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悠人的一本书

 星星为梅引路 2023-10-16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星星为梅引路,这是第230篇原创文章。

昨天,在图书馆的电子书上,看了一本文献检索的书,是西安一个大学老师写的,我就不说哪个老师写的了。

我首先看目录,有介绍endNote使用的,我就进去看这一章,想看看他写了那些内容。发现有介绍如何自己设计参考文献的格式,我就很感兴趣。感觉是一本好书,有参考价值。

以前我曾经试过自己设计新的格式,后来忘记了是怎么操作的,只是比较麻烦,我就没有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对这方面的内容很有兴趣。

1

我就在电脑上打开这本书的电子版,认真看。书中并没有按步骤介绍,都是用文字来表达。

操作步骤用文字来表达的话,理解起来比较难。

我就按照他说的每一个步骤来进行一个操作,结果按照他介绍的方法,根本就做不出来。

每一步操作都按照他写的每一句话去操作,最后排出来的参考文献,在正文里面是[1] [1][2] [2] [3] [3],在最后的参考文献里面,是1 [1] 2 [2] 3 [3]这样的格式。

等于是按照他的方法,根本就不可行,完全排不出正确格式的参考文献。用他的方法排出来的参考文献都是错的。

这种操作的方法,尽量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只有这样,读者看着,才可以把它做出来。

只是用语言去表达,是怎么都说不清楚的,而且往往忘记了一句话,要删除什么内容。

因为缺少了删除的句子,数字都是双份的。

涉及到操作步骤,那就是一步写错,一步没有写,读者就做不出来的。

看到这本书,看了一个晚上,最后发现写出来的操作步骤都是忽悠人的,根本做不出来。

看上去写了一页纸的方法,结果按照他的方法,根本就没有效果,反而是浪费人的时间。

这种忽悠人的书,大学生是判断不出来的。

只有老师用这种市场的方法来一步一步尝试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描述的方法根本就不可行。

2

知识分子的一个责任就是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探索知识的奥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知识,要将这些知识写出来,让读者去看,少走弯路。

有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让别人根本就做不出来。

倒不是说理解能力差,因为我是看着他的介绍,一步一步来做,每一句话的操作都没有少。

最后等到我自己摸索出来是怎么做的,才明白书中错在哪儿。

很关键的一些东西,比方说要删除一些东西,他没有写出来。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两个数字。

删除一些内容非常重要,不删除原来的,就变成两个数字连在一起。

有的人教人老是留一手,把最关键的步骤留一手,读者去看的时候,根本就学不会。白白花了时间,却还是不会。

3

以前,听说过一个人想学习做糖葫芦,他去那专门做糖葫芦的人家里帮工学习,帮忙做了一个月,对方只是让他吧山楂串在竹签上,每次在熬那个糖汁的时候,就不让他看。

串了一个月的山楂,他也不知道怎么熬那个糖汁。最后,就不再学了。

有的人连怎么做糖葫芦都不教别人的。因为害怕竞争,抢了自己的生意。

有的知识分子就和会做糖葫芦的那个人一样,根本就不传授给别人。

在最关键的步骤,留一手,少了两个删除某些内容的步骤,读者就无法学会怎么自己设计参考文献的格式。

我一个人反复尝试就浪费了2个小时。

如果有很多读者都按照他的方式去做的话。每个人都要浪费两个小时还做不出来。浪费读者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不实用的书,写的不清楚的书,都是浪费人的时间。

只不过在我看之前,是不知道的,我第一眼还以为这本书写得好,值得学习。

知识分子在探索知识奥秘的过程中,写出不实用的书,要么是故意留一手,要么就是表达能力有误,把中间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没有写出来。

如果是写书的人故意留了一手,把很关键的一些步骤,把应该删除的步骤不写出来,读者根本就学不会了。

读者想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摸索。

人不去认真看,不按照步骤做,就不知道这是一本忽悠人的书。

人不按照步骤操作,不知道作者写的步骤省略了很重要的步骤。这种缺少,要么就是表达能力有误,要么就是故意,不管哪一方面,总是写出了一本不实用的书。

这样的书含金量太低,写的方法是无效的。读者看了也学不会

人通过读书来学习知识,有的时候会读到一些写的不实用的书。

一个人写的书不好用的话,千万不要再看他的书。

人读书学习,需要慧眼,要判断一本书是否好用。不好用的书,不要去看,避免浪费人的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