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味中草药 132:芡实,又叫鸡头米,勾芡、勾芡,原来用的是它

 子君zijun123 2023-10-17 发布于河北

图片


芡实,睡莲科芡属下唯一植物芡实的种仁。芡实白色须根,茎短小不太明显;叶柄中空有刺;叶片漂在水面,圆形大于荷叶,表面褶皱,长有尖刺,叶背紫色,叶脉凸显;花瓣紫色,内外三层。果实似鸡头,内有多个深色球形种子,除去种皮即得芡实,俗称鸡头米。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图片

芡实,睡莲科植物芡(Gordon Euryale; Euryale ferox)的种子仁,即去掉种子皮的种子。

图片

芡实和荷花一样,也是水生草本,同属睡莲科,不过芡实为芡属,而且也是芡属下的唯一一种植物,这在植物学里非常少见。

图片

芡实的根是白色须根,茎很短小,不太明显,其上分出若干叶柄。

图片

芡实的叶柄也是中空的,表面有刺,细长向上,顶着叶片。

图片

芡实的叶片漂在水面,叶片圆形,比荷叶要大许多,大的直径一米以上。

图片

芡实的叶片上面是深绿色的,表面褶皱,且长有尖刺;叶片的背面则是深紫色,叶脉凸出表面。

图片

芡实的花伸出水面,花托上也长满刺,花的萼片绿色分四片,花瓣蓝紫色,分内外三层,花心黄色。

图片

芡实的果实如图所示,像个鸡头,所以老百姓管芡实叫做鸡头米。果皮外面也满布尖刺。

图片

果实剥开,里边有很多圆球,就是芡实的种子了,成熟时有的变成黑色。

图片

芡实的种皮非常坚硬,除去种皮,里边的就是鸡头米了,可以食用,入药就叫做芡实。


芡实的药用价值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芡实的入药历史也非常久远,最早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当时被称为“鸡头实”,历史上芡实还曾被叫做:雁喙实、鸡头、雁头、鸿头,都和芡实果实长相有关。芡实和莲子一样,在《中药学》教材中被划入了收涩药。

图片

芡实可以补肾固精,用于遗精等症,讲莲须的时候提到的金锁固精丸里就用到了芡实。芡实和金樱子两味药组成水陆二仙丹,由于芡实长在水中,而金樱子长在陆地,两个平常的药,却有不平凡的功效,所以得名水陆二仙丹。制作方法如下:

洪氏集验方·水陆二仙丹

取鸡头去外皮,取实连壳杂捣,令碎,晒干为末。复取糖樱子,去外刺并其中子,洗净捣碎,入甑中蒸令熟。却用所蒸汤淋三两过,取所淋糖樱汁入银铫,慢火熬成稀膏,用以和鸡头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盐汤下五十丸。久服固真元,悦泽颜色。

芡实不单补肾固精,还能补脾止泻,脾虚腹泻,常年大便不成形的,可以用芡实、山药煮粥调养。芡实还能治疗女性带下病,清朝名医傅青主用芡实、山药、黄柏、车前子、白果治疗湿热带下,这就是名方易黄汤。

图片

芡实所含化学成分包括: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不过所含成分最多的是淀粉。


芡实的应用方法

勾芡的芡原是芡实

芡实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很早以前芡实就被打成粉,做成饼,当粮食来用。芡实打粉就是芡粉,人们在烹饪过程中,发现芡粉能使汤汁浓厚光滑,于是慢慢形成了勾芡这个烹饪技法。

图片

芡实何时用来勾芡已经无法考证,不过芡在古代只有一种解释,即鸡头;现今芡这个字,只有在芡实、勾芡、芡粉这几个词中出现。不过,芡粉原本专指芡实研成的粉,现在则变成了淀粉代名词,除了芡实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麦淀粉等也用来勾芡了。

当食物吃的芡实

北宋的《本草衍义》说:“鸡头实,今天下皆有之,河北沿溏泺居人采得,舂去皮,捣仁为粉,蒸渫作饼,可以代粮。”靠近池塘湖泊的人家常常吃芡实,现今江南一带盛行吃鸡头米芡实。《红楼梦》里还曾有鸡头米的记载呢。还有人将芡实的叶柄采来当蔬菜吃呢。

图片

芡实做成的美食

芡实是著名的水八仙之一,苏州人很爱吃,也非常讲究,加工成各种美食。小永没有吃过,看上去仿佛与高粱米水饭神似,问了问大家,北方人吃不出啥味道,而苏州的酥老师却回答“好吃”二字,差异如此巨大,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图片

鸡头米虾仁

图片

桂花糖水鸡头米

图片

鸡头米鲜银耳羹

图片

鸡头米薏仁绿豆羹

图片

这是鸡头米炒啥?

图片

芡实与藕片等同炒,名字叫做荷塘小炒,很有意思!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药性解》: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肾、脾、胃四经。主安五脏,补脾胃,益精气,止遗泄,暖腰膝,去湿痹,明耳目,治健忘。按:芡实之甘,宜归脾胃,土得其宜,则水不受克,火亦无盗食之虞,故又入心肾二经。多食壅气,最难消化,婴儿食之不长,老人服之延年。

《本草纲目》: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本经》)。开胃助气(《日华》)。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时珍)。弘景曰∶《仙方》取此合莲实饵之,甚益人。

《本草备要》:一名鸡头子,补脾涩精。甘涩。固肾益精,补脾去湿。治泄泻带浊,小便不禁,梦遗滑精,同金樱膏为丸,名水陆二仙丹。腰膝瘀痛,吴子野曰:人之食芡,必枚啮而细嚼之,使华液流通,转相灌溉,其功胜于乳石也。《经验后方》:煮熟研膏,合粳米煮粥食,益精气。蒸熟捣粉用,涩精药或连壳用。李惟熙云:菱寒而芡暖,菱花背日,芡花向日。

《本草求真》:﹝批﹞利脾湿,涩肾气。芡实专入脾、肾。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甘入脾。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涩固脱。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补脾同山药、茯苓、白术、人参、莲肉、薏苡仁、扁豆。惟其味涩固肾,用芡实一味捣末熬,金樱子煎和丸,服之补下元益人,谓之水陆丹。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伤损精气,小便遗数精滑,用秋石、芡实、茯苓、莲肉各四两为末,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得配本草》:芡实一名鸡头,甘,平。涩。入足少阴、太阴经。补脾助气,固肾涩精。治遗浊带下,小便不禁。得金樱子,摄精;配秋石、莲肉、大枣为丸,盐汤下,治便数精滑。佐生地,止血。合菟丝子,实大便。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入脾、肾二经。主湿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聪明,强志补中,除暴疾,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都润泽者居多,润泽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神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或问芡实平平无奇,而子偏誉之为益精补中之药,何也?曰: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至妙药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实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饮调服,虽遗精至衰惫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药,而实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测也。

或问芡实性实平淡,吾子誉其功用,不识益肾补精之外,更有何病可大用乎?曰:芡实,无症不可大用,而尤可大用者,开胃气耳。胃气大开,何病不藉之以得利。平而实奇,淡而无厌,殆芡实之谓乎。

或疑芡实但能止精,而不能益精,虽精止即是益精,而终不可谓精得芡实而生也。曰:芡实岂但止精哉。夫遗精之病,必能补而后能止。使芡实不能益精,又何能止精。况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芡实益精,又何疑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