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吟月词班第十二讲-蝶恋花(二)

 慕容婉卿 2023-10-14 发布于辽宁

主讲老师

青螺

大家好,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前人是如何写的这个词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六首古人的词

例词一

蝶恋花 其六 五代·冯延巳

押词韵第十二部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首词作者,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上片着重写爱情。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这阙词,作者并不着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闲情:闲愁。实际指爱情、相思。病酒:饮酒过量,醉酒。青芜:丛生的青草。

前人对这阕词,赞誉有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浅人何足知之。冯煦《阳春集·序》:翁(延巳)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辞,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若《蝶恋花》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恍之所为。翁何致而然耶?周师南侵,国势岌岌;中主既昧本图,汶不自强,……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转,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是描写相思之情的。隐约地流露出作者对南唐王朝衰败的关心和忧伤。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上片首拍,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而对此种感情之所由来,却又并没有明白指说,而只用了“闲情”两个字。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的,而这种无端的“闲情”对于某些多情善感的诗人而言,却正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样的与生俱来而无法摆脱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春季乃万物萌生之时,正是生命与感情觉醒的季节,词人于春心觉醒之时,所写的却并非如一般人之属于现实的相思离别之情,而只是含蓄地用了“惆怅”二字。“惆怅”者,是内心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寻的一种迷惘的情意,不像相思离别之拘于某人某事,而是较之相思离别更为寂寞、更为无奈的一种情绪。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日日”两字,更可见出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因为除饮酒外之无以度日也。至于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正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结果。“不辞”二字,昔《离骚》有句云“虽九死其犹未悔”,“不辞”二字所表现的,就正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下片换头的七字句,以景物为感情之衬托而已。所以虽写春来之景色,却并不写繁枝嫩蕊的万紫千红,只说“青芜”,只说“柳”。芜,指丛茂之草,柳的缕缕柔条,更是万丝飘拂。簇这种绿遍天涯的无穷草色,这种’随风飘拂的无尽柔条,它们所唤起的,或者所象喻的,该是一种何等绵远纤柔的情意。

而这种草色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河畔草青,年年堤边柳绿,则此一份绵远纤柔的情意,也就年年与之无尽无穷。所以下面接下去就说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正式从年年的芜青柳绿,写到“年年有”的“新愁”。上面用了“为问”二字,下面又用了“何事”二字,造成了一种强烈的疑问语气,从其尝试抛弃之徒劳的挣扎,到问其新愁之何以年年常有,有如此之挣扎与反省而依然不能自解。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独立二字,寂寞可想,再观其“风满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伶无所荫蔽亦复如在眼前,而且“风满袖”一句之“满”字,写风寒袭人,也写得极饱满有力。在如此寂寞孤伶无所荫蔽的凄寒之侵袭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见,何况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归后”七个字。“平林新月”,则林梢月上,夜色渐起,“人归后”,则路断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后了。从前面所写的“河畔青芜”之颜色鲜明来看,应该乃是白日之景象,而此一句则直写到月升人定,则诗人承受着满袖风寒在小桥上独立的时间之长久也可以想见了。如果不是内心中有一份难以排解的情绪,有谁会在寒风冷露的小桥上直立到中宵呢?

例词二

蝶恋花 北宋·欧阳修

押词韵第七部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莲女,写的是她的相思离愁。或为作者观有所感而作。时作者欧阳修景祐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钏: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鸂鶒(xīchì):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起拍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据文献记载,教坊有采莲舞队,舞女们均衣红罗生色绰子(套衫),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这里词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饰的一部分,便把她们的绰约丰姿、婀娜舞态勾勒出来。暗露双金钏一句写得更好,富有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露,闪闪烁烁,便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歇拍两句分别写采莲姑娘的动作和表情,在明白晓畅的语言中蕴藏着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语浅意深,以俗为雅。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见雅,形象逼真。就意义来讲,这句话写的是采莲女子先是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层次多,动作性也很强,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内在感情。芳心只共丝争乱,便是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们美好的心灵。字指采摘莲花拗断莲梗时从断口中拉出来的丝,随事生发,信手拈来,以此丝之乱拟彼心之乱,构想绝妙。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下片采莲船在风浪中颠簸、挣扎,有的竟被风浪冲散,似乎只剩下一个采莲姑娘。鸂鶒滩头风浪晚,七个字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接着词笔转而写采莲姑娘寻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烟轻,是具体地描绘暮色。此时天幕渐渐暗下来,暮色苍茫,能见度极低,也许失散的伙伴相去不远,但采莲姑娘却找不到她们。其焦急之情,仓皇之状,令人可以想见。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从尾拍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则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没有找到。这个就需要读者去揣摩了。

