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元教学中,“核心任务”设计用这个工具就够了

 wangzh311 2023-10-1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核心任务,作为单元教学中面向学生的关键要素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此,我们系统梳理了与核心任务有关的已有实践成果,并引入GRASPS工具助力我们设计核心任务,以便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改进与优化,追求更优质、更有效的核心任务。


图片

核心任务起什么作用?
核心任务是统领学生的单元学习过程的表现性任务。其作用可概括如下:
(1)紧扣单元学习目标,学生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2)表征与辅助核心问题,学生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回答核心问题,逐步深入理解学科(或跨学科)大概念。
(3)承载单元内容与知识,特别是核心内容与主干知识(如果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理性取舍,“抓大放小”),学生在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与应用。
(4)评估学习效果,学生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与结果均可见、可衡量,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重要评估证据。


图片

核心任务应该具有哪些特质?
好的核心任务可以同时发挥以上四个作用,成为紧扣与达成单元学习目标、表征与辅助核心问题、承载单元内容与知识、评估学习效果的良好载体。因此,好的核心任务应具有以下特质:
(1)一致性,核心任务与大概念、核心问题相呼应,完成核心任务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与回答核心问题、逐步深入理解学科或跨学科大概念的过程。
(2)真实性,核心任务最好指向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和表现性任务,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情境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代入感。
(3)驱动性,核心任务的设置应当是有趣的,也能够引发高阶思考,指出学生持续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4)复杂性,核心任务通过恰当地限定问题的环境与条件,来匹配学习的目标、单元的内容、学生的水平,并贯穿单元学习始终。
(5)可评估性,由于核心任务通常是表现性任务,其可以作为评估的载体和证据,具有多角度的可见结果,教师可以通过核心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不同侧面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理解了大概念。

图片
(这个图的重要性,懂的都懂~)


图片

如何设计出好的核心任务?
如何设计出满足上述特质的核心任务呢?
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位“老朋友”。书中提到:“表现性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具有挑战性、可能性的待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学生为了一个确定的对象开发具体的产品或作出相应的表现,并提前被告知评估指标和表现标准”。
其中,可以提炼出表现性任务的六个元素——Goal(目标)、Role(角色)、Audience(对象或受众)、Situation(情境或处境)、Performance/Product(产品)、Standards(成功标准)。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推产品——助力我们设计核心任务或表现性任务的GRASPS工具!
G——目标(goal),即“任务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由于面向学生,因此任务目标的描述应该清晰、具体,使学生能读懂、理解。(此处的任务目标与我们常说的学习目标是两回事,小心混淆哦~)
R——角色(role),即学生担任的角色是什么?学生将自己代入角色后,会主要从角色的视角去思考,从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有更强的真实感、代入感。
A——对象或受众(audience),即任务面向的客户或服务对象是谁?学生可在角色和受众之间进行换位思考,从客户或服务对象的视角去反思、改进、优化任务,引发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持续成长。(所谓知己知彼~)
S——情境或处境(situation),即任务所处的具体情境是什么?可能面对哪些挑战?受到哪些限制或制约?一方面,情境或处境的真实具体、有挑战性,让学生有充分的代入感;另一方面,情境或处境中的限制或制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绕不开单元内容、学习目标、核心问题与大概念,更有利于保持任务的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理调节任务的复杂性。
P——产品(performance/product),即任务完成需要交付的产品或成果有哪些?可以含个人成果或团队成果。产品的可视化、可衡量性越明显,任务的可评估性越高。
S——成功标准(standards),即检测产品是否有效或评估成果是否达成的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成功标准与我们常用的核心任务评价量规有相近之处,但其又不必拘泥于量规的三个乃至更多层级描述,而是直指各个维度的示范级或最优解。
因此,成功标准与量规一样可以起到增加任务可评估性的作用,但其更加简洁、易读,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难免丢失了量规能给予复杂任务过程性的改进方向与优化指导的功能。利弊得失,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智慧进行取舍。
成功标准
量规
共性:增加任务的可评估性
优势:
不拘泥于三个乃至更多层级描述
直指示范级或最优解
更加简洁、易读
不足:
至少包含示范级、合格级、请改进三个
乃至更多层级描述
稍显复杂
不足:
丢失过程性的改进方向与优化指导
优势:
给予过程性的改进方向与优化指导

隆重介绍了GRASPS工具后,我们来看一个核心任务的示例,来一起体会其中对于GRASPS的六个元素的体现与应用。

七年级 生物《人体内物质的变化》单元

核心任务

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学生进入到三年级就可以自主选择午餐菜品啦!面对丰富的菜品,三年级同学们会不会有选择困难?刚刚开始自主选择用餐的三年级学生如何科学地选择午餐菜品,保证膳食均衡,学会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们愿意作为一名营养指导师,应用《人体营养》的相关知识,为三年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用餐指导方案及现场指导服务。

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三年级学生在一个月内能够做到:

  • 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指标制定一周的午餐窗口及食品搭配(合理营养);

  • 能够根据自己饭量向食堂打饭的师傅提出自己所需各类食物的用量(避免浪费);

  • 在实践一段时间后,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父母的身体状况尝试为父母设计一周午餐食谱(关爱父母)。

          核心任务中的六个元素

Goal

(目标)

帮助三年级学生科学地选择午餐菜品,保证膳食均衡,学会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Role

(角色)

一名营养指导师

Audience

(对象或受众)

三年级学生

Situation

(情境或处境)

刚刚自主选择午餐菜品的三年级同学;

菜品丰富多样,三年级同学的选择困难、难以取舍;

应用《人体营养》的相关知识。

Performance/Product

(产品)

有针对性用餐指导方案及现场指导服务

Standards

(成功标准)

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三年级学生在一个月内能够做到:

  • 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指标制定一周的午餐窗口及食品搭配(合理营养);

  • 能够根据自己饭量向食堂打饭的师傅提出自己所需各类食物的用量(避免浪费);

  • 在实践一段时间后,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父母的身体状况尝试为父母设计一周午餐食谱(关爱父母)。

(感谢生物组供稿)


图片

GRASPS与核心任务的特质有什么样的关系?
GRASPS与核心任务的特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GRASPS对我们有什么助力和好处呢?打个比方——核心任务的特质是“灯塔”,GRASPS工具是“航线”。
比如,我们指向大概念、核心问题设计Goal(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并在Situation(情境或处境)中巧妙、恰当地加入一些限制条件,使核心任务有力承载单元内容、不偏离学习目标,为“核心任务的一致性”保驾护航。(避免出现思维过于发散、绕开学习目标的误区)
再如,明确Role与Audience,使学生在“角色身份”和“服务对象”两种视角中换位思考、交流互动,学生持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优化,形成让自己和受众都满意的Performance/Product,赋予学习意义感,有效增强“核心任务的真实性、驱动性”。
又如,Performance/Product(产品)与Standards(成功标准)的引入,无疑使任务更加可视化、可衡量乃至可量化,有助于增强“核心任务的可评估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举例是为了阐述“核心任务的特质”与GRASPS的关系,但并不代表着这种对应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
当然,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GRASPS可能不是唯一的路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工具。作为实践研究者,我们将在学习工具、使用工具的同时,改进工具、乃至开发工具。
在研究中探寻进步、在实践中收获乐趣!

来源 |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