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祖还乡,还乡道不香】

 一人一心一念 2023-10-18 发布于云南

许多人问我:尊严与荣耀,靠什么得到?

我的答复很简单:被承认。

项羽,出身贵族,自幼文武兼修,但是他被“效率优先”左右,有点贪婪,叔父项梁教他学剑术,他嫌学剑术效能不高,“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他兵法。

秦始皇巡视浙江一带,项羽、项梁也去围观,项羽见到秦始皇的威仪之后,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项羽此人虽有胆识,但是被人的社会习得性囚禁。这种“取而代之”的心意,是任何人都有的心理潜能,有的人被压抑了,有的人释放出来了。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死本能”,带有毁灭性。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处于非合作博弈状态,这种灭他存我的心,可能无限膨胀。

项羽攻入咸阳之后,“死本能”大肆发泄,杀秦人,放火烧毁秦人建筑,掠夺财宝。有人劝说项羽定都关中,但是项羽觉得宫殿被自己烧了,已不可能了,再说他希望回到家乡耀武扬威,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项羽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以社会心理学看来,十分正常。中国古代,金钱、权力是具有支配性的两种强大力量,也是稀缺资源,而一般人难以得到,其一生是没什么起伏的,久而久之,人与人在相互熟悉之后产生鄙视感、嫌弃感,谈何被承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只是少数人的可能性。

在项羽心里面,他要回家,获得熟人的承认。可见,项羽的心气格局被社会习得性绑架了,缺乏自我反思能力。

人与人相互熟悉之后,在“常”的印象之中产生鄙视感、嫌弃感,不会敬佩他人。再者,中国古人讲“谈情说爱”,通过情、爱制衡权力、金钱的垄断性支配,维持社会的均势和运行,并由此建构人生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之中,人确实有幸福感。但是,人的理性不平等,资源有限,难免有负面的弊病产生。譬如相互鄙视、嫌弃,非合作博弈,人情使得金钱(市场)无法扩张。古代人,喜欢背井离乡经商,道理在此。陌生人世界,没有“熟人世界”的负面弊病。

佛教、道教的从业人员传教,也遵循此规律。

据说,马祖大师在南岳山学成之后,回到四川家乡传法,结果被一个老太婆一句话坏了事。书上说,马祖大师出身寒贱,父母亲没有田产。他父亲靠编簸箕、卖筛子养活一家人。他父亲又老实巴交,经常被人欺负,邻里也不把他们一家当回事,甚至于他父亲的名字都没人记得,以“马簸箕”来称呼他父亲。

马祖回到家乡什邡,在城郊罗汉寺高筑法台,讲经说法。由于马祖在佛门中的地位和影响度比较高,一时什邡万人空巷,被无数善男信女当做“大师”顶礼膜拜。

当大家挤破脑袋想亲近马祖的时候,忽然人群里面有一个邻里老太婆认出了马祖,她大声高呼:“这人哪里是什么大师!他是马簸箕的儿子!”

大家一听,马上做鸟兽散,也不再顶礼膜拜马祖了。为此,马祖写了一首偈子:“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溪边老婆子,唤我儿时名。”

回到主题,讨论一个人靠什么获得尊严、荣耀?我认为,靠被承认。有钱,有才艺,有权,有姿色,不被承认,是得不到尊严和荣耀的。一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为了得到尊严与荣耀,炫耀一些东西,譬如晒名车、名表,譬如晒照片,结果适得其反,内心十分痛苦,受到严重伤害。

这个被承认,一是自由意志与权利的被承认,二是价值的被承认。处处受到压制,有被侮辱的感受。应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被剥夺,也有被侮辱的感受。晒名车,得不到承认,也有被侮辱的感受。

人是自爱自利的,具有“死本能”,凭什么要承认他(她)?因此,晒富,最容易适得其反,被鄙视,被侮辱。

第一个被承认,靠规则(制度)。第二个被承认,靠贡献,奉行“化私为公”的机制。

怎么贡献?如何“化私为公”?

