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亭:从“治安岗”到“送别处”,它是如何一路演变的?

 大遗产 2023-10-17 发布于北京


“长亭送别”的基调就是一种含蓄的悲情,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离别的浪漫
所以,即便到了20世纪初,李叔同以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重新填词时写下的仍旧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离别情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清代张若澄所绘《笠亭岚霭轴》,画中亭笠檐四柱,十分秀美。画上叠压的建筑为杭州湘湖澹然亭,也是传统的四柱亭,显得端庄大方。摄影/单逸辉
01
十里长亭,从肃杀到浪漫
公元前235年,楚地南郡鄢县(今湖北宜城),二十八岁的小吏喜,接掌了县内的治狱工作。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经手的每个案件,都写入了官方文件“封诊式”里。
一日,值守市南街亭的求盗(负责抓捕盗贼的吏卒)汇报:有名男子捆了一人,牵着马、拿着衣鞋来告状,称此人试图偷盗这些马匹、衣服,被自己发现了,因为附近有“亭”,便抓了送来;又一日,某亭的亭长、求盗,在山间巡逻时发现了两名逃亡藏匿的抢劫犯,便果断出击,斩首一人、捕获一人,收缴弓弩两张、箭矢二十枚,立下了大功。
这些出自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片段内容,复活了喜所生活的时代。那时,巡查治安、勘察现场、抓捕罪犯都靠一处叫“亭”的基层衙门。亭虽然占地不大、职权不高,但数量却很多,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汉时期大约十里设一亭,这也是“十里长亭”说法的由来。
这样的亭有多少?表中记载多达29635个。
然而,今天说起“长亭”,中国人多半不会产生沿亭缉盗的联想,反而充满“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愁绪。古人对于离别,最经典且浪漫的表达有两种:一是阳关折柳,一是长亭送别。只不过天下之大,阳关只有一处,长亭却处处可见,以亭寄托离情、乡思、旅愁也更加普遍。

▲ 所绘陕西西安一真亭,是古亭独具一格的代表。中间的六角形亭,附左右三柱小亭,如凤鸟展翼般组合成套亭,因此也称凤凰亭,它的形制是中国亭中的孤例。供图/李乾朗

从管理治安奸盗的肃杀衙门,到充满离愁别绪的意境象征,“十里长亭”的这一段演变之路,究竟是怎样走过的?

0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汉代的亭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在街道边为“街亭”;在城门旁为“门亭”;在城厢内为“都亭”;在村舍外为“乡亭”……这些都是担负防御、缉盗责任的公所,职能类似今天的治安岗亭
此外还有“五里一邮”的邮亭。
古人出行,长途漫漫。十里长亭、五里邮亭的存在,本是出于治安警备和邮驿传递的需要,是一个方便缉捕官员、传信差役更换马匹、补给粮草的地方,为行旅止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正是因此,亭渐渐具备了驿馆的特性,成为一处“暂停”之所,让旅途中的人们有了一个迎来送往、驻足暂歇的地方。

兰亭因王羲之而出名。“中国地方志鼻祖”《越绝书》说这里“勾践种兰渚山”。兰在上古为爱情信物,渚为二水汇合处,传统祭水的理想场所。兰亭之“亭”原是行于秦汉时期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十里一亭,亭有长”,刘邦以前就是个亭长。

亭,这个原本负责“民所安定”的建筑,至此已基本完成了功能的转变。可以想象,借助陆路交通出行的旅人,总能在一程又一程道路边,看见一座又一座的亭,还有亭里挥手作别的离人。“十里长亭”的无限诗意,也随着一代代行旅之人的脚步,在山河大地间,徐徐展开。

中国戏剧史、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一幕场景是《西厢记》的“长亭送别”。戏文里,相国千金崔莺莺与白衣书生张珙,虽在红娘帮助下结成眷侣,可仍要面对崔夫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严规,不得不含恨作别。那这份爱情究竟可得还是未得,成为“长亭送别”的无穷余韵。这余韵,还曾被李白写入《菩萨蛮》词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图为汉画像石中的亭,亭中双人对坐,或在会晤,又或在作别,使人联想到“十里长亭”的意象。
在古人的诗词文章里,“长亭分别”的基调,无一不是悲伤惆怅的,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杜牧的“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长亭,用远去的路程,“拉长”了世人的离情,放大了愁绪,让人心有戚戚。

