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李慧力 得益于国庆假期有点空,终于赶在上博《“实证中国” 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10月8日的闭展日期前整理完了所有的图。 首先是反山12号墓的三件套。 玉琮王: ![]() ![]() ![]() ![]() ![]() ![]() ![]() 玉钺王: ![]() ![]() ![]() ![]() 玉权杖: ![]() ![]() ![]() ![]() ![]() ![]() 寺墩遗址出土的玉璧,管钻法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 ![]() 寺墩遗址出的玉琮: ![]() ![]() 形形色色的神人兽面纹: ![]() ![]() ![]() ![]() ![]() ![]() O_O 凌家滩的玉镯,玉琮可能是从玉镯演化而来: ![]() 兽面纹镯式玉琮,1977年江苏张陵山遗址采集: ![]() ![]() ![]() 这个展柜的灯光调的比较亮,把玉镯的上部打透了,好评 ![]() 镯式玉琮,1987年瑶山9号墓出土: ![]() 张陵山遗址的这件有点像手镯,也有点像臂钏。张陵山遗址好像做过测年是距今5300年左右,瑶山遗址近些年来研究成果显示好像也接近5300年了,也就是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良渚文化已经开始了将从玉镯(玉臂钏)向玉琮的转变,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 玉龟及玉签组合器,2007年凌家滩遗址出土: ![]() 下面是一堆戴脖子上的。 竹节形玉管串饰,1987年凌家滩遗址15号墓出土: ![]() 玉管串,1986年反山20号墓出土: ![]() 玉串饰,1982年上海福泉山9号墓出土: ![]() ![]() 玉璜串,1987年瑶山4号墓出土: ![]() ![]() 玉璜串,2021年良渚北村遗址出土: ![]() ![]() ![]() 玉璜串,2012年余杭官井头遗址出土: ![]() ![]() 良渚玉璜串,1986年反山遗址22号墓出土: ![]() ![]() 崧泽文化陶仓,1996年嘉兴刘家墩遗址采集: ![]() ![]() 良渚文化豚形黑陶壶,1960年江苏苏州梅堰太浦河采集: ![]() 良渚刻纹陶豆,2016年良渚古城钟家港古河道出土: ![]() ![]() 良渚文化分体石犁,2003年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 ![]() 三口陶匜,2000年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 ![]() 三口陶器,1966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66号墓出土: ![]() 细刻纹陶双鼻壶,1977年昆山太史淀遗址采集: ![]() 这个良渚的陶盘也挺有意思,中间刻的是干栏式建筑吗? ![]() 接下来就都是明星展品了。 良渚文化的嵌玉漆杯的复原件最新款: ![]() 比比下面这件良渚博物院的老款,是不是潮了许多: ![]() 彩绘陶壶,2020年江苏寺墩遗址出土: ![]() ![]() ![]() ![]() 透雕玉冠状器,1986年反山16号墓出土: ![]() ![]() 绞丝纹玉镯,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 (良渚王后的墓) ![]() ![]() ![]() 崧泽文化人首陶瓶,1987年嘉兴大坟遗址出土: 嘉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虎首玉璜,凌家滩遗址: 又一件传奇展品,它分两半,一半是1987年凌家滩当地征集的,另一半是20年后考古队员从凌家滩遗址22号墓里挖出来的,两个半件神奇的完全吻合,这是首次合体展出。 ![]() ![]() ![]() 透雕玉璜,1986年反山遗址16号墓出土: ![]() ![]() 玉鹰,1998年凌家滩遗址29号墓出土: 一只鹰带2头猪,好有意思。 ![]() ![]() 双虎首玉璜,1987年凌家滩遗址8号墓出土: 这件玉璜的后期卡了我整整三天,现场光比实在太大,原本想尽量恢复暗部细节的,后面发现提亮以后细节不够怎么弄都不大好看,就干脆顺着现场的光势做吧,好像还好一点。 ![]() 分开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馆藏的两只良渚玉鸟相映成趣: ![]() ![]() 玉鱼,1986年反山遗址22号墓出土: 这组展柜的背后有一组监控灯,适当调整机位就变鱼泡泡了,整个展柜有好几张都用到了这组监控灯。 ![]() 分别出土于1987年和1998年的两个凌家滩玉人,一个站着一个蹲着: ![]() ![]() 透雕玉人首形饰,1991年昆山赵陵山遗址77号墓出土: 我一直觉得这件是当时不知道哪个良渚人白日做梦,想着有一天有只鸟能带他飞起来,躲避洪水。 ![]() 玉觿,1977年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5号墓出土: 和上面那个透雕玉人首形饰一起是南京博物院的两位明星老朋友了。都是像玉璜一样用绳子穿孔挂在脖子上的吗? ![]() 玉龙,1998年凌家滩遗址16号墓出土: ![]() 龙首纹玉圆牌,1987年瑶山遗址2号墓出土: 3个龙首。 ![]() 龙首玉镯,2021年余杭北村遗址106号墓出土: 北村遗址新挖出来这个6个龙首的玉镯。 ![]() 对比一下以前瑶山4个龙首的: ![]() 三角形玉片饰,1987年凌家滩遗址4号墓出土: 这是足底按摩刮痧用的吗?还是厕筹? ![]() ![]() 接下来这件可厉害了,福泉山遗址的象牙权杖: 这是唯一一件在玉器之外发现神人兽面纹的良渚文物,因为保存状况不大好,原件几乎不展。2019年良渚申遗成功的时候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良渚玉器展也只是展出了复制品,这次上海博物馆把原件和复制品同柜展出了,原件躺着,复制品站着 ![]() ![]() ![]() ![]() ![]() ![]() ![]() ![]() ![]() ![]() ![]() 若是觉的原件的花纹看不清楚,可以看这里: 带盖玉柱形器,1987年瑶山遗址9号墓出土: ![]() ![]() ![]() 玉牌饰,1987年瑶山遗址10号墓出土: 这一张的光感是这次展览的照片里处理的最满意的一张。 ![]() 玉冠状器,1986年反山遗址22号墓出土: ![]() 玉冠状器,1987年瑶山遗址2号墓出土: 这个神人兽面纹像是个女生刻的,Q版。 ![]() 透雕玉冠状器,2021年余杭北村遗址106号墓出土: 也是新货,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听的磁带🤣。 ![]() 玉冠状器,1987年凌家滩遗址15号墓出土: ![]() ![]() 三叉形器、管形器,瑶山遗址9号墓出土: 也是戴脑瓜子上的。 ![]() 玉背象牙梳,1999年海盐周家浜遗址30号墓出土: 这又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之前一直把这类器物叫冠状器,海盐出土了这件以后才明白这类器物下面是接梳子用的,于是开始改名叫“玉梳背”了。 ![]() “鸟立高台”玉璧,良渚文化: 这件原来在上海博物馆4楼玉器馆展出的“鸟立高台”玉璧,为了这次“实证中国”展,特别换了个房间,从4楼来到了1楼。 ![]() ![]() ![]() ![]() 对比一下良渚博物院的“鸟立高台”和浙江省博物馆的“鸟飞走了的高台” ![]() ![]() ![]() 良渚玉锥形器,1986年反山遗址20号墓出土: 带大眼睛的玉锥形器哦。 ![]() 其他一些图: ![]() ![]() ![]() ![]() ![]() 下次见“何以中国”大展系列的第三弹应该是在上海博物馆的浦东新馆了,期待新馆大展,新馆见!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