贡献,就是为社会做有价值的事情。“化私为公”,前提是克己、无私,为社会或者他人这个“公”做有价值的事情。

社会学家认为,人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被承认,不完全是为了利益。司马迁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说,固然有道理,但是不尽然,肤浅了。

否则,无法解释东西方社会上无数人敢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之中,一些人鄙视自己的工作,甚至于鄙视自己,觉得自己肮脏、丑陋、邪恶、渺小,怎么办?化私为公,捐献社会。化私为公,可以净化心灵,提升人格,振拔灵魂,改善自己的社会公共形象,被承认。

一个人被他人熟悉之后,被嫌弃、鄙视,通过化私为公的行为,确实可以改善形象,让人敬佩,被承认,获得尊严和荣耀。

贵州福泉县有一座葛镜桥,明朝末年葛镜捐资修建的。他不仅在当时被承认,也在当今被承认。

我要劝慰喜欢炫耀的人,与其因炫耀受到侮辱、伤害,不如做一些公益,才能真正被承认,得到尊严与荣耀。

化私为公,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道理也很简单,基于人的相互性。西方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在讨论市场经济、人自私自利的时候,提到了“化私为公”,认为这是“无形之手”。人自私自利,没事,但是要获得基于他人承认的利益,必须克己奉公、尽职尽责。

天天炫耀自己有世界第一的本事,希望他人来抬轿子,自己坐享其利,那是何其幼稚、愚蠢的事情啊!

没有互利,社会,或者说,他人无法从中获得利益,也即缺乏相互性,是得不到承认的,因而获不到尊严和荣耀。一个人单向度炫富、晒照片,他人无法受益,他人不会给予承认,自己反而获得侮辱、鄙视。

化私为公,可概述为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它有许多的向度,我就不多说,最简单的就是捐献财物。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见到一栋栋被私人命名的建筑物,我第一个联想到的是“化私为公”。

在王船山思想里面,礼法制度是第一个被承认,贡献或者说化私为公,是第二个被承认。古人办喜事,如结婚,邀请亲戚朋友参加,是为了被承认。葛镜捐资建桥,是为了被承认。一个人著书立说,一个人建功立业,一个人行善积德,是为了被承认。与名流握手,与政要合影,是为了被承认。

一些人丧失被承认之后,沉迷于吃喝和性欲,其实十分痛苦的。

我只能说,多读圣贤书,提供理性程度,改变命运。王船山认为,器变则道变,道变则天变,天变则命变。一个人周遭的一切,可谓之“天”,也可谓之“命”。是否被承认,可谓之“天命”。毕竟,各个时代的被承认,是不同的。

王船山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高峰,而熟读王船山的书,则是站在思想巨人肩膀上,自然势如破竹,占据有利先机。

【马祖还乡,还乡道不香】  

马祖道一大师出身贫苦,世代穷困,祖上无田,父母无地。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全依赖于父亲编簸箕、卖筛子这点小手艺养家糊口,清贫渡日。家里贫苦,父亲人又老实,经常被乡人恶人欺负,乡里邻居也不把他当回事,甚至连名字都没人记住,大家都叫马祖的父亲为“马簸箕”。马祖年少时母亲又去世了,父子俩只能相依为命,无依无靠。  

后来,马祖道一在南岳怀让门下证悟大道后,名振天下。长期在外修行的马祖,常常想念家乡和亲人,于是,他离开南岳衡山,回到故乡什邡县,并在城郊的罗汉寺高筑法台,讲经说法。由于马祖在佛门中的地位和影响度,一时间什邡县万人空巷,被善男信女们当作活佛转世,顶礼膜拜。  就在大家挤破脑袋想要见马祖一面的时候,突然人群中有个马祖道一小时候的邻居老太太认出了马祖,她在人群中大声叫道:这人哪里是什么活佛!他是马簸箕的儿子!  大家一听,全都一哄而散,再也没有人对他像以前那样顶礼膜拜了。到了最后,除马祖道一的同门嫂子之外,再也没第二个人相信他。  

马祖道一为了这件事,专门写过一首偈子:  得道不还乡,  还乡道不香。  溪边老婆子,  唤我儿时名。  可是,哪个唯一相信他的嫂子,最后却真的觉悟了!  虽然马祖道一现在已经是一位开悟的大禅师了,可是老婆婆还是叫他“小二子”。  

家乡的人不了解他是一名得道高僧,只有嫂嫂对他非常尊敬和相信,她要求马祖传授她佛法,马祖笑着说:“假若你真相信我,我就传授你一个参禅妙法。你去拿一个鸡蛋,把它悬空挂起来,每天早晚都把耳朵贴到鸡蛋旁边听一听,当听到鸡蛋里有声音和你讲话的时候,你就会得道了。”  

他嫂嫂对马祖的话深信不疑,一切照办。马祖走了以后,嫂嫂每天都去听鸡蛋的声音,听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灰心懈怠过。有一天,正当她在听的时候,挂鸡蛋的绳子断了,鸡蛋掉在地上,“啵”一声,破了!这一声,他嫂嫂大彻大悟,得道了。  

