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赏鉴】一代奇书话《玉海》(下)

 小夏ho78b993zg 2023-10-13 发布于江苏

递修风貌

《玉海》元刻元印本已稀如星凤,十分罕见,全本更是无处可觅。后世学人阅读《玉海》,主要靠的是递修本。如今,《玉海》明代递修本已属善本,而清代所印,称三朝递修本,全本也不易得。要认识《玉海》递修本版刻的风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递修本的概念。所谓递修本,乃指一书版片经过两次及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刷印出来的书本。古籍为何要反复递修而不全部重刻?因为古代刻书不易,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大部头的书更是耗资巨大,而作局部修补,则相对容易,花费也少得多;另外,古人十分珍惜前人留下的劳动成果,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愿意轻易毁弃,所以更愿意不断地进行修补而不舍得推倒重来。经递修而重印的古书在我国现存的古籍中比较常见,著名的如宋刻元明递修本《眉山七史》、元刻明递修本《十三经注疏》、明刻明清递修本《二十一史》等都是。不过,像《玉海》这样递修时间如此之长、递修次数如此之多,且历经三朝而不衰的书也不多见。这也折射出《玉海》这部奇书的强大生命力。《玉海》递修本除了其内容价值外,其版刻集中了元、明、清三朝的面貌,也很具研究和鉴赏价值。兹稍介如下:

元代初刻本《玉海》为写刻,即先请擅长书法的人来书写,然后再由刻工在木板上覆刻。其字体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赵体(赵孟頫书法字体),清丽雅逸【图4】。明正德元年(1506)、二年(1507)修补时,字体仍仿元刻,然已形神俱失,大不如前【图5】。嘉靖时修补,换成当时流行的刻书专用字体,即比较方正的宋体刻板【图6】。因该种字体笔画比较刚直硬朗,故古籍版本藏家形象地呼为“枯柴体”。万历、崇祯时,修补字体采用较为修长的宋体【图7】。到了清康熙时,补刻字体变成稍瘦偏长的宋体字【图8】,乾隆时则又变为稍瘦偏方的宋体【图9】。以上字体(除正德仿元刻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由于清刻字体缩小,故清代补刻《玉海》书板的板框高度一般要比明刻缩短1厘米左右。

图片

图4、元至元六年(1340)刻板书影(明万历刷印)

图片

图5、明正德二年(1507)补板书影。(右起第3行倒数第2字“歌”、第5行首字“华”,左起第1行“会”字、第3行倒数第4字“观”,均为万历补刻)

图片

图6、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补板书影

图片

图7、明万历十七年((1589)补板书影

图片

图8、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补板书影

图片

图9、清乾隆三年(1738)补板书影

元刻《玉海》为白口,双鱼尾,半叶10行,行20字,书口上方刻本叶字数【图10】,下方有的留白,有的刻刊者名氏【图11】。明清补板也为白口、双鱼尾,仅见个别单鱼尾,也是半叶10行,行20字。明清时期修补《玉海》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修板。即逢旧板局部文字漫漶而作修整,有的是挖去个别模糊不清的字,用新板重刻后嵌入【图12】,也有的是截去一部分残损的板面,用新板重刻后镶上【图13】【图14】。第二种是补板。即逢旧板完全损坏或缺失时,以新板重刻后替补。《玉海》凡修板者,书口采取两种处理方式:1、仅有极个别文字新刻嵌入,则书口维持元刻不变【图15】。2、若元板损坏较多,新刻板与旧板拼接,则书口上方刻某朝某年补刊,如“万历癸未补刊”。凡补板者,一般书口上方刻某朝某年或某朝某年刊,如“嘉靖丙辰年”、“万历十六年”、“康熙二十六年刊”等【图16】【图17】;书口下方刻重刊者名氏,如“监生陆径刊”、“监生姚士瞻”等【图18】【图19】。唯正德补板者,书口上方作“正德二年补刊”,有“补”字【图20】。修板主要集中在明万历时期,其余各时期则主要以补板为主。

图片

图10、元至元六年(1340)刻板某叶,书口上方有“三百九十”,该数为本叶(含正反两面)总字数

图片

图11、元至元六年(1340)刻板某叶,书口下方有“行”字,乃刊者名.

