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县:豆腐的老家

 快乐英平 2023-10-1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资讯·美食·健康·旅游·推广·互动 图片
● ● 
图片

中共寿县县委组织部策划制作的纪录片《豆腐的老家》记录了多位生活、职业与豆腐紧密连结的主人公们的生活,他们之中有勤劳致富的农民、返乡创业的企业家,非遗传承人、匠心厨师、古城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天差地别,但用热爱与责任让更多人喜欢寿县豆腐的态度是一样的,也必将把豆腐这张城市名片擦得更加明亮。

这座山环水绕的古城,名叫寿县。4000年的历史赋予了它古朴深厚的别致韵味,悠悠不绝的淮河水,滋养了它的灵秀丰饶。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吐故纳新,用勤劳绘就了这片土地温暖又生机勃勃的底色。

图片

图片

八公山乡赵台村,刘树山是远近闻名的大豆种植户。今年,他在村里的支持下流转承包了2000多亩土地,带领全家上下18口人,共同在田地里耕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图片

农业,在老话说来是靠天吃饭的生计,但如今,在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下,农民们丰收的年头越来越多。眼见快到了今年收获的时节,为了让豆子更加饱满圆润,刘树山正在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杀虫灭草。农田里的工作,自古以来都需要和时间赛跑。  

图片

图片

东方既白,弥漫着烟火味儿的早市上,迎来了一道鼎鼎大名的食材——八公山豆腐。摊位前,熟客们径直前来选购,一块又一块如白玉般细腻无瑕的豆腐,即将走进各家的厨房,开始千变万化的风味之旅。

《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彼时,淮南国所辖的寿春地区盛产大豆,山民以泉水磨豆、制成豆浆,刘安入乡随俗,亦饮之。

刘安在位时喜好黄白之术,痴迷炼丹。传说他的门客在炼丹时无意将石膏放入了豆浆,浆水迅速凝结成胶状物体,这便是最初的豆腐。刘安大胆一尝,竟觉味道鲜美,他直呼“离奇,离奇!”,故八公山豆腐有了最初的名字——“黎祁”,由此起笔千年传奇,而寿县,也顺理成章的被称为豆腐的发祥地。

图片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一方百姓成就了一味名吃,一味名吃,赋予了一大批热爱家乡,敢于追梦的人。

图片

八公山乡的大泉村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豆腐村”。在豆香中浸泡着长大的来小龙,长大后走出了大泉村,走进了大城市,在外闯荡的他始终觉着外面的豆腐远不如家里的好,他是走出来了,但家里的豆腐还留在大泉村。随着家乡招商政策越来越好,他带着在外积攒的经验,视野和财富,于2016年回乡创办了寿县豆腐小镇食品有限公司。来小龙决心重新拾起“黎祁”这个名字为八公山豆腐开启一段新传奇。

“我们豆腐小镇生产了不同品类的豆制品,怎么应用是个非常大的难题,所以我们下了功夫,研制了很多的豆腐菜肴,给广大客商试吃品尝,促进豆腐销售。”

图片

豆腐,不仅是古城寿县的一张名片,它也深深刻入寿县人的味觉基因,如今,更是成为了小城里艺术家们信手拈来的创作元素。

这座古朴安逸的小城里,智慧的古城人民利用豆腐发酵泡制出了腐乳,不仅利于保存,而且风味独特,成为了全国各地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传承,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血脉的传承,家业的传承,技艺的传承。面对这一方豆腐,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先人的智慧。

图片

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是寿县颇具规模的豆制品加工企业,凭借着豆腐发源地的优势,不断的向外界呈现各种优质的豆制产品。近年以来,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以“保护豆腐遗产,传承豆腐记忆、弘扬豆腐文化”的发展理念,广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人才,同时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筹建自己的产品研发室,经验丰富的本地豆腐制作师傅、有知识科学的专家齐聚一堂,从研究大豆品种到观察大豆发酵情况,从钻研风味到确定投产,公司近年来已源源不断的研制出百余款豆制品。风味独特的“玛瑙泉”豆腐乳,嫩滑美味的各类豆干,浓郁香醇的豆瓣酱,一款又一款产品助力公司一步一步走出了寿县,走出了安徽,走向了全国。


公司党支部采访:

图片

“八公山豆腐得天独厚,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迎来的发展机遇也是得天独厚,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十分巨大。在如今,文旅融合,文化赋能的产业转型潮流下,只有走出具有八公山豆制品特色的创新之路,才能更好的带动企业发展和豆腐文化产业,更好的助力我县乡村振兴事业。”

图片

图片

火热的市场,势必会催生出更多的豆腐品牌,胡敏胜的“吉汁豆腐”,也将八公山豆腐的鲜香,带去了更多的地方。他放弃单位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的下海创业,把推广八公山豆腐当作毕生的事业追求,在省城合肥,美名远扬的吉汁豆腐系列产品,早已成为市民们调剂生活滋味的必备佳品。

图片

而大热的影视剧中,也能捕捉到八公山豆腐的身影,豆腐的频繁出镜不断提升着寿县人的自豪感,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探索这一块看似普通的豆腐为何如此美味的秘密。而这秘密,就掌握在八公山豆腐非遗传承人胡学兵的手里。2012年,八公山乡的胡学兵因协助拍摄过《舌尖上的中国》豆腐篇,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后来,他又被评为八公山豆腐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承载着更大的使命。

图片

带着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和求知的欲望,小荷风采艺术学院的舞蹈老师们驱车前来,想要向胡学兵寻找解开这个谜题钥匙。

从选料浸泡到压单制成,这套古朴传统的制作流程里,藏着劳动者的经验和智慧,热爱与坚持。在匠人的手工劳作下,一粒粒普通的豆子完成了神奇的转化,变成人们口中的珍馐佳肴。

图片

这种古老的豆腐制作技艺,深深启发了这些年轻姑娘们的创作灵感,她们用肢体语言讲述着八公山豆腐的前世今生,素手婉转,裙裾飘飞,在这轻步漫舞里,美食又转化为艺术,以更动人的方式流传。

图片

张士宏,是寿县屈指可数的“中国烹饪大师”,他还有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身份——寿州豆腐宴非遗传承人。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厨师,能让这么多人了解寿县,把我们豆腐文化宣扬出去,我很荣幸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离不开现在这么好的政策。组织部文旅局工会等部门还有各个协会的组织都给我了很多的支持和展示的平台。最终让我把豆腐搬上了央视的舞台,以后我将会加倍的努力,把这份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图片

一方洁白如玉的豆腐在他手里可以绽放出令所有人惊叹的华彩,千层豆腐、雪液银球、燕归巢...本来平凡的豆腐此刻尽显雍容华贵,清淡中藏着鲜美,品尝时清爽生津。从食材到最终装盘上桌,张士宏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把关。正是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张士宏将一桌子的豆腐宴搬到了央视的荧幕之上,全国人民才知道,原来豆腐还可以这样神奇。利民之事,丝发必兴,2022年,安徽省十项暖民心行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其中“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在古城广受好评,张士宏作为烹饪大师,首当其冲的申请成为寿县高级徽菜厨师培训班教师,不管是配菜雕刻还是红案白案,张士宏都一丝不苟的教导着学徒们。几十年来,持匠心,躬耕不辍,张士宏在2021年被成功评为第三届淮南工匠。

图片

图片

在这座古城里,徐德友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传承这门手艺,再现传统手艺的荣光。刘树山希望在女儿的手里,2000亩的大豆能茁壮成长、年年丰收。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的一班人希望自己的豆制品能得到全国消费者的喜爱。来小龙希望让八公山豆腐走进万户千家,让出门在外的人也能享受家乡的美味。金老师则希望通过街舞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八公山的豆腐文化。胡敏胜希望将吉汁豆腐的门店开去新的省会,胡学兵希望更多的人来传承豆腐的非遗制作技艺。小荷风采的老师们希望“豆腐舞”也能出现在大荧幕上,张士宏则希望这桌豆腐宴,成为寿县的最高待客之道……

图片

图片

在这座古城里,人们和豆腐形影不离。一块小小的豆腐,是餐桌上的美食,也是致富的钥匙。浓郁的豆香里,镶嵌着每个家庭美好生活的希望,也凝结着无数寿县人的智慧和理想。

它从古老的汉文化里走来,带着农人的期许,大众的喜爱,走过斑驳的岁月和漫长的时光,又带着令人难忘的鲜香,走进生机勃勃的未来,为一路奔忙的人们,提供着最平凡却又最温暖的韵味。

图片
▌来源:中共寿县县委组织部
视频:梦寿州
▌编辑:龙震琳
▌审核:小红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