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清代当官,要是不知道这些官场规矩,一天也别想混下去

 听涛小主 2017-09-13

古代官员的收入一直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分析大多数人认为在宋代当官最滋润,其工资待遇也最高,而明清两代官员的工资则最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捉襟见肘。不过这种看法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通过分析清代晚期官员的收入便可颠覆这种认识。

在清代当官,要是不知道这些官场规矩,一天也别想混下去

自古以来都有高薪养廉这一说,当然了更为流行的则是千里做官只为财的这个“光荣传统”。官员的收入决定着政治的清廉与腐败。清代整体而言,官员的正式收入的确少的可怜,一品大员一年才一百多两俸禄和同等的禄米,七品知县则只有40几两俸禄。

自雍正开创京官恩俸后,在京诸多官员可以领到双倍工资,而外地官员可以享受高于俸禄数倍甚至数百倍的养廉银,但是即便如此,大清的官员仍然是入不敷出,于是,官场的陋规便大行其道,当官的个个争相敛财,其花样可谓繁多。

清代陋规种类甚多,据学者任恒俊在《晚清官场陋规研究》一书中统计,这种腐败方式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数种:

在清代当官,要是不知道这些官场规矩,一天也别想混下去

1.别敬——也称为别仪。按官场旧例,但凡外省官员进京,在京各部院官员就会发一笔小财。这些外任官员在离开京城之时都会送给京官贿赂性礼物,一般都是现银,按照部门、官阶数量不等。虽然是明目张胆的贿赂,但却有一个极雅的名字,叫做仪、敬,因为冠之以礼物的性质,送受双方也就心安理得。

2.冰敬——外任官员夏天送给京官用来降温解暑的礼物,表示敬意。

3.碳敬——外任官员冬天送给京官用来取暖的礼物,冬日严寒,取意暖和,表示敬意。

4.年敬——外任官员过年时送给京官的礼物。

5.节敬——官员过节时送给京官或上司的礼物。

6.喜敬——官员在上司喜庆节日,或子女婚嫁、或家人过寿、或生子娶妻等,致送的礼物。

7.门敬——官员送给受礼官员,门房或仆人的礼物,也叫跟敬、门包。要是少了这个环节,其他的礼物便无法上敬,颇有小鬼难缠的意思。

在清代当官,要是不知道这些官场规矩,一天也别想混下去

8.妆敬——送给官员家女眷的礼物,也称妆仪。

9.文敬——送给官员家读书公子的礼物,也称文仪。

10.印结——清朝有制度,凡是外省人在京参加考试、捐官,都必须要同乡的京官出具担保书,以保证考试、捐官的同乡身家清白,并无虚伪等情状。担保文书叫结,盖了印的叫印结。要想得到这个印结,被担保人必须得大出血,说起来这就是一种交易。

11.耗羡——地方官在征收田赋,或征粮食、或征现银,往往都要把粮食运输即储存中的损耗加以征收,加征的这部分称作耗羡。耗羡一般都会落入官员私囊。雍正帝改革时规定耗羡归公,另外给官员补偿养廉银,不过各级官员执行并不到位。

12.棚费——读书人参加各种科举考试时,地方官照例要向民间摊牌银两,送给主考官。

13.漕规、到任规——一般州县官在征收钱粮或新官到任时,送给上司的一笔孝敬。

在清代当官,要是不知道这些官场规矩,一天也别想混下去

14.花样——清末时官多缺少,候补的人太多,要想尽快补缺那就得交银子,争得机会。这就叫做捐花样。

15.部费——中央六部主动索取的贿赂。吏部索补缺费、保奖费。户、工、兵三部门索取报销费。其中以户部索取最多,那些管理户部银库的官员,不乱官职大小,个个肥的流油。

在常人看来,送礼的官员级别必定小于受礼的官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乾隆年间当红的人物福康安曾到户部报销军费,受到户部书吏的索贿,福康安不明就里,认为自己地位尊贵,因此拒绝给好处费,后来报销一事竟拖延数月,后来有所领悟赶紧送上孝敬,结果第二天便办完报销事宜。

在清代当官,要是不知道这些官场规矩,一天也别想混下去

又曾国藩曾拜武英殿大学士、官至直隶总督,在京城应酬之时,虽然位极人臣,但对“别敬”一事非常重视,害怕一时疏忽出现差错,竟然每天夜里拟好送礼名单,白天按名单一一送出礼物。由此可见,地位如福康安、曾国藩这等尊贵人物都要大肆行贿,可见大清的官场有多腐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