这则公案说明了:“道,不是想要就有!”我们要有肯定的信心,要有耐烦的毅力,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能禁得起岁月的考验。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禅悟虽是在刹那间,但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心,才能证悟。

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昔日贫困去,今朝衣锦芳

佛法里讲:“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项羽本纪》有一段“高论”印象很深:“富贵不还乡,犹锦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因此言而被人戏称为“沐猴而冠”。
其实“衣锦还乡”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而对于这些“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的返乡成功人士,乡党莫不艳羡有加。然而,修道之人的返乡境遇就与之大相径庭了。

衣锦还乡是每个人的愿望

在唐朝,禅宗名匠、著名的号称“踏杀天下人”的马祖,他是唐朝佛教禅宗大师六祖慧能之再传弟子,开创南禅洪州宗,谥号大寂禅师,悟道之后,法幢高树,法乳广播,也教育带出了很多明心见性的成就者。
某日因故返乡,乡里邻居初时不知“马祖”为“何方神圣”,夹道而观,这时,后溪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太认出了马祖,哈哈大笑说:“他哪是什么圣人,不就是马簸箕吗?于是人们一哄作鸟兽散”(马祖幼时家贫,以织簸箕为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竹篾匠),马祖于是十分感慨,作偈说:“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溪边老婆子,唤我儿时名。”

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

无独有偶,耶稣回到家乡布道时,人们也是惊讶地说:他不就是那个老木匠的儿子吗?他的母亲不就是玛丽亚吗?雅各、约瑟,西门和犹大不都是他的弟弟吗?他的妹妹不是住在我们这里吗?于是家乡人开始厌弃他,并不生信。
耶稣就此议论说:“先知在自己的家乡是从不受人欢迎的。”怎么会有“还乡道不香”这种现象呢?近世智者周国平先生分析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一个精神上的非凡之人会发生两种感想。

先知在自己的家乡是不受欢迎的

第一、他们经常看到这个人,熟悉他的模样、举止、脾气、出身,家庭状况等等,就自以为已经了解他了,在他们看来,这个人无非就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些外部特征的总和,仅此而已;
第二、由于生活环境相同,他们便以己度人,认为这个人既然也是这个环境的产物,就必定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不可能有什么超常之处,即使这个人的成就在本乡以外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也仍然不肯承认。”

自管芬芳,莫管他人

所以为什么会有“还乡道不香”这种现象呀?简单讲:是本土人,他嫉妒本土人。我有办法度尽天下人,但我没有办法度尽本土人,更没有办法度尽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因为没有一个会相信我,他反而会生逆反心理,是不是?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什么台湾的和尚、美国的和尚,人们就认为怎么怎么样,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不是?
这其实就是我们众生本能的嫉妒心在作怪,他不愿意看到本土人成就,也不愿意看到现代人成就,你讲古佛、讲祖师大德,他认可,为什么?因为古人、死人,他不会跟现代人争名夺利啊;外国人、外土的人、外乡的人,他也承认:嗯,这个人有本事。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因为外土人他不会跟本土人争名夺利啊,懂不懂啊?要懂得这是众生的弊病之所在。所以佛法唯信可入啊,法从恭敬心得啊,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第一,我们听经闻法,首先要懂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法从恭敬心得,要有“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的求法心,于如来正法作稀有想。听经闻法的时候心里不要打妄想、心里不要散乱。一面听一面打妄想,那就是二心,一面听一面想心事,这也是二心。一心,只是听,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这就叫一心听。

心灵清净,不被外扰

听懂的人也要一心听,不去思考,在听的时候不去思考他;不懂的人也不要去想;不懂就算了,还是专心听不去理会,假人不懂真人早懂了。更不要妄想一边听一边去研究讨论了,这叫一心听、专心听。否则一旦带上自己的知见去听就不容易领悟。
一心听、专心听,这样来听法就容易开悟。多听几遍,每听一遍都有一定悟处,多听几遍全部都是悟处。即使悟后进修时闻熏闻修也同样是如此对待。

