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击败口腔之敌 守护一口好牙 # 自测一下您的口腔健康符合几项健康指标?

 长庆wcqjs 2023-10-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龋病不可逆:残根、残冠、缺牙,慢性病灶莫耽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陈曦介绍,龋齿被定义为“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环的疾病”。如果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或额外糖分得不到及时清理,酸性物质会大量堆积,使健康菌群中的产酸菌大量繁殖,便会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引发龋齿问题。
  在出现龋齿之前,就应关注口腔健康。生活中,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对防止龋齿有一定作用。
  龋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针对龋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早期釉质龋未出现牙体组织缺损的,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定期涂布氟化钠等防龋药物,阻止龋病发展,同时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一旦出现牙体组织缺损,则需采用修复治疗的方法,如进行复合树脂充填术。但当牙体组织缺损过大,树脂充填可能不牢固时,可采用嵌体修复。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90%以上的龋发生在窝沟部位,而这部分龋齿可以预防,有力“武器”就是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应在牙齿萌出后到达牙合平面时,一般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双尖牙在9~13岁最为合适。窝沟封闭是早期窝沟龋的有效防治方法,牙齿咬合面在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形态不一的窝沟,细菌、食物残渣常堆积其中,封闭剂通过隔绝窝沟与口腔环境,阻止细菌、食物残渣等进入,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陈曦提醒,“六龄牙”是儿童在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颗恒磨牙,由于它的高患龋率,家长须引起重视,对已经萌出完成但尚未发生龋坏的“六龄牙”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以预防龋齿。
  需要注意的是,窝沟封闭剂只能保护它所覆盖的窝沟,而且也可能脱落。做了窝沟封闭后,仍须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图片

龋病不可逆:残根、残冠、缺牙,慢性病灶莫耽误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更易发生各类牙齿病变,包括龋病、牙髓炎、牙周病等,进而导致残根残冠等牙体缺损。
  我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在65~74岁中老年人中,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牙周健康率仅为9.3%。其中,恒牙患龋率高达98.0%,且以隐蔽的根面龋为主。陈曦介绍,当咬合部位出现黑线时,往往可能是浅龋的表现。如不及时补牙,蛀牙将逐渐向牙齿内部扩充,当龋坏程度发展到牙本质时可能出现酸痛感,当进入牙本质深层,就达到了深龋阶段,牙齿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不适,此时加以治疗或能保住牙髓。如果放任不管龋洞内的细菌就会感染到牙髓腔,发展为“疼起来要人命”的牙髓炎,继而引发根尖周炎,只能进行“抽神经”的根管治疗。如果仍然不加以治疗,任由其发展,最终会导致残根残冠的局面。
  除了龋齿之外,长期磨损、急性损伤等都可能造成残根残冠,即牙齿硬组织的大面积缺损,统称为“牙体缺损”。遗憾的是,在饱受口腔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中,存在一批任由残根残冠“横行霸道”的人群。殊不知,口腔中长期保留残根残冠,会影响咀嚼效率,以及面容和发音,继而影响其情绪。而且,残根残冠的牙齿仍会被炎症攻击,出现疼痛肿胀,甚至引起口腔颌面部及全身其他疾病。如经常刺激口腔黏膜引起慢性溃疡,反复摩擦经久不愈,还可能诱发肿瘤(舌癌、颊癌等)。因此,建议老年患者及时接受残冠残根治疗,进行修复或拔除。
  陈曦特别提醒,中老年人不但要正确处理残根残冠,还须避免“老掉牙,不碍事”的误区。要正确认识到,牙齿并非“老”掉,而是由龋齿、牙周病等原因引起,应及时修复,减轻剩余牙齿的咀嚼负担,保障基本的消化吸收功能。
  具体来说,牙齿缺失后,余留牙承担起咀嚼任务。若长时间不修复,可能会造成相邻牙齿的倾斜,以及与其咬合的牙齿伸长等,进一步加重对余留牙的损害。当余留牙齿数量较少时,由于承担了过大的咬合力量,将会造成余留牙牙槽骨快速丧失,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同时,牙齿缺失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咀嚼功能——前牙缺失影响咬断食物,后牙缺失则影响磨碎食物。随着咀嚼功能降低,未经充分研磨、捣碎的食物将直接进入胃肠道,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将大幅增加,从而影响到营养成分的吸收,甚至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总之,当牙齿因种种原因缺失后,切不可放任不管,而应及时进行修复,安装合适的义齿,以恢复口腔的正常功能。
图片

