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海曲上人 2023-10-13 发布于山东

在远古时代,埃及金字塔崭露头角,巴比伦帝国矗立,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逐渐繁荣。与此同时,古老的中国东部大地也正在酝酿一场著名的政权更替——西周灭商。然而,尽管民间文学如《封神演义》等广泛提及此事,但正史中对这一时期的记录相对较少。由于时光飞逝,关于西周灭商的官方史料非常有限,甚至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中,日期的记载也各不相同。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其中,《史记》记载:周武王于某一甲子日,率领诸侯攻打商纣。商纣派遣军队迎战,但在一天内,商朝溃败,纣王绝望之际,自焚而死。这场被称为“牧野之战”的决定性战役,是西周灭商的关键。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周武王召集了八百诸侯,总计4.5万士兵,进攻商纣王的殷商。当时,商纣王大部分军队都派往东夷,国内空虚。纣王不得不仓促组建了一支由奴隶组成的70万大军,在牧野与周武王决战。然而,在交战中,商朝的70万奴隶军队突然背叛,帮助周武王反击朝歌,最终导致“战一日而破纣之国”。在短短一天内,商朝覆灭,纣王看清大势已去,整装待发,选择了自焚。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需要注意的是,史学家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距离西周建国大约有900年,因此,他只能记载该战争发生在某个“甲子日”,而无法提供具体的日期。其他历史文献如《淮南子》、《左传》等也有有关“西周灭商”的记录,但日期不一,据统计,史学界竟有近20个不同版本关于“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这些版本中,大多数与“甲子”有关,而“甲子日”每60天出现一次,具体的日期几世纪来一直争议不断。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对西周早期的文物进行了碳14测年,确定了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1050年之间。尽管无法精确到特定年份,但这一结论具有历史意义,因此被记录在《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最终,一个青铜器的出土彻底揭开了这一谜题。1976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零口镇发掘出一件独特的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约16斤,两侧配有双耳,底部刻有复杂的饕餮纹。专家分析后确认这个青铜器称为簋(guǐ),是用于祭祀仪式中盛放粮食的容器,通常与鼎一起使用。更令人惊讶的是,簋的底部刻有四行铭文,共33个字。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张政烺对这些铭文进行翻译后,发现其中记载了武王伐纣的事迹,这一发现让历史学界感到欣喜。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这些铭文提供了两个关键信息。首先,它明确了武王伐纣确实发生在“甲子日”,证实了《史记》、《国语》等文献的真实性。其次,“岁鼎”最初被解释为指一年中的重大事件,但后来有人认为它指的是甲子日的早晨,木星正出现在天空中。这一解释在《国语·周语》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即武王伐纣的那天早晨,木星位于天空中的特殊位置。因此,专家们计算了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1050年期间所有“甲子日”木星的位置,得出结论:甲子日的早晨,木星正位于天空中的情况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于牧野之战在一天内结束,因此,商朝灭亡和周朝建立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这件青铜器被命名为“西周利簋”或“武王征商簋”,它的底部铭文的发现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帮助后人确定“西周灭商”的具体日期。因此,有历史专家认为:“西周利簋”的出现最终揭示了武王伐纣的确切日期,结束了千年来的历史争议。西周利簋被列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记录,于2002年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与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等同等级别。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不同于其他文物,西周利簋不仅是历史文物的珍品,更是历史记载的见证者。它不仅证实了武王伐纣的时间,也验证了《史记》、《国语》等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当然,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不仅仅依赖于文物来证实,还需要后代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

陕西挖出西周青铜器,刻有4行铭文,专家:千年史学纷争有结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