找到自己的佛性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听经的时候不要研究呢?对,在听的时候绝对不要研究,你一研究一思维就落到意识里头,不是真心听了,不是一心了,变成三心二意,三心二意的话怎么会开悟呢?
方便说,在我们凡夫位,第八阿赖耶识是心,第七末那识也是心,第六意识还是心,这就是三心。末那识跟意识两个都是意,这就是二意,三心二意。权乘、小乘的根机,用的都是三心二意,现在我们用三心二意用的很习惯,自然现前。要是把识舍掉,用根就是一心。
根就是指六根的根性,即第七识第八识,究竟说就是真根如来藏。佛所讲的“谛听谛听”,是用你的性来听,用闻性来听、用见性来见,用觉性来悟,所以他容易开悟,没有不开悟的。所以《法华经》弘传序讲“俱崇密化之迹”。《地藏经》讲:“闻在本识”。《 楞严经》讲:“唯以精明进趣真净”。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

有人会误认为光听经闻法、闻熏闻修不能做到理事圆融。其实万法万相,每个事相都包括全部的真理。对我们来说,许许多多就是生活现前的事。事必定包含有理,有其事必定有其理,事理无碍。
因为理能成事,有其理必有其事,没有理的事同样不存在。“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三业总是随智慧行的。因为有了理,你明白理了,这个事才能看得很清楚,才能见不见之见、会相归性、乃至在相见性和真正做到理事圆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要不然简直是神话。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心为身役。

我们每上一堂课,每进入一个名相概念,举一反三,领悟到一种境界,你的品位就提升一次。当然,各人提升的等级不一样,专心的人,观照深的人,他乃至直接到十地等觉都不封顶。
一定要明白,《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等大乘了义经典就是讲我们的心法,就是讲我们心里的境界。有了这个境界,这就是你的金刚种子,你从现在开始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妙就妙在这里,这就是“菩提不退转”,你想退都退不了。

菩提不退转

第二,我们真正明心见性的菩萨,要“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必然“闻香知所在”,是不是啊,所以,知道众生的这种种劣根性,我们在如教行道的过程中,就不会太执着。
对于身边的亲友家人、同学乡党等熟悉你的模样、举止、脾气、出身,家庭状况等等情况的人,知道他可能更多的只是对你得道之前的印象,但是你作为明心见性的菩萨,你应该知“是法住法位”,应该清楚他们身上的习气和执着,就要尽量在“言传身教”中多用身教。
要身教大于言传,多以身作则,让他们从你身上能够感受到佛法对你的改变,看到你具足大慈悲心和一心向道弘护佛法了义的决心和行动,感受到佛法的力量,这就是最好的,因为如果你太多的言教他们未必生信,明白吗?毕竟“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你只管善巧方便的给他们种下了义佛法的金刚种子就好,不要太奢求什么。要真心感恩他们,他们很可能都是愿身再来的大菩萨,都是示现各种相来这个世上成就你的。

菩萨乘愿再来

第三,佛在涅槃经交代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教导我们这四依法的标准,第一个就是“依法不依人”。 学法,求法、修法,所求所行的都是法。
依靠法可以入道,“佛种从缘起”,关键是法。凡夫所说,若能契于正法,也应信受奉行;假令有人虽能显现如佛之相好,但所说不契正法,于其所说,也应舍离,万不可依靠。我们寻求善知识,不是看他是什么地位,执着相上的好坏。

佛种从缘起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依人不依法——谁地位高,谁的名气大,他就依谁,讲什么都是对的。所以依法不依人,什么身份都不重要,只依法,只看你讲得对不对。不要错误的认为:这位是佛学权威,那位是佛教团体的首长;这位是有名的法师,那位是某寺庙的住持,只按这些头衔去分别正邪,这就是依人。
应该不论这些,我们只是看他讲的法如何,是不是契理契机,能不能讲出如来真实义,能不能经得起《楞严经》这个照妖镜的检验。《圆觉经》告诉我们,凡夫想要得成圣道,首须寻求正知正见的人。
经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怎么认清善知识呢?我们应从他的正知正见来印证,而不是从别的条件来选择的。

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涅槃经》讲:“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不管你什么身份、高矮胖瘦、年纪几何,出家在家,你要讲法就得善解如来藏,宣讲常乐我净的大乘究竟真理。
“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若无常乐我净计常乐我净,常乐我净计无常乐我净,四颠八倒之人,无有是处,绝对不是善知识。