图片

图12、此叶为元板,然左上角“颠”、“髫”,右下角“毫”、“仪”,左下角“釱”、“缁”、“元”、“庶”等字为万历补刻。

图片

图13、元至元六年(1340)刻,明万历十一年(1583)修板。此面下方倒数第四字以下均为万历补刻。

图片

图14、元刻明万历十一年(1583)修板。此面仅左上方为元刻,其余均为万历补刻。

图片

图15、基本为元板,仅右上角“有五年”三字为明代补刻,书口仍保持元刊模样。

图片

图16、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补板,书口上方刻“嘉靖丙辰年”.

图片

图17、明万历十六年(1588)补板,书口上方刻“万历十六年”.

图片

图18、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补板,书口下方刻“监生陆径刊”.

图片

图19、明万历十六年(1588)补板,书口下方刻“监生 姚士瞻”.

图片

图20、明正德二年(1507)补板,书口上方刻“正德二年补刊”.

明代,《玉海》的修补主要由国子监进行。但也有个别例外:比如万历十五年(1587)都察院曾参与补刊【图21】;崇祯九年(1636)修补者为署籍厅,崇祯十年(1637)、十一年(1638)修补者为助厅(包括东厢、南厢)。国子监及中央诸部门修补者,经费主要由朝廷划拨。入清,明应天府学废为上元县学后,《玉海》的补刊则均由地方官主持,经费或取自学租,或由官绅捐资。总的来说,《玉海》在明清两代的修补和刷印,主要还是由政府出资,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而非出于赢利目的的商业行为。

图片

图21、明万历十五年(1587)补板,书口上方刻“都察院补刊”

由于《玉海》递修时间长,参与者众,修补质量难免参差不齐。王式丹、周铭在《补刻玉海例言》中说:“明代补刻,万历本最精,字画皆古雅可观;嘉靖、崇祯本次之;正德本最为纰缪。”清代以康熙二十六年(1687)补板最多,而当年学政李振裕因皇帝召见日期临近,就督促工匠赶时间,以便在离开南京之前完成,结果造成字画错误甚多,幸好次年王式丹等人对其进行了更正。

尾 声

话题转回来。嘉庆十年(1805)夏日《玉海》书板焚毁不久,康基田来南京担任江宁布政使,鸠工重建学宫内被烧毁的尊经阁,规模大于前,并增建学舍和尊经书院。《玉海》书板惨遭祝融之厄令他十分痛惜。他四处寻觅《玉海》善本,终于得到江宁知府张敦仁收藏的《玉海》至元初刻本。于是召集学者,参考经史文献,填补原书空缺20000余字,然后付工雕板,仅花5个月,在嘉庆十一年(1806)立春后便竣工了。光绪初年,张大昌等人又对康氏刻本纠讹补缺,于光绪九年(1883)由浙江书局重新刊刻,成为比较完善的版本【图22】【图23】。此年上距《玉海》元代初刻已有543年。

图片

图22、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刻本《玉海》书影之一

图片

图23、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刻本《玉海》书影之二

《玉海》近300万字,清嘉庆时刊刻仅用5个月,这与当今古

籍正常出版速度相比,也算比较快的。而元代刊刻《玉海》有30人参与,平均每位刻工所刻不到10万字,费时竟达两年之久,也难怪元代刻书成本高昂了。然而,也不得不承认,在《玉海》所有板刻中,元板字体无疑是最美的。采用刻书专用字体宋体来刊刻,可以大大提高刻书速度,只是板刻的艺术价值也大幅降低了。

追溯《玉海》五个多世纪的出版历程,我首先折服于王应麟著作的不朽魅力,然而更令我无比钦佩的是古人对于前代文化的无比敬惜和尊重,对于文化传承的坚定执着、满腔热忱和强烈使命感。正是一辈辈中国人永无休止的不懈努力,才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历数千年而不衰!

本文作者:袁啸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