03
一座“空”亭,向着心外开敞
比起殿堂屋宇、楼阁台榭,亭大概是最“随性”的建筑了。无论是最初作为治安警备的衙门,还是后来的行旅止舍之所,亭的修造地点似乎都不太讲究。闾里乡间、道旁桥头,只要人们觉得需要一处歇脚的地方,就可以搭起一座亭,大小形制,都可随意……事实却并非如此
南朝宋《世说新语·言语篇》中写到一座“新亭”,据说经历了衣冠南渡之难的士大夫们,每到风和日丽的日子,总会相邀到新亭,聚会饮宴。学者考证,这座新亭,源于三国时期所立的“吴旧亭”,损毁后,于东晋隆安年间迁建到都城建康(今南京)西南,一片形胜之地。
横屏观看

 桥上有亭,一步一停。供人停步小憩的亭,犹如最美的休止符。摄影/谢伟明

这新亭濒临长江,地势高峻,视野开阔,不仅风光绝美,也是都城的门户、战略要塞。更奇特的是,史载新亭有“山河之异”——南渡前的都城洛阳四面为山所围,伊河、洛河川流不息,当时的建康恰与旧都地形相仿。当过江的士人们身处新亭,寓目所见,思绪驰骋,自然有所感发。
《世说新语》记载了“新亭对泣”的名场面。名士周伯仁在宴会上哀叹说:风景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江山不一样了。大家听后都相对而泣,只有丞相王导沉着脸质问:大家更应齐心协力辅佐朝廷,恢复中原,怎么竟像那个亡国后,就只知道戴着楚国的帽子面南而站的楚囚,哭个不停呢?

新亭名字里的“新”,相对的究竟是吴旧亭还是洛阳的旧亭呢?多少都可以看作是对过往洛阳宴乐场所的模拟与再现。而亭这种建筑,特别适合成为这样心物相契的精神载体。

亭是传统古建中最为开敞的一类,几根柱子便撑起整座建筑,可以玲珑得不能再玲珑。这样的设计,最初可能有节省建筑材料的考量,但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观望”的目的,可能是瞭望敌情、消防等,也可以是观览周围的风景。有时必须居高,有时仅需有可观之处,如园囿当中。

亭以开敞的空间特征,为人提供了面向自然的开阔视野。东晋王羲之在著名的《兰亭集序》中即这样表达:“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在亭中远眺,可以使人放开胸怀,观察宇宙万物,享受视听的乐趣。而宋代文豪苏轼为《涵虚亭》赋诗,则阐述得更加深刻:“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亭,营造了“虚空”之感,而中国古典的哲学精神里,又特别讲究“虚静”,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坐观于“空”亭当中,正可与人内心的虚静状态相对应。唐代诗人刘禹锡咏亭“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亭,为观览而摒弃四壁,为遮挡风雨而设顶,哪怕身处山崖险石上,也使人有安然之感……亭一边为人们提供庇护的场所,一边满足着人与自然亲近的追求

横屏观看

▲ 与山间之亭相比,园林之亭更具文人气质。北京天坛有座扇面亭,因亭顶形如扇面而得名,寓意文人的儒雅。摄影/马凯文

魏晋南北朝以降,亭受到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的观照,加入了“畅耳目,达神气”的文化感,也成为越来越美的建筑。

人们形容女子的秀丽,或花木的挺拔,常常愿意用一个词——亭亭玉立。这个“亭亭”,便是由古亭引申出笔直耸立的意思。反之,如果说哪种中国古代建筑可比美人,今天看来,应当也非亭莫属吧。
唐代的亭子,又有“胜屋”的美称,既因为许多亭子都身处胜境,也因为亭子被打造得越来越婀娜多姿——形式上突破了常见的四角方形,四角、六角、八角和圆亭都出现了,这从敦煌的唐代壁画、存世的亭阁式塔中可见。
横屏观看