依法不依人

所以“还乡道不香”这种现象,也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懂得依法不依人。“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我们接受佛陀和善知识教诲、聆听佛法,是可以向法师质疑的,你有怀疑的时候,可以请法:“法师!你这个说法是根据哪一部经经文讲的,佛有没有说过?”佛要没有说过,我们就不接受,他得有依据、有经典出处,明白吗?法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讲的。
对于有些脱离经典舌灿莲花的法师,即使他讲的天花乱坠,你也不要相信他讲的法。这是说明佛法经典的重要,是我们寻求解脱唯一的依靠。
法是经典,不是菩萨造的论,不是菩萨的讲记、讲义和各种注释。不要说是一般名气大的那些人说法,我们不能相信他;即使是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来给我们说法,如果他讲的跟经上讲的不一样,我们也不能相信;即便是菩萨来讲经,法身菩萨、等觉菩萨来讲经,若跟《法华经》、《楞严经》、《大般涅槃经》、《心经》等大乘了义经典不相应,我们也同样不能相信;
那如果佛来讲经呢,大家要记住“佛佛道同”四个字,今佛无异于古佛,讲的一定是一样的如来藏一实相印大乘不二法理,如果今佛跟古佛讲的意思不一样,那这个佛也不是真佛,该是魔王变现来欺骗我们的。

心如波浪不平静

再者,佛弟子当依止于如来正法,而不是依止于说法者。三皈,佛是教导我们回归自性,这正是佛菩萨伟大和了不起的地方。为什么?从这个地方,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诸佛菩萨,才是大慈悲心,一丝一毫控制的念头都没有,一丝一毫占有的念头没有。
佛教我们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是自性三德。不是皈依外面。佛法跟其它宗教大不一样,佛法之尊贵就尊贵在这个地方。一般世间讲的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也会在形式上供养礼拜三宝,但这些都是一种所依,起一个提醒的作用。
如果只做形式上、表面上的文章,却没有启发内在的智慧,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世间众生善根种子成熟有早有晚,故佛菩萨因缘度众生时间无定。有以佛身,有以菩萨身,有以声闻、缘觉身……鬼身、畜生身等不定,以三十二应身化度众生。

世间众生善根种子成熟有早晚

“法常义者即是僧常”,你不要被出家相所迷惑,太执着于出家相,以为只有剃度出家的那个才是僧。但凡是所说法能引导众生觉悟本心、反闻自性,彻悟实相,由此证悟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者,即是善知识,即是菩萨。我们不可执着于相,执着于人。

自己要把握底线,用智慧去分辨。佛言:“若优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应给施礼拜供养。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复不应给施所须礼拜供养。若于僧中有破戒者。不应以被袈裟因缘恭敬礼拜”。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原因竟然是

小二黑老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说他们单位老是请外人,其实他完全可以胜任那些活。“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禅宗马祖的老家在成都,他父亲是个卖簸箕的生意人。马祖得道还乡时曾全城轰动,但见面后大家都很失望:“原来这个家伙是马簸箕的儿子呀!”

马祖感叹道:“哎!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啊!”

这可能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最早典故了。

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外来的和尚”随处可见,小二黑的抱怨也随处可见,禅哥便给分析了一下。

人们对身边人都很熟悉,哪个半斤哪个八两,基本一清二楚。时间久了,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凡事面子上可以是合作关系,但骨子里却是赤裸裸的竞争关系。有时候这种竞争还相当惨烈,用“你死我活”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俗人常有私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得到上司的认可。这样的话,群成员内部之间常会彼此打压,你有100个好,别人偏偏说你的不好。掩盖长处、放大缺点,这是人与人竞争常用的伎俩。

自己的和尚,即使你再会念经,人家说你长相不佳、发音不准,那你也没法登台。是啊,台子不是你自己想搭就搭的,既然是别人搭台,人家何必要把亮相的机会提供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呢。

“他不会,某某会,咱们还是请某某来吧!”,只需一句话就把机会给了外人。倒不是因为外人就一定比自己的人强,真正的原因是外人登台不仅不会对搭台者构成威胁,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搭台者自己的能量。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现象更多地体现在体制内部。相反地,在一些特别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通常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促使团队精诚合作,从而解决了很多内卷问题。

因为体制竞争,内卷无处不在,只不过好的领导能够尽量想办法去降低这种内卷的严重程度。“能者上、庸者下”,尽量体现得公平一点而已。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体制内用自己人念经的时候也有,但通常只发生在搭台者与登台者之间很弱的竞争关系上。“看面子”“搭交情”通常是这种“交易”的实质。

因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很多单位埋没了自己的人才。西方人常说的“仆人眼里无英雄”和中国人常说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本质上都是自己人瞧不起自己人。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文化存在,致使体制内的人往往热衷于“搞关系”。关系搞好了,同事捧自己,领导信自己,然后自己“往上爬”的成功概率就大了,这是非常明显的生存哲学。

遗憾的是,真正会念经的人通常有一腔正气和满身傲骨,他们根本不屑于去“搞关系”。可一旦想“凭实力”说话的时候,被卷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怀才不遇”其实是被体制套牢的结果。人挪活、树挪死,换个地方兴许就成了会念经的香饽饽。

所以啊,千万别再相信什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了。很多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多用用自己的和尚怎么就不行呢?

