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奏鸣曲经历过怎样的历史?

 阿里山图书馆 2023-10-16 发布于北京

有乐迷在乐迷群里点菜,说要了解音乐体裁的历史?那我们这篇就来讲讲音乐体裁中奏鸣曲的发展历史!

在巴洛克早期,"奏鸣曲" 这个术语通常泛指器乐作品,与声乐作品的康塔塔有所区别。

大约在1660年前后,作曲家开始将奏鸣曲分为两种不同的体裁,即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主要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创作的三重奏鸣曲,这些作品可以被看作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到了18世纪中叶,古典奏鸣曲逐渐形成。

古典奏鸣曲通常由一件乐器与钢琴合奏,或者由一件乐器独奏,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奏鸣曲式快板”,

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常采用三部曲式、变奏曲式,或者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通常是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 (scherzo),采用复三部曲式。

最后一乐章是快速的终曲 (Finale),通常采用回旋曲式或者奏鸣曲回旋曲式。

图片

在巴洛克时期,有两位杰出的作曲家,库瑙和斯卡拉蒂,创作了古钢琴奏鸣曲。

库瑙被誉为"巴赫之前最顶尖的音乐家",他的键盘作品在18世纪键盘音乐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奏鸣曲。

他的最著名作品包括《七首富有创意的奏鸣曲》和《表现圣经故事的六首奏鸣曲》。

库瑙的标题奏鸣曲以文学性的标题构思为特点,具有鲜明的"歌剧主题",每一首奏鸣曲都仿佛是一段完整的"历史故事"。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早期标题音乐的发展,尽管他的奏鸣曲结构并不总是十分明晰。

斯卡拉蒂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超过500首奏鸣曲,他的作品对奏鸣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卡拉蒂颠覆了几乎所有传统的作曲技法,巧妙地利用古钢琴特有的清脆和短促的音色,引入了技巧性的练习。

尽管他在曲式上仍然延续了二部曲式,主题和副题之间的对比不太明显,但他引入了再现部分,同时第二部分也表现出强烈的展开性,预示了奏鸣曲中AB A结构的出现。

此外,斯卡拉蒂开始采用多主题的创作手法,这些创新都预示着前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的发展。因此,斯卡拉蒂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在18世纪中下叶的前古典主义时期,一些活跃在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的作曲家。

在古典奏鸣曲的典范模式确立之前,为这一音乐体裁和奏鸣曲式的结构成熟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其中,巴赫和阿尔贝蒂等作曲家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在巴洛克时期,独奏奏鸣曲主要以长笛和小提琴为主要创作对象,而前古典主义时期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键盘乐器的作品中。

音乐史上一般认为真正的钢琴奏鸣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巴赫的作品,他系统化了前辈们的奏鸣曲观念,是奏鸣曲体裁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规定了“快-慢-快”三乐章的速度排列形式,正式结束了奏鸣曲单乐章的时代,为更加完善的奏鸣曲形式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与德国“狂飙运动”精神相联系的“情感风格”,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和直率,频繁使用复杂的力度标记增加了戏剧性因素的对比和抒情气质。同时也加强了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图片


意大利的D.阿尔贝蒂是一位活跃于威尼斯的作曲家,在他的奏鸣曲中,左手通常以不断反复的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隐性地从属于右手的旋律。

整体和声的节奏变化较为缓慢,这种手法被统称为“阿尔贝蒂低音”,后来成为许多作曲家钟爱的织体手法。

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已经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发展起来。

然而,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并不满足于修缮这一音乐形式,他们将奏鸣曲视为表达内心情感和展现个人风格的媒介。

图片

克莱门蒂被誉为“现代钢琴演奏之父”,他的钢琴奏鸣曲大多包含三个乐章。

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旋律材料,织体多样化且具有极强的动力性发展,尤其以第三乐章最具发展性,常采用回旋曲式。他的创作对海顿和贝多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顿专注研究巴赫的奏鸣曲,他致力于探讨快板乐章中主部和副部主题的统一处理方式,并独立运用巴赫的经验,发展出了统一主题变奏的技巧,增强了主题材料之间的对比性。

