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救】运动性猝死的急救方法

 板桥胡同37号 2023-10-14 发布于天津

01
关于猝死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运动性猝死:主要是指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图片

心源性猝死:是指在急性症状发生的1小时内、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

02
运动性猝死的病因

运动性猝死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心源性猝死、脑部创伤和热休克。其中因心源性猝死导致死亡的病例高达9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卢骁副主任医师介绍,年轻人发生猝死,有这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患者自身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风湿免疫性疾病,本身就会累及心脏,所以比一般人更易发生猝死;还有一些人带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基因,这种基因容易使人突发恶性心律失常,而且发生往往猝不及防,需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

第二种可能是,患者在发病前,身体状况不太好,例如有感冒、低烧等。在此种状况下剧烈运动,病毒就有可能侵犯心肌,诱发暴发性心肌炎。

第三种可能是心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生心梗,年纪轻轻冠脉血管就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03
运动性猝死的机理
运动猝死尤其是表面健康的人运动猝死的机理尚不清楚。目前绝大多数显示直接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其机制:一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
运动时过度应激(含非运动因素应激,如情绪紧张、高热、脱水)致植物神经系统平衡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迷走神经兴奋性不足),儿茶酚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大量分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钠离子或钾离子紊乱),以及胸前受到猛烈撞击等,可引发心电紊乱或心脏传导系统紊乱,尤其是心脏已存在潜在的病变或结构异常时,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而猝死。

图片

二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过度应激时上述病理生理变化,尤其在心血管已存在潜在的病变或结构异常时,可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或冠脉血管内膜出血等而堵塞冠状动脉,再加上剧烈运动时心率过快舒张期过短、大量出汗脱水或运动后即刻血压快速降低等,则可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即刻诱发心肌缺血、坏死和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
04
主要症状

运动猝死表现为运动中或运动后(多不超过30min) 突然昏迷、意识不清、心跳骤停、脉搏消失、停止呼吸。运动猝死者部分可有前驱症状,表现为猝死前数天至数月运动或非运动时明显的疲乏感、眼前短暂发黑、眩晕、胸痛或下颌/颈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异常等。另外,部分曾有运动晕厥史。运动猝死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如不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

05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判断意识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图片

2.呼救

来人啊!喊医生!拨打急救电话!

图片

明确指定一人拨打120,避免无人或重复拨打。如附近有AED,也指定一人去领取和使用。

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先判断患者有无心跳,方法为触摸患者有无颈动脉搏动;再听病人有无呼吸,耳朵贴近鼻孔感觉气流,眼睛观看胸部检查是否起伏,用时5~10秒。

图片

有,则将患者身体置于侧卧,注意保暖,等待120到达。

无,则情况紧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4.摆正体位

救护员双腿跪于伤病员一侧,摆正伤病员体位,使其仰卧,并处于坚固平整硬质地面上或平板床上。(如果病人所处环境还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或不适合抢救的地点,应尽快转移病人至符合上述条件的地点,以便进行下一步抢救措施)

图片

5.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 px,即5-6cm)。

图片

6.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图片

7.人工呼吸

取平卧位置,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查看并清理口腔异物,然后将患者的头部放平,使用仰额抬颏方法使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捏住患者两侧的鼻孔,并打开患者的口腔,施救者嘴唇包住患者嘴巴,施救者尽力呼气,持续约一秒钟,看见患者胸口微微隆起即可,如此反复即可。

8.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 30:2 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图片

综合评估:出现以下情况可停止CPR

1、CPR生效:

患者出现以下体征;①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②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跳动;③手足抽动,眼球活动,发出呻吟声。

2、CPR无效:

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呼吸与脉搏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3、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者专业的医护人员赶到。


06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运动者积极预防

一般运动者应根据自己的家族史和个人史作出判断:

家族史:

  • 近亲在小于50岁时出现心梗或心源性猝死者;

  • 近亲存在心肌病、马凡综合征、长QT间期、严重心律失常者。

个人病史:

  • 曾晕厥或休克;

  • 心悸或心律不齐;

  • 与体力消耗程度不成比例的劳累性胸痛或气短疲劳。

07
运动过程中远离风险,请做到以下几点

01


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无论有无症状,一定要提前预防,现代中医微创技术TRTCD清瘀排栓防治,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02


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

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03


运动量不宜过大


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3000~5000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04


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100~150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度。

05


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06


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07


运动后不要立刻停步

运动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