牙周病须控制:平衡口腔菌群,降低疾病风险

  口腔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有助于维持口腔环境的稳定。在健康状态下,口腔菌群与人体保持着动态平衡,帮助维持口腔环境的pH值、抑制病原菌生长、参与营养物质的形成。一旦稳态平衡破坏,失衡的口腔菌群可能引起全身系统性疾病。
  我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疾病调查结果显示,35岁以上成年人中约62.3%患不同程度的牙周炎,其中重度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3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综合科主任朱亚琴指出,牙周病不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要原因,更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慢性疾病的重要促进因素。牙周病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牙龈炎、早期牙周炎、中期牙周炎、晚期牙周炎,防治主要在于牙菌斑的控制。
  之所以说“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是因为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液传输到全身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数据显示,牙周炎患者比普通人群更易患心血管疾病,且出现致命性心脏病的概率高于普通人1倍,患心肌梗死的概率也比普通人高30%。如果存在吸烟习惯,则发生心脏病的概率更高。
  肺部感染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就是吸入口腔咽喉部的感染源。牙菌斑可能就是引起肺部感染的致病菌的重要“储存库”口腔咽喉部的细菌如牙周袋内的细菌,可被吸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导致相应的呼吸道感染或加重原来的病情。此外,牙周炎中产生的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和各种炎性介质,还会加重呼吸道上皮的炎症状态,促进呼吸道感染。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疾病已被正式列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重度牙周炎的风险比普通人高8.5倍,缺牙的风险高2倍。糖尿病可诱发和加重口腔疾病,使牙龈抵抗力变差,而口腔疾病又能使糖尿病病情恶化,血糖难以控制。
  因此,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同时注意刷牙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对牙龈造成损害。在治疗口腔疾病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血糖,避免合并感染,使伤口愈合延迟;在接受口腔治疗术后,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
  近年来,前瞻性研究发现,牙周不健康的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认知功能影响口腔健康,这会导致较差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而显著增加龋病、牙周病、口腔软组织疾病及与义齿相关疾病的风险。牙体、牙列的缺损和缺失,进而导致摄取营养和咀嚼功能无法顺利进行,大脑神经因此退化,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能会随之升高。
  朱亚琴提醒,保持牙周健康并不难,主要是养成早晚刷牙,尤其是睡前刷牙的习惯。刷牙可有效去除牙面附着的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降低细菌数量和消除其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同时,因牙刷无法完全清洁牙间隙(俗称牙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需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辅助清洁。 
图片

健齿应遵循:日常全面洁齿,定期口腔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口腔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十项指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牙齿排列整齐、不塞牙、无缺牙、咬合舒适、无口臭。
  朱亚琴指出,若要保持口腔健康,建议普通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健康检查,了解口腔卫生及口腔常见病流行情况,有病早治、无病预防。
  漱口是常用的清洁口腔方法,日常使用清水或淡盐水即可,也可选用含不同药物的漱口液,这属于辅助手段,不能代替刷牙对菌斑的机械性清除作用。漱口液的作用主要是防龋、抑菌,抑制牙菌斑,减轻牙龈炎。需要提醒的是,部分药物含漱液只用于牙周洁治和手术后,不宜作为日常口腔护理使用。
  水平颤动拂刷法(即“改良BASS刷牙法”),是一种能有效清除龈沟内牙菌斑的刷牙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面面刷到,一般从一侧最后一颗磨牙开始,当刷完一个部位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前一部位保持有重叠。建议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早晚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注意,刷牙方式不当,常会对牙周组织或牙体造成伤害,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或在牙颈部形成楔状缺损。
  牙间隙是藏污纳垢、牙菌斑极易形成的场所,该区域刷牙难以触及,可配合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牙齿邻面的清洁工具,彻底清洁牙齿。养成饭后进行口腔护理的好习惯,可以预防龋病的发生。
  市面上常见的牙线大多由尼龙丝或涤纶线制成,在选购时不宜过粗或过细。牙线种类包括含蜡或不含蜡牙线,也有含香料或含氟牙线。含蜡牙线方便进入牙齿间隙,可以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屑和软垢,但不易去净菌斑;不含蜡牙线有细小纤维与牙面接触,有利于去除牙菌斑。如果手持线不方便,可用带持线棒的牙线。
  此外,牙间隙刷也可以适用于牙龈退缩处邻间隙、暴露的根分叉区以及排列不整齐的牙邻面,去除颈部和根面上附着的菌斑更有效、方便使用,大众可以根据最小通过直径即牙间隙大小选择牙间隙刷(宜小不宜大)。
  长时间未清洁的牙菌斑,矿化后变成牙结石附着在牙齿表面,可以通过洁牙去除,定期洗牙可以更好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发展。
  朱亚琴提醒,除了做好刷牙、漱口、清洁牙间隙等口腔清洁工作之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含糖甜食、碳酸饮料,以免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牙齿敏感。
  龋病和牙周病都是缓慢形成的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因此,须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拥有一副健康好牙。

《上海大众卫生报》2023年爱牙日专题-头版、8/9版
记者:吉双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