和尚们也是,老待在一个地方念经多没意思啊,觉得没意思不妨就换个地方嘛,毕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

话说回来,换地方并不是想换就能换的,归根结底还得“靠实力”。一没实力二没关系,去哪呢?

世界就是这么个世界,社会就是这么个社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并不是中国的特产,放眼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就看一个人究竟想去怎么过了。

做个“搞关系”的小丑?做个“凭本事”的实力派?这么说吧,做啥都不容易,只能各取所适了。

但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明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真正原因往往是“争而踩”和“内而卷”。因为竞争而踩踏,因为在内而卷压,通俗一点就是“内卷”。

内卷,明白了吧,仅此而已。

图片


戏谈“外来和尚好念经”

据说禅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师马祖道一的老家在成都,他的父亲是卖簸箕的。

马祖得道还乡时,全城轰传有个高僧来,等见了面大家都嚷:“原来是马簸箕的儿子呀!”马祖不胜感叹:“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这可能算得上是关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最早的注脚了。

为什么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1999年于无锡斗山寺出家的本源禅师法解:之所以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原因有二:首先,外来的和尚思想、视野和信息不同,能使大众产生新鲜感;其次,外来的和尚与大众之间有一定距离,距离能产生神秘感。可是,相处时间越久,彼此越熟悉,期望值就会越低,缺点也暴露无遗,最终必然产生审美疲劳。

佛在世时,善星比丘与提婆达多出家后,虽然常随佛陀左右,但最终却背叛僧团,毁谤佛陀。其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长期与佛陀相处,忽略了佛的功德,把佛的优点看成了缺点,长处看成了不足,从而失去对佛的恭敬心。由此可见,唯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出家人除了要加强自身修养以外,还须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因走得过近,而让人失去恭敬心。

汉武帝的“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使之距离宗教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这时释迦摩尼来了,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儒学便只好退居了二线。虽然后来儒学与道学都被称为了“教”,但从宗教学的意义上讲却都算不上正牌,就如同释迦摩尼是坐在天顶,而老聃和孔丘是被吊在了半空一样。

但即便是对于佛学这样的宗教,华夏人也并不会像西方人对待上帝似的那样投入。

对于华夏人来说,几千年的历史认为“权力和吃饭”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宗教不过是一种包装,顶多就像穿在身上的衣服,是可以今天穿、明天就可脱的。或者说儒和道只是衣服的正反两面和前后两片:正面是儒,反面是道;前片是儒,后片是道。而且,这件衣服也并不是总被穿在身上的,当赤裸也成为一种美丽的时候,它们就只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遮羞布了。但无论是用来蔽体还是用来遮羞,就都要以不透明为好。因为不透明,所以神秘,所以让别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所谓“君权天授”,也只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

儒和道都是这种被用来遮遮掩掩的东西。

道学是儒学的老师,但因为其信仰的自然太含混,即便被染成了黑色其密闭的程度也显然不如后者;但因为用来遮蔽的部位是臀部,所以也就可以将就用了。儒学的青出于蓝和后来居上是因为其信仰的天比起前者的自然来要明确了许多,虽然要被不断漂白但密闭性却要相对的强,也正适合用来遮蔽下体,也因此便更加受到偏爱。

佛学之所以能取代儒和道的地位而成为国人的宗教是因为其简单易行。

佛家既不像道学那样故弄玄虚,又不像儒学那样一本正经;既单纯得像一个孩子又糊涂得像一位老人,不必学习更不必研究,这对于贪图享乐的国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做和尚要受一些苦,但可以白吃饭又是难得的美事,更何况还可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甚至还可以时不时地去“花”上一“花”呢。如果说佛学也是一件衣服或一片布的话,那就是一件花衣或一片花布,是男人女性化的道具,是自我安慰最便捷的手法。至于那经,反正也是谁都听不懂,就让那些和尚们胡乱地去念吧。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源自于国人的喜新和尚奇,当然也包括以旧为新的复古和以异为奇的折腾。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从唐初的三教并举到宋代的三教合一,国人在由儒释道所开辟出的三角地中折腾了两千多年,之所以会如此,只是因为没有更新鲜的东西出现而已。到了“废除帝制的民国”,就不仅砸孔家店,还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了。这或许也是一种境界,为了把日子过得更美好,很多时候要“破旧立新”的。

