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2年2月,尼克松准备访华,国宴上有一道菜叫蚕豆炒虾仁,可是现在是2月,去哪里找新鲜的蚕豆

 Loading69 2023-10-17 发布于四川
1972年2月,尼克松准备访华,国宴上有一道菜叫蚕豆炒虾仁,可是现在是2月,去哪里找新鲜的蚕豆,一下子成了难题。

1972年2月,北京东华门大街34号供应部的工作人员们面临巨大压力。距离尼克松访华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但是许多国宴菜品的食材仍未到位,其中就包括夏季才有的蚕豆。

大家都知道,34号供应部是1955年成立的专门为国事活动提供后勤保障的机构。尽管表面上它只是一家门牌号为34号的食品供应点,但每逢重大活动,34号的工作人员总会第一个接到通知,要提前做足各项准备。

这次尼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意义重大,34号供应部的工作人员更是担负着为国宴准备新鲜美味食材的重任。

可现在距离国宴只剩一个星期,各种食材还没齐备,大家焦头烂额。尤其是蚕豆问题,让原本已经四处奔波的工作人员更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为了尽快解决蚕豆问题,34号供应部组织人手分头在全国各地寻找可用的蚕豆。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浙江温州平阳县最南端的一个小镇钱仓找到了还算嫩的蚕豆。

当地人介绍这是“钱仓早”品种的蚕豆,虽然个头还小,但过几天就能长大成熟,可以食用。为了确定蚕豆的生长情况,工作人员还特意请教了当地有经验的老农民。

得到老农民的保证后,他们这才放心将蚕豆运往北京,准备在国宴上大显身手。

食材问题解决了一半,还有一道难题摆在34号供应部工作人员面前,那就是美方要求准备一种可以直接饮用的果汁。

这对工作人员来说简直像天方夜谭,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直接饮用的果汁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工作人员绞尽脑汁,最后只能求助北京的一家食品厂,请求他们试着用土方法制作果汁。

为保证食品安全,所有准备用于国宴的食材都必须通过34号供应部的化验室检测。工作人员提前24小时入驻实验室值守,一旦有新食材送达就立即取样化验,以保证结果尽快出来。他们明白,这次国宴事关国家大事,必须确保所有食材的质量安全。

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次尼克松访华的国宴菜单最终定了下来。其中自然也包括那道蚕豆炒虾仁,这道菜一出桌,立刻成为佳话。

国宴结束后,媒体的报道也让“钱仓早”蚕豆声名远扬,平阳县的钱仓镇因此也跃上了全国舞台。

可以说,在这次尼克松访华国宴背后,34号供应部的工作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他们对各种食材的寻找和严格把控,才保证了国宴菜单的国粹与美味,也让这道蚕豆炒虾仁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

尼克松对此次访华国宴给予了高度评价,无疑也离不开34号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为这次历史性国宴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