同时,他运用了交响音乐的发展原则,将小型乐曲中的主题逐步推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莫扎特的奏鸣曲创作相较于海顿,主部的规模开始扩大,音乐形象更加鲜明,主部与副部之间的对比也更加鲜明。

他将海顿的四个乐章结构缩减为三个乐章。莫扎特的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从伤感凄婉到光辉灿烂、从优雅细腻到天真俏皮。

他在他的24首钢琴奏鸣曲中涵盖了18世纪音乐家们想要表达的各种情感。

图片

奏鸣曲的发展新阶段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得以体现。贝多芬将人类情感深刻地融入音乐中,使奏鸣曲充满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

尽管他从海顿和莫扎特那里继承了奏鸣曲的基本结构,但他不仅仅保留了曲式的外在形式,还充实了奏鸣曲内部的各个部分

他强化了主部的作用,并采用全新的方式将主部与副部之间的充分对比提升到结构布局的首要位置。

连接部和结束部也得到了扩展,具有独立的音乐价值。展开部的规模大幅扩展,和声、调性布局以及深度都超越了其他作曲家。

贝多芬为再现部的动力和独立尾声的确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标志着奏鸣曲进入了成熟的发展时期,具有历史性重要性。

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呈现出多个显著特点,其中包括:史诗性、标题性、主题的发展性、变奏性、歌唱性。

在这个时期,一些杰出的作曲家,如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勃拉姆斯和李斯特,为奏鸣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在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主题材料具有声乐化风格,这使音乐旋律非常抒情且具有歌唱性。此外,他在展开部经常引入新的材料,创造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

门德尔松在钢琴奏鸣曲领域展现出非凡的音乐组织能力,他注重创造精致而优美的音色。

这种精致不仅表现在乐曲旋律的精美和结构的均衡,还包括情感的真诚表达。

尽管他的作品不如贝多芬的奏鸣曲那样雄伟壮丽,但它们充满了愉悦和亲切,让人感到愉快。

舒曼的音乐创作始于钢琴小品,然而,他从未放弃对奏鸣曲的尝试。

他将“贯穿性组曲”原则巧妙地引入了奏鸣曲式,这为奏鸣曲的形式带来了新的思路。

舒曼的性格具有双重性格,这让他能够出色地表现奏鸣曲中主部和副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他经常运用多变的节奏和复杂的音乐织体,以传达细腻的情感和富有幻想特质的音乐内容。

在创作奏鸣曲时,他依然采用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将主部分解成一系列独立的乐段,使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之间不再平衡,创造了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新性的音乐体验。

图片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充溢着戏剧性的激情和壮丽的气氛,他在主题的发展和作品的紧张度方面达到了类似交响乐的深度。

他的和声语言为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创作探索了新的领域,引入了一系列新颖的和声元素,包括拿波里六和弦、增六和弦等.

同时还广泛采用半音的写作技巧。这些新颖的和声实验动摇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已经确立的自然音调体系,为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浪漫主义时期,尤其是在顶峰时期的勃拉姆斯,他早期的钢琴作品包括奏鸣曲。

尽管这些作品根植于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相较于像贝多芬那样统帅音乐素材并组织构建形式的力量,勃拉姆斯的奏鸣曲更注重主题的变奏和精细的动机发展。

他的作品充满了这些方面的探索,并且在复调织体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片

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堪称他的音乐创作中的一颗明珠。这部奏鸣曲是他少有的没有标题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一部钢琴奏鸣曲。

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融合了单乐章交响诗的结构原则与钢琴奏鸣曲的形式,这种大胆的尝试令后人赞叹。

他运用单一主题的变奏手法,巧妙地将各种短小的音乐动机灵活地演绎,既在细节上展现了丰富的音乐表达,也呈现出整体结构的清晰,音乐素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冲突赋予了整个作品强烈的戏剧性。 

图片

音乐理想国:2024年会员招募计划正式开启了!会员群虚位以待!

适合什么样的人?

古典音乐爱好者:不管是小白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只要是对古典音乐热爱,每天喜欢听古典音乐的,我们都欢迎~

想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人:古典音乐是人类艺术的精华,常听古典音乐无疑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哪怕是0基础也没关系。

琴童家长:中国有5000万琴童,但讽刺的是大部分家长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怎么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呢?我们社群可以提高大家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弥补于孩子之间的代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