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官员的收入,不仅仅是工资

 子玉史院 2023-10-15 发布于陕西
 / 子

本质上来说,维持任何一个王朝运转的制度背后都是人,而驱动人往官僚群体集中又往往是因为利益,所以,俸禄制才是每一个王朝运转的基石。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魏王朝,在冯太后实行了“俸禄制”的改革后鲜卑贵族才抛弃了此前依靠战争的抢掠来维持机构运转的野蛮方式。此后,北魏才一步步走上正轨,慢慢成长为一个正规王朝。

像柔然、突厥这些游牧民族为什么难以成事,就是因为其没有做“俸禄制”的设计。

但除了宋朝之外,历代王朝执行的几乎都是低薪制,根本不足以保障官员的正常开销,海瑞在衙门里自己种菜,母亲过生日时上街买了趟肉成为新闻就是典型。为了维持个人及家庭、团队的开支,自然就衍生出了一系列额外收入的名目。

先说一个官员的正常开销。以清朝为例,官员除了保障个人和家庭正常生活之外还要承担衙门的办公费用以及团队中如师爷、幕僚、杂役等编外人员的工资,以师爷为例,地方官需要给他们支付每年两三百两的工资。同时,人情往来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去京师走动要花钱,过年过节时给地方长官送礼也是常态,比如,在京师的交际,每次就得最低十两银子的开支。

但清朝官员的工资也是极其低的,清朝正一品官员的年薪是一百八十两,知县是四十五两,九品官是三十一两。而一个师爷的工资就是知县的好几倍,所以,清朝官员的正常工资根本不足以维持正常的开支。曾国藩长期在京师上班但却是负债状态就是很好的说明。

当时,一个京官的俸禄一般在解决完住房问题之后口袋就应经空了,如果没有陋规收入的话就只剩下一个囧了。

所以,在正常的俸禄制之外就有了一系列埋在暗处的收入来源,明清将其称为“陋规”。比如,大家将夏天送礼的行为称为“冰敬”,给领导的降暑费,冬天送礼则被称为“碳敬”,意思是给领导的取暖费,逢年过节送礼被称为“节敬”,另外还有诸如“瓜敬”“果敬”等名目的陋规。同时,清朝官员和配偶的生日也是他们增加收入的一个机会。

一般京官去地方出差也会有大量的额外收入,曾国藩为什么对去江西主持地方考试一事很兴奋,就是因为他可以得到一笔额外收入然后用这笔钱来还账。同时,京官所经过的州县还会对其赠送一定数额的“程仪”,作为盘缠。

▲曾国藩的京官生涯特尴尬

图源/剧照

再举一例,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每年给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的陋规就达到了三万四千两之多。

可以说,陋规成为官员们互相交通往来的媒介、载体,是被赋予了社交属性和政治意义的

另外,清朝的官员还有别的增加收入的渠道,比如,地方官员可以在正常税收的标准之上多征收一些税赋,以维持自己和团队的开支,这部分收入在清朝也有个专有名词,被称为“火耗”。

在经济领域,地方官还可以通过对盐引的掌控来增加收入,像年羹尧在西北的时候就干过这事。

当然,对于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增收名目,皇帝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像两江总督噶礼向康熙打江宁织造曹寅的小报告时,康熙就批示道:“这些情况我是非常清楚的。”

对于军队上的陋规,皇帝也时常是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他们知道,前线情况随时都在变,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走钱的话,也往往会耽搁事。地方官的陋规问题,皇帝也从来不主动戳破,他们太清楚大清的日常工资根本不能维持官员正常的开销。

怎么说呢,清朝官员的陋规收入也并不都被用来满足个人私欲,像办公费用、师爷等杂役人员的开支都是靠陋规等各种名目的收入来维持。

但陋规毕竟不是合法收入,由于其完全是被人性所支配所以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进而威胁王朝的根基。所以,清朝皇帝也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来缓解官员的财政压力以保证官员队伍的纯洁性。

京官一般都会被发放双倍的工资,按照一年二十四个月的标准执行,同时还会按照品级的不同发放一定数量的禄米。

地方官除了有伙食补贴外住房一般也是由朝廷来解决,官员本人及家眷都可以住在官衙,直接就省掉了一大笔开销。

雍正为了解决财政陋习还实施过“火耗归公”的改革,就是将多收的税收全部归入省一级,由省级统一支配。由于公开、透明,地方官没有私下操作的空间,自然也就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

▲雍正出台了养廉银制度

图源/剧照

同时,雍正还打了“养廉银”这张牌,给官员定期发放一定数量的银两以保持他们在陋规方面的克制。清朝的养廉银很高,按照官位品级的不同一般保持在五六百两到两三万两的区间,比如,一品官员一次性就可以得到两万两银的养廉银。

清朝养廉银的特点是:数额大、定期发放、地方官员比京师同僚高。同时,朝廷还会将发放金额向偏远地区的官员倾斜。比如,陕甘总督的数额是两万两,但两江总督只会得到一万两。

因为,两江地区毕竟发达,两江总督和巡抚在收入上肯定会比陕甘地区的官员要高一些。

但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且陋规已经成为了清朝的官场文化,所以,在养廉银制度的保驾护航下,清朝的陋规之风并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史料我们会发现,乾隆时期以及之后的贪腐之风其实是要比康熙时期更加严重的。

归根结底还是王朝统驭能力的下降,让一些人既钻了空子还有恃无恐。

同时,陋规的存在也让清朝的大部分官员都存在经济问题。所以,皇帝要想收拾某个官员其实非常轻松,直接从经济问题入手就能轻松将官员制服,像和珅、年羹尧的罪名中都有经济问题这一项。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图源/剧照

本质上来说,清朝所有失势官员基本都是政治问题,而皇帝往往都会从经济问题入手。陋规的存在也方便了清朝皇帝对官僚群体的拿捏,可能这也是清朝皇帝对陋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的原因所在。

总之,清朝官员的收入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