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托里汤特效治疗中耳炎

 柔性整脊史大夫 2023-10-15 发布于河南

中医将中耳炎称为“耳脓”“耳疮”,认为本病是由肝胆湿热,邪气盛行而引起。治疗时,有虚实之分。实证表现为耳内胀闷,耳痛耳鸣,面色红赤,耳道脓液黄稠,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虚证表现为耳道流出脓色清稀,耳聋耳鸣,面色萎黄,头香眼花,四肢乏力。

方歌:清热托里用归芪,香附柴胡草黄苓,生地白芍龙胆草,再加白芷地骨皮。

组成:香附、黄苓、生地黄、白芍、甘草、地骨皮、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柴胡、白芷各6克,龙胆草4.5克。

用法:水煎服,两日1剂,分服4次,7剂为1疗程。

方解:由于本病为肝胆湿热内蕴所致。故方中以龙胆草、黄苓清热泻火祛湿;黄芪益气;当归、生地黄、白芍、地骨皮清热凉血,养阴益阴,使邪去不伤正;湿热之邪内郁肝胆,故以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甘草和药调中;白芷散风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祛湿、托里排脓之效。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附记:临床应用,多配用婷耳散外用,内外并治,治验甚多,疗效显著。一般用药1个月左右即可获愈。

注:对本文介绍的处方如有不解之处,须请专业医师指导,切不可盲目用药,以免造成意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