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楼、大碑巷民国建筑、街上西式建筑——泸州游之九

 贵州游侠 2023-10-13 发布于贵州

宜宾、泸州游

                                             贵州游侠

               九、钟楼、大碑巷民国建筑、街上西式建筑

28日一早,手机导航小碑巷,那里应该有刘文彩的一座叫做“新公馆”的住宅,还有梁房街也有一座“老公馆”但导航找不到“梁房街”。

途中到达市委附近,大院前面有一座高耸的钟楼,古色古香。

  

  

  

  宜宾钟楼建于民国时期,由民国时期宜宾规模最大的民族工商业企业宝元通公司捐资修建,民国27年8月(1938年8月)建成。为砖木结构正方形,楼高30米,地层用料石砌筑,边长5.8米,高6.5米。正面有圆形窗两个。其上均为青砖砌筑,有竖长窗四个。第六层为钟楼所在,边长4.5米高4米。四面各设直径2米的时钟表盘。当年曾经有“云南鸡足山,离天三尺三。宜宾钟鼓楼,半截天里头”的民谣。

先到大碑巷,是与大街呈直角的一条巷道,小碑巷与之平行。在尽头是一条横向街道,对面有一座老建筑,院子外面有铁栏围着。将墙上悬挂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用长焦拉近,看到是“永生公馆”。我隔着铁栏拍摄了一些照片,然后走到铁门旁,惊喜地发现铁门是虚掩着的,我忙推开门走进去拍摄。

  

  

  

  

  

  

  

  

  

  

这栋建筑为二层楼,四面皆有外走廊。门窗均为砖拱。楼顶为坡顶,坡面上有大、小阁楼四个,为中西合璧建筑。

网上查询得知:1870年前后,时任天主教川南教区主教的皮松主教,在都长街购买民房,修建“永生公馆”,作为天主教川南教区的大本营,光绪元年(1875年)公馆落成,命名为“大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川南教区永生公馆”。1924年经梵蒂冈教廷传信部批准:川南教区更名为“叙府教区”,永生公馆更名为“中国天主教叙府教区永生公馆主教公署”。

走到小碑巷,向多位路人打听刘文彩公馆或老建筑,都说没有。

乘车前往沙坪镇火花社区,途中看到两三栋西式建筑。

  

  

  

(游览日期:2023年8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