佛教在华夏的兴盛是因为有了唐僧的西天取经,而取经的成功是因为孙悟空的一路护送。

孙悟空本来是要将这个世界摧毁掉的,只是因为在如来的指缝里尿了尿才不得不罢手,于是这世界又有幸继续地存在了下来。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孙悟空是一个激进的道家,所追求的是变化;猪八戒是一个消极的儒家,所追求的是恒定;沙和尚则是个模棱两可的中庸,并因此沟通了儒道释这三者。孙悟空的“狂者进取”是因为虚妄,猪八戒的“狷者有所不为”是因为懒惰,沙和尚的“不得中行而与之”是因为忠厚。虚妄和懒惰正是道家的两面,忠厚正是儒家的别名,也因此只能联起手去做佛家的附属了。

直到今天,无论儒家和道家如何叫嚷,佛教依旧是最风光的文化存在。

但所谓的风光也不过是今天被这个有钱人塑一个金身明天又被那有钱人塑一个银身,而且所安放的地方还都只是旅游的景区,即便再高大也不过是在装点着风景并被有闲的人们玩耍着,至于在人们的心中,是并不占有太重要的位置的。和那些将上帝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西方人比起来,这或许就是国人“不信邪”的伟大吧!自我,只有自我,才是对自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当下是一个咨询业爆炸的年代,电视剧中的公关人物形象愈发高大上,也是一个外脑盛行的黄金时代。

无论是招商、管理、广告、VI、市场、物流、培训等各个领域都冒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实战专家”。于是乎,很多老板当遇到棘手问题时首先就考虑到请专家来坐堂诊断,而公司内部的经理人却似乎成了多余之人,在这里笔者不禁要问:难道野花真比家花香?

外来和尚经难念、野花未必远来香。

马老板是一家鞋业公司的老总,在公司发展出现瓶颈时马老板打起了聘请“外来和尚”(外脑)的念头。在没有经过与下级经理通气的情况下,马老板毅然从网络里搜索到了某位中意的专家,并在几日后将专家请到了公司。专家不愧为专家,一见面专家便拿出了一叠叠的客户档案给马老板过目。只见,马老板越看越高兴,越看越觉得聘请专家是一个明智之举——他在想,这位专家连很多国际著名公司都服务过,实力自然是不言而喻。为此,马老板爽快的答应了这位专家开出的条件,并在一周后让专家的团队进驻了公司。

然而,专家团队的进驻并未给该公司带来多少起色,相反的一系列问题却随之出现。

第一,马老板的经理们对老总的决定并无准备,专家进驻后打乱了他们销售与管理的步伐,公司整体秩序开始动荡;第二,专家团队的建议固然很好,但整体改革的目标过于宏大,企业一时间根本无力适应;第三,经理人们开始感到了一种信任危机,老总的心似乎全都抛向了专家那边,他们却成了多余的摆设;第四,专家动辄就提那些成功企业的策划方案,但是,适合本公司的方案却并未拿出几个……

两个月后,在马老板已经交纳了十几万咨询费用的同时,本公司的企划部经理、销售部经理相继离职,而职能性部门的经理们也都在心里敲着小鼓,盘算着自己的未来前景。同时,企划部与销售部经理在离职时还带走了一批核心员工,使公司的整体实力遭到了重创。而最值得气愤的是,在这两个月内公司从管理到销售政策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变动,但销售业绩却不进而退,滑坡现象明显!

马老板终于坐不住了,当他再次与专家沟通后得到的答复是:变革必须要经过一个阵痛期,只要能挺过去,那么彩虹必将在风雨后出现。于是,马老板又耐着性子等了三个月,可是状况却依旧每日愈下,公司内部员工已经离职过半,无奈间马老板只有重新聘请经理人,以填补企业内部的空洞……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野花未必就比家花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盲目的信任“外来和尚”而疏远“内院方丈”必将得到应有的报应!当然,笔者也并非在数落着“外来和尚”的不是,只是什么情况下需要聘请“外开和尚”坐堂,聘请什么样的“和尚”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上堂开示颂》唐·黄櫱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学道不还乡 还乡道不香

基督教:

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

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

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佛教:

马祖道一天生异相,有王者气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然而,他的老爹,并不是什么王孙贵族,而是一个走街串巷卖簸箕的小生意人,人们连他的名字都不屑记忆,只是口纠他“马簸箕”。

家乡的人们听说,一位得道高僧要从湖南远道而来,不光翘首以盼,还搭起一座高高的法台 —— 准备请高僧登台演说神奇的佛法,同时,也能供人们瞻仰风采,顶礼膜拜。人们虔诚的期待终于有了结果——

来了,来了,高僧来了!高僧…… 咦,什么得道高僧,这不是马簸箕的儿子吗?呸,还真是马簸箕的儿子啊!

