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58)—— 第四十九章(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

 在下不敏 2023-10-15 发布于四川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家好,本期我们开始读《道德经》的第四十九章。

我们先来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什么是“常心”?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住相,就是执着于相。

如果我们把心比作一面镜子,而把人、事、物以及所有的境遇统称为“物”的话,那我们胸中各种好或不好的感受,就是这些“物”在镜子(心)中所呈现出来的“相”。

比如当我闻到一种很难闻的臭味时,除了鼻子所闻到的臭味之外,同时胸中会升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而这种不愉快的感觉就是相。

当臭味消失,可胸中的那种不愉快感觉却久久不能离去,我试图去消除它,改变它,因而会有评判、批评、抱怨等行为和情绪的产生。

又或我喜欢一个人,或者喜欢一个很贵很贵的包,内心期望天天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马上想要拥有那个包,但如果现实不能让我如愿以偿呢,我就会感到很烦恼,很难受。

上述这两种情绪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我的这个心总是被胸中的感受所绑架,总是跟着“相”转,所以佛家称之为“住相”,即不能随人、事、物及各种境遇的生灭而生灭,所以老子则称它为“常心”。

那圣人的“无常心”是不是指圣人没有任何的感受呢?

不是,圣人的内心也会产生各种感受,也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因为这是心本来所具备的功能。

圣人与众生不同的是,圣人的“相”虽然也会随“物”的产生而产生,但却会随“物”的消失而消失,圣人于“相”不执不滞,所以圣人无“常心”。

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觉产生,圣人当下关注的焦点在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原因上,以及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上,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就像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烫,当真正用手或身体去触碰到了烫,产生了非常不愉快的感受,因而从此之后再也不会重蹈覆辙,而不是一味批评和抱怨,这才是人心的正用,帮助我们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不断演化,而非用来滋长我们的贪嗔痴。

因此,“圣人常心”是指圣人不执着于任何“物”所带给自己的内在感受,其心就如明镜照物一般,物来则应,物去而不留的一种境界。

而禅宗形容这种境界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好恶,不像那些四处称霸的诸侯,为了满足自己称霸的欲望而置天下百姓之生命于不顾,而是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幸福,以天下百姓的苦难为苦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圣人没有“我”。而这个“我”,其实就是对内在感受的一种执着,就是住相,就是众生的“常心”。

圣人不以我的感受,我的好恶去作为,而是以成就人、事、物之生生不息的造化为目的去做人行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慈大悲之心,大爱之心等等,就是老子说的“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意思。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以中医医生自称的人说,人啊,还是应该要自私一点,不要太在乎别人,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得抑郁症。

我看了一下评论区,发现很多人对他的话产生了共鸣,觉得自己就是太善良了,太在乎别人了,没有为自己考虑,所以才会感到活得憋屈。

为什么为他人着想会感到憋屈?我们真的是在乎别人吗?真的是没有为自己考虑吗?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最在乎的恰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最在乎的是别人对自己是否认可,最在乎的是别人对自己认可与不认可所带来的感受。

因此,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无“我”,其实如果稍微返回身中去内观,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不仅不是无“我”,而且从来都是将“我”摆在第一位,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罣碍

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污垢,永远也体会不到什么是真正的为他人着想,什么是真正的无我。

就像恋爱中的人,常常会为了爱而不顾一切地为对方付出,自己也常常被自己这样的行为所感动。可一旦对方没有对自己的爱作出自己想要的回应时,爱常常就变成了恨。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我自以为的爱,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爱自己在对方身上得到的那种爱的感觉,可一旦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这样的感觉,我的爱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只有抱怨,甚至是嗔恨。

所以圣人的“以百姓之心为心”说的不是头脑中的思维,更不是在讲圣人应该如何治理天下。《道德经》从头到尾说的都不是具体的方法,因为任何具体的方法都有其时空局限性,而能够超越时空局限的只有道,道在人身又叫本性,如何让我们本性的俱足与圆满完完全全的呈现出来,才是老子写《道德经》真正目的。

所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说,一个人要活出生命真正的意义,其关键就在于心,就在于如何来发挥这个心的用,是终身被“相”所转而不能自已?还是去看破“相”的真相是什么,从而从捆绑中解脱出来?这也许才是我们读《道德经》的意义所在。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