阴县我的二叔家住了几天。从二叔家与老纪分了手,我和父亲去华县金堆城看望二姑。

从华阴到华县金堆城几乎全是山路,不巧的是车子在山路上坏了,我们等了好长时间,约两个小时,当时还下着小雨,天气特别地冷,好不容易才到了二姑的家。

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二姑,她有着白皙的脸庞,烫着卷发,一双大大的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二姑住在二楼,应是二室一厅,宽敞明亮。二姑、姑父特别热情地接待了我和父亲,做了好几道菜,特别地丰盛。

父亲和二姑、姑父谈着家长里短,我默默地听着。后来,他们谈到我的学习情况,让父亲支持我读书。

二姑笑着对我和父亲说:“读书是人生大事,只有把书读好了,长大了才会有出息,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晚,我住在二姑家里,和表弟一个房间,父亲到三叔家去住了。虽然当时心里不想和父亲分开,但二姑、姑父特别热情,执意要我留下。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没出门,天天在表弟的房间里读书。书刊种类很多,有连环画、解放军画报、故事会、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等。

二姑特别为我们买了一竹篮子青香蕉苹果,我边看书边吃苹果,待我从二姑家走时,苹果都给吃光了。

离开二姑家时,我带走了许多本连环画、作文选等书籍,心里可高兴了。离开二姑家的当天晚上,到三叔的岳父家住了一晚,条件太差了,又阴又冷,和二姑家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从二姑家回到家,心里没有忘记二姑的嘱咐,学习上更用功了。也深深理解到,只有好好学习,或许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第二年的小升初时,经过竞赛、预选、招生考试几道环节,顺利考进青城公社的重点初中——高青三中初中部。

我升入初中后的第二年夏天,二姑回高青探亲,看望祖父母。

二姑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当我向她汇报期末考试取得班级第五名的成绩时,二姑开心地笑了,说:“知道读书就好,以后继续努力,姑姑盼着你将来考上个好大学。”

二姑对我的鼓励和嘱咐,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二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在当时的农村条件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在初中升高中的招生考试中,我成绩优异,获得了全县一百名截留生资格。当年的初中部毕业年级共两个班,入选一中截留生只有两名。

父亲让我写信向二姑报喜,我当时还有点羞涩,不好意思写,后来是祖父写信给二姑,让二姑知道了我的考试情况。二姑回信嘱咐父亲一定要好好供应,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

经过高中期间艰苦努力的学习,高考时取得五百二十六分的好成绩,超过了本科分数线。

这次,我没有羞涩,我主动写信给二姑汇报了我的高考成绩。二姑很快回了信,祝贺我取得了好成绩,为老窦家争了光,同时告诉我,若是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可以写信给她,她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我。


大三那年的春节刚过,二姑回来探亲。这次二姑不是自己来的,是表哥陪他一起回来的,怕乡下路高低不平,让表哥找了一辆大头车(客、货两用)。

记得有一天早晨,二姑把我叫到她的身旁,父亲也在,从身上掏出一张面值五十元的大钞(当时应相当于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对我说:“姑带的钱不多,拿着在大学里花,这是姑的一点心意。”

我有点不好意思,父亲在一旁插话说:“这是你姑的一点心意,拿着吧。”

我这才羞涩地接过钱,说了声谢谢,我会好好努力的。二姑的这份心意,让我心里暖暖的。

寒假结束,回到学校后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的信,说他病了。以后父亲经常用药,经济上较为困难。

大四寒假回家后,父亲和我商量,让我给二姑写封信,还有一个学期就大学毕业了,让二姑、二叔、三叔在经济上资助我一下。

我有点难为情,但迫于家境窘迫,只好给二姑写了信,说明了一下家里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情况。

二姑回信很快,答应在我回校后的第一周就可以收到汇款单。我当时很感动,眼睛噙满了感动的泪花。

寒假结束,回到学校的第一周,果然收到了二姑通过邮政局寄来的五十元钱汇款单。

后来,在二姑的张罗下,二叔、三叔也陆续通过邮政局给我寄来了汇款单,也都是五十元。

这样,我这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费用就有保障了,心里踏实了。

后来,听二姑讲,为了让二叔资助我学习,她专门去了二叔的家里,并不巧的是,让邻居家的狗给咬了,也让我很是过意不去。

前年清明节后,我休了年假,去西安看望了二姑。同时,我也约了在甘肃天水市工作的堂弟伟伟(三叔之子)来看望二姑,伟伟又约了妹妹敏敏(三叔女儿)一道来二姑家玩。

用表弟矛矛的话讲,“我妈好久没这么高兴了,能在今天同时见到她的三个娘家人,我也没想到!”

距离这次和二姑相聚已经两年了。期间,我也多次和二姑联系,希望她回老家来看看。二姑也表达了愿意回来看看的意思,但是矛矛表弟担心姑妈八十多岁高龄,旅途劳顿恐怕身体承受不了。

我现在有个想法,明年二姑九十(虚岁)大寿,去西安好好地给她老人家庆祝一下!

再次盼望和二姑妈相聚的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