人们一轰而散。因为,人们不相信马簸箕的儿子能够开悟得道,成佛作祖。马祖很是有些感慨:“学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

“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何意?古人智慧,道尽现实

每个人,或多或少通过各种渠道,听到各种各样的俗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有其固有的特性,例如字面上的意思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例如涉及的范围广泛,取材于生活,富有哲理等等。

俗话可以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由于古人身处时代的限制,有些俗话带有时代烙印,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步伐,变得不受用了,这一小部分俗话,要辩证地去看待,不能一味的去继承,当然,绝大多数俗话,是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也受用,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仍然起到一定指导意义的,尤其是那些涉及为人处世的俗话,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

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所说的“两地”指的是哪两地?所说的“两人”指的是哪两人?

第一、有钱不去两地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万万不能,世人忙忙碌碌,只为了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般惆怅。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钱财,古人认为,当一个人有钱了,则要懂得低调行事,要懂得明哲保身。因此,富有则不要去这两个地方:

其一地为“家乡”,核心精神是低调行事。

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感动了万千读者。余光中在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表达人生不同时期对应的不同乡愁。

不仅仅现代诗人,古代诗人写诗抒发的诸多情感中,乡愁是无可避免的重头戏,也是感人肺腑的一种情感之一。

《项羽本纪》中,曾经记载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因此衍生出“衣锦还乡”这一成语,“衣锦还乡”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追求,时至现在,仍然是很多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之一。

世事都有利弊,相对于“衣锦还乡”,古人辩证地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即另一句俗话所说的“富不回乡,穷不走亲”。

富不还乡也有其道理,首先,不得不提及的是,富贵还乡容易遭受到妒忌,继而便是遭受到排挤或者冷眼,这一观点将世人嫌贫爱富和嫉富如仇的矛盾,毫无保留地揭示出来,反映了现实。

其次,人一旦变得富有,随之而来的是三观的逆袭,思维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既富贵还乡可能与乡里乡亲表现得格格不入。

俗话往往有警示和训诫的作用,实际上,古人之所以说“富不还乡”,是告诫人们即使富有了,也好保持低调,不能丧失贫苦时的本性,不能忘本,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无论贫富回到乡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二地为“是非之地”,核心精神是明哲保身。

何为“是非之地”?是非之地有很多,是非之地可以指代现实中存在的地方,例如赌场、娱乐场所等等,这些容易让人丧失进取之心,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一个人整天沉迷于这类是非之地中,迟早会丧失自我,万贯家财终会坐吃山空。

是非之地也可以容易让人陷入是非的事情,俗话说,不怕贼偷还怕贼惦记,人一旦富有了,则要懂得明哲保身,如果牵扯太多是非,则容易遭受小人的陷害,甚至还会造成人财两空的惨痛后果。

第二、没钱不求两人

人们时常将钱挂在嘴边,然而真正理解何为钱吗?对于钱的解释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也就是说,钱是一种资源。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的出生背景、成长环境、个人能力、阅历和面临的选择都不同,自然就造就了所拥有的资源也就是“钱”的多寡。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照样鬼剃头”,有钱有有钱的活法,没钱则有没钱的活法,所以俗话还说“没钱不求两人”。

这“两人”其实也很好理解。

其中一人为“没有交情”的亲朋好友。别人是否会对你施舍援助之手,很大程度取决于彼此之间的交情。《教父1》开局时,商人包纳萨拉请求教父的帮忙,由于包纳萨拉与教父平时没有什么交情,是否要对包纳萨拉伸出援助之手,教父陷入了考虑当中。

另外一人为“鸡鸣狗盗”之徒。在古代,穷人多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老实人,与绿林强盗,鸡鸣狗盗之徒道路不同。俗话告诫人们,即使再有困难,也不要向误入歧途的人求助,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因为他们可能借此机会,将你拖下水,让你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