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曾国藩的经济课》(下)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官员的收支

清代京官的收支结构畸形,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京官、外官收入不平衡

京官的正式收入与支出完全脱节,收入大约只能满足支出的三分之一。

二,公费过低

京官的许多开支,比如官服、文具、交通费及部分仆役及应酬支出,皆须自理。

三,中央各衙门的收入差距很大

清水衙门颗粒无收;少数部门则可以捞到大量油水。

总的来说,京官不但得不到合理的报酬和激励,反而需要倒贴。外官常常需要给京官各种名目的礼金,以贴补他们的费用之缺。

因此,许多京官缺乏工作热情,只期待得到外放的机会,从而中饱私囊。

在地方做官的正规收入也不高。

像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的基本工资不过一百五十两,加上雍正特批的养廉银一万八千两,以上就是全部合法收入。而支出巨大,甚至要借债。这些支出包括:

一,个人支出

官员的衣食住行都要有起码的排场和要求。

二,家庭开支

清代官员不但需要养活自己一家,还要资助亲戚,乃至同宗、同乡。

三,社交支出

主要是官场上请客、吃饭和送礼。

迎来送往是官场交际的主要内容。吃饭是维持官员间的关系网。送礼更是不可或缺,类型也是五花八门,有参谒上司的见面礼、日常时节的节礼、生辰喜庆的贺礼、保荐的谢礼、升迁去任的别礼。

四,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开支

朝廷为了节省开支,只给总督一个人俸禄,而总督的工作团队,曾国藩的总督府就有四百人,则需他自己付薪水。

地方官员收支的极度不平衡就产生了“规费”,或者叫“陋规”。

“陋规”并不是贪腐的产物,其主要用于地方公务,也不能直接列入官员的个人收入。

对一位总督来说,所谓“陋规”,主要就是下属各官员和衙门给他的“进贡”。

总督巡抚衙门的规费主要来自直接或者再下一级下属部门,比如布政使衙门、粮道衙门、盐务衙门以及各税关等有钱有权的部门。

著名清官林则徐也公开收受“陋规”,且旱涝保收。离开了这笔“陋规”,林则徐个人生活以及巡抚衙门的日常运转就无法维持。

体制缺陷

造成官员收支问题的根源应该是体制上的缺陷,这表现在:

一,财力不足

维持祖宗成法的“永不加赋”,税收固定且有限,造成中央财政紧张,处处压缩官员俸禄和地方收入。

二,薪资低

清代文官实行“薄俸制”,军队实行“低饷制”,这导致官员欠债贪墨,士兵只顾经商。

三,政治惰性

从皇帝到官员都只敢临时打补丁,作裱糊匠,而无政治勇气进行彻底地改革。

只有雍正皇帝进行了“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改革,以公开的“养廉银”来大幅增加官员的合法收入。然而不久之后,陋规又死灰复燃,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养廉银的数额远远少于陋规

表面上,地方官员的薪水猛增十倍甚至百倍上下。实际上,缺少了陋规的收入却锐减。

二,养廉银制度的执行不力

乾隆皇帝没有随物价上涨,继续提高养廉银的数额。嘉庆皇帝更是为了应对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经常扣发养廉银。

面对“陋规”,不仅官员们坦然接受,皇帝们也不得不表现出宽容,只得宣扬理学道德,让官员自觉自发地管理约束。

历史启示

中国历代王朝在建国后,其正式的财政制度不断被弱化,非正式的财政制度渐渐生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正式的财政安排,即“正税萎缩、收费膨胀”、“税软费硬”、“费大于税”。

如书中的“陋规”等本不合法,最后都以办公经费为名,堂而皇之地列在地方政府的报表奏章上。

虽然经过多次针对非正式财政安排进行的“并税除费”改革,但民众负担在短暂下降后,又上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无法逃脱“黄宗羲定律”。

对中国古代俸禄体系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不合理的俸禄必然导致贪污腐败

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吏治清明的保证

三,廉政要靠制度变革,而非“人治”和“权宜之计”

在今天的廉政建设和官员薪酬管理上,我们也应该汲取古人的经验和教训,顾及实际的情况,注意动态调整,日臻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