例词三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押词韵第六部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这是一阕春日怀人词。上片写暮春景色。落红成阵,柳絮纷飞。春色恼人,杯酒难解。新酒残酒,也难消新愁与旧愁。下片抒写怀人的情思。蝶去莺飞,江水隔阻,秋波望断,全无消息。而时近黄昏,更觉心绪烦乱。全词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卷絮”句:意思是说落花飞絮,天气渐暖,已是暮春季节。双鱼:书简。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横一寸:即眼目。起三句,言风吹花落之多。“新酒”两句,言愁恨之深。“蝶去”三句,言望信之切。“恼乱”两句,点出斜阳在目,感伤无限。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

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 。所谓“卷絮风头”,可参看章质夫咏絮词的形容:“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昔人又多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下面“坠粉飘香”等等,进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谢,斜风过处,但见落英纷纷,清芬沁人,小晏词所云:“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这些虽说是写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蕴含其中。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歇拍两句。转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内涵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又添”两字,加强语气,径直道出因怀人而中酒频仍 。“残酒困”,是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发而来 。全句与“借酒浇愁愁更愁 ”的意思接近。“不减”两字,作一回旋。虽说所思在远道,只能以酒消愁,而离恨却并不因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这样,语气更显得委婉,而语意也深入了一层。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不惟无人可问,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 ,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双鱼,指书信。前者以碧水兴起双鱼,引出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后者从流水声中联想当年倚楼怀人泪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为忆而弥悲,都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意。

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结拍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 。横波,指美目。“恼乱”犹言撩乱,黄昏景色撩乱她的眼目,更触动了她的愁绪。斜阳只与黄昏近,是接上面“恼乱”句而来,“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眼见白昼将尽,长夜即至,送春滋味,念远情怀,此处不说愁恨而愁恨自见。

例词四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押词韵第二部

初撚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在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霜纨:白色的细绢。此处指团扇。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隔叶莺声:出自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秦娥:秦地的歌女,泛指善歌者。寒浪:这里指席子上的纹理。泪脸:此形容雨后的荷花。绿云:此处指荷叶。弯环:形容新月弯曲如眉。李贺《十月》:“长眉对月斗弯环。”

初撚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在伤惋青春的易逝 。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 。“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 ,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 。莺啼婉啭 ,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 。

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歇拍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在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 “碧涨 ”,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在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 ,“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摇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尾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 。“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似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例词五

蝶恋花 夏夜 ·纳兰性德

押词韵第十八部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

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这阕词描绘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夜,诗人与所爱女子共度的情景。上片前三句描画夏夜之景色、氛围,后二句刻画了相并说恩情的往事。下片承前,记叙和描画她在朦胧月下的美好的音容笑貌。上下浑成,笔调轻捷欢快,结二句则陡然转折,前扬后抑,前述之欢乐愈甚,则后来之悲痛愈烈,故言“相思绝”。

上片的庭柯,指庭院中的树木。玲珑,此指月亮清澈明亮的样子。歇拍的二句二句,意思是二人挨肩,无言相并,心中的愁绪暗自消解。香肩,散发着香气的肩背。樱桃,比喻美女嘴唇如樱桃般红润小巧,喻女子之唇,此处代指恋人。丁香结,本指丁香花蕾,后以之喻愁绪郁。樱桃暗解丁香结,对两位恋人来说,非常明白了,依偎在一处,虽无语,但亲密后,自然愁就消了许多。

下片换头处的,鱼子撷,是指一种绢织之物。出自唐诗,段成式《嘲飞卿》:“醉袂几侵鱼子撷,飘缨长罥凤皇钗。”缬:扎染,一种特殊的染色法,一般以花纹图样命名。鱼子缬:如鱼子花纹的丝织品。由结句可知乃是对当年婚恋生活的追忆之作,而“双栖蝶”意象亦与纳兰追忆妻子卢氏而有“满庭蝴蝶儿”相合,故词中与词人深宵并肩、暗解愁肠者,当亦为卢氏。

从手法上看,上片以写景为主,着力描写夏夜静谧安详之景,将听觉上的“蝉响歇”与视觉上的“玲珑月”合写,深得意境之妙。“并肩”二句则将视野从宽泛之夏夜而定格到两个人身上,静谧之景烘托两人的柔情,过后自然排解了愁思。下片则因愁思消解,而转写女子轻卷衣衫,试扑流萤,惊起双蝶之情形,可见其当年生活之趣味。与上片重点写静景不同,下阕则以写动景为主,此盖缘于心情不同之故。结句点明此词非写现时实境,乃追忆而已。而用“相思绝”来写当下心境,则前写种种快乐,适成现境悲凉之映衬。悲喜之中,感慨深沉。

例词六

蝶恋花·答李淑一 现当代·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杨柳:指杨开慧,和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嫦娥:《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吴刚:《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吴刚,学仙犯错,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高五百丈,刚砍过的地方立刻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伏虎:指革命胜利。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这首蝶恋花开始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

【附】

《菩萨蛮·惊梦》

李淑一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好的到今天为止蝶恋花这个词牌就讲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