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政诉讼流程是什么

 新用户38922816 2023-10-13 发布于海南

图片

我们知道如果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的情况,我们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裁判,很多人不知道行政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

1、起诉阶段。在该阶段,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

2、受理阶段。在该阶段,法院要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讼文书的提交和发送,有以下几个环节:

l法院要组成合议庭,要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l被告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和有关材料,法院再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副本;

l法院为诉讼进行其他准备工作。

4、开庭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的审理形式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不需要当事人到场)。

5、判决阶段。经过审理,法庭查明了事实,依法作出判决。

6、执行阶段。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上诉的,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包括哪些人

行政诉讼当事人又可称为诉讼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它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行政起诉的条件是怎样的

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起诉需明确指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即起诉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请求以及提出这些请求的事实根据,包括案件事实和证据;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法规规定应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案件,必须先经过复议程序;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