人们还创造出暑天于屋檐放水、下注如落雨,使亭内温度降低的“自雨亭”可进行曲水流觞游戏的“流杯亭”等。
或许正是对亭的美好意境的喜爱,增添了人们修造“美”亭的渴望。以至于亭成了山水间最美的“休止符”——有风景的地方就有亭,因为要停下来看风景,也要在风景里看见亭。
亭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注定它不会仅仅停留在大山大水之间。大约从南朝开始,亭被移入山石湖塘、竹木花草的园林中,在遮阳避雨、休栖游赏的实用功能外,增添了隔景造景的效果和托物言志的情怀

北京陶然亭公园。

及至宋代,修造园林之风盛行,亭,作为诗情雅趣的一种极简表,很快成为园林建筑里的大宗,乃至点睛之笔


04
托“亭”言志,无限可能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的皇家园林艮岳建成。其主峰万岁山以湖石叠成,最高处建介亭,以览全园景色;东西两侧峰峦上,分列萧森亭、极目亭、巢云亭、半山亭,高低错落,连成轮廓。据记载,艮岳中单是有题名的亭就多达30余座,因不同的基址环境及景观特色,各具其妙。
据说,艮岳中的山石亭阁都是宋徽宗亲自设计的。作为一个痴迷于艺术的帝王,这些园中亭的修建与命名,也许就是他所理解的江山风景、文人雅情,只可惜今人都无从得见了。但这种情致,在两宋时期是极为流行的。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时任集贤殿校理的苏舜钦,因支持“庆历革新”遭贬,流寓吴中。时值炎炎盛夏,苏舜钦一心寻个“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他在苏州学宫东面觅得一座三面环水,地方广阔且旁无居民的废园。于是,苏舜钦花费四万贯买下此园,悉心修缮,遍种翠竹,“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冠绝天下的苏州园林中,沧浪亭固然不是风景最盛的,但却是最古老且唯一以亭子名命名的古典园林建筑。园亭落成后,苏舜钦便常常于沧浪亭畔“觞而浩歌,踞而仰啸”。他自称沧浪翁,作《沧浪亭记》与好友欧阳修、梅尧臣诗文唱和,让世人对这个“清风明月本无价”的地方充满了向往。

沧浪亭。

在中国文化史上,借一座亭来抒发胸臆,是文人士子不期而同的选择。历经宦海风波的晁补之避居故里时,曾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建归来园、舒啸亭以自娱;白发暮年仍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则用老庄之道抚慰心境……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亭安有式,基立无凭。”他想表达的大概就是,在园林构筑中,亭的建造并没有什么准则,只要有好的风景,只要能体现出造亭者的志趣,随心随性,就足矣。
当苏舜钦于姑苏城内修造沧浪亭的时候,他的老友欧阳修也被贬离京,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州)。和温婉的江南水乡不同,滁州四面环山,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 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因欧阳修《醉翁亭记》而闻名,屡遭劫毁又屡次复建。摄影/王震

因此,欧阳修没有学苏舜钦,于城邑园林中造亭以遣愁怀,而是将视野重新投向广阔的自然山林。历史上便有了名留千载的醉翁亭。
在这座檐角如鸟翅般飞扬张起的亭子中,欧阳修设下山肴野蔌,觥筹交错,可他的快乐,不是眼前的宴饮相欢,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或言,用山水之乐来排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苦闷心情。
古人赋予亭太多的人文特性,也给了它很多美好的名字以建筑功能分,有邮亭、驿亭;以路途远近分,有长亭、短亭;以赏景意境分,有闲亭、野亭、幽亭;以修建地点分,有江亭、池亭、山亭…看似都是客观条件使然,实则无一不带着主观的情感色彩,中国式的意象。
横屏观看

苏州网师园内著名的“月到风来亭”,取意于宋人邵雍“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的诗句,此亭还呈现出亭与廊的组合式样。摄影/周文魁
天地自然、江河山川。人们造亭本是为了观望、赏景,却不知不觉将自身也变成了一种风景。亭里充满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个中意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图文来源:

《中华遗产》2022年10期,撰文/舒燏

编辑:zy

CHINESE HERITAG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