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成长】从劳动中学会珍惜

 图书馆70后 2023-10-15 发布于北京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
孩子们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
谈吐举止等一系列的成长轨迹
都会不断地受到家庭教育
给予的指引和影响
并且会潜移默化地伴随他们的一生
……
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作用,引领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传播科学育人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市教体局在“眉山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一起成长》家庭教育栏目,遴选一些眉山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或教育专家科学育人理念和方法、家长育儿心得、孩子成长故事等,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成长。
《从劳动中学会珍惜》

眉山市彭山区机关幼儿园 张洲洋家长

吃饭的时候,4岁的儿子用勺子将碗里没吃完的饭粒挑飞,菜碟、桌面甚至我们的碗里都被飞洒的米粒轰炸了,我有些生气。
“儿子,你怎么又把米饭故意撒到了桌子上?”我问道。
“因为我已经吃饱了呀!”儿子理所当然地回答。
“既然你吃不完,那你一开始就不应该盛那么多饭,你应该吃多少盛多少,知道吗?粮食是很宝贵的,我们都应该爱惜粮食。”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爱惜粮食呢?我就想要盛得比你们都多呀!”
儿子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他觉得攀比碗里的饭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对粮食的宝贵并没有多少认知,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刚刚做的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我心想,儿子只是一向被动地接受我们关于爱惜粮食的观念灌输,却从未以一个直观的角度、完整的逻辑形成对粮食宝贵的主动认知,也许我该带他去田间地里认真瞧一瞧了。
我的外婆家在公义镇一座名叫青岗岭的小山脚下有两片田地,种着一些蔬菜和水果。每到周末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就会在这里聚会,一起享受劳动的乐趣。以往带儿子到这里只是陪他到山坡上爬核桃树、到小溪中捕捉虾蟹、到果树上摘几个果子,而这一次,我打算让他亲自做一点体力劳动。
这个时节,几十棵橘子树上已经结出了红彤彤的果子,各排果树的间隙里,很多时令蔬菜已经长成,一片片碧绿青葱,很是养眼。
我背上一个大背篓,指着一小片种着白萝卜的土地说:“儿子,去把这些你爱吃的白萝卜拔出来吧!”
儿子觉得很好玩,干劲十足,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将萝卜的叶子攥到一起,用力往上拔。但他小瞧了萝卜的韧劲儿,直到憋得满脸通红,他才将一颗白胖胖的萝卜艰难拔出,并一屁股坐在了泥土里。
“拔萝卜真辛苦啊!”儿子感叹地说。
任务的完成必然伴随着成就感,儿子就这样一边感叹一边继续拔萝卜,我则跟在他的身后将拔出的萝卜装进背篓里。
拔了十几个萝卜后,儿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不要拔了,累死我了。”他已经热得出了汗,外套也已经脱掉,头顶上盘旋着白色的蒸气。
我笑了笑:“你已经很棒了,跟爸爸来吧,我们还需要种一点蚕豆。”
我们来到山坡上的田地一角,那里毗邻着一棵粗壮的核桃树,母亲已经将地里的杂草清除,露出了褐色的土壤。我挥起锄头,在地上挖起了坑,儿子则在母亲的教导下端着装蚕豆种子的塑料盆,往坑中扔进几粒蚕豆种子,再用脚将泥土推到坑中将种子掩盖起来。大概完成了二十个坑的工作量后,儿子大喊着“好累啊,手脚都软啦!”才罢工了。
我拉着儿子在田埂上坐了下来,让儿子仔细看看四周:二姨父在用薄膜遮罩橘子树,四姨父在给一些橘子树固定枝条,母亲在除草……每个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劳动。
“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累啊,劳动真辛苦。”儿子有点疲惫。
“是的,劳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的食物就是通过这样辛苦的劳动获得的。如果我们浪费食物,大家的辛苦就白费了,你愿意这样吗?”
“我不想我拔的萝卜被浪费掉,也不想我种的蚕豆被浪费掉。”看来言传身教已经起到了好的效果,我决定再加一把火。
“你看看爸爸的手。”我伸出双手放在他的面前。
由于长年没有做过锄地这种体力劳动,两只手掌的手指根部赫然有个血泡,显得有些触目惊心。我用手指一戳,假装发出了疼痛的“嘶-嘶”声。
“啊!爸爸你怎么了?疼不疼?”儿子紧张地捧着我的手,小嘴一嘟,向我的掌心吹气。
“是有点疼”我抚摸着儿子的脑袋,“但是如果你继续浪费粮食的话,爸爸的心会更疼。”儿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晚饭的时候,儿子端着饭碗的神情似乎多了一丝庄重,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争着往碗里盛很多米饭,而是将夹到碗里的菜全部吃掉。餐毕,他的碗里干干净净。
我笑眯眯地看着他,正要开口说话,儿子说:“我不要浪费粮食了,种粮食好辛苦,我以后也要把饭菜全部吃光光,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儿子从劳动中学会了珍惜,我向他伸出了大拇指,父子二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官微,将第一时间知晓教育体育权威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