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春秋

 慧然 2023-10-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癸卯九月,携《春秋》到长沙。写《春秋大义述》的杨树达即是长沙人。陈寅恪说他“持短笔,照孤灯,先后着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未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而巍然成为“一代儒宗”。《春秋》述孔子之志,因行事,而“加吾王心”也。孔子反对周代家天下之乱,恢复尧舜禹公天下之志,开辟一个新时代,不是要搞封建那一套。《春秋》是他的理想时代,后儒不知而加以诟病,所以熊十力说:“两汉无董何,《公羊》之学绝矣!”六经皆被汉人所篡改,非真孔学也。我们误会了孔子《春秋》,《左氏》才是搞“崇君父,卑臣子”那一套。

图片

为什么说孔子《春秋》是“加吾王心”呢,《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孔子不仅是退诸侯,讨大夫,他还要贬天子,以达王事。“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孔子要以“素王”行他的王道,干一番开天辟地的事业。

图片

《春秋·隐公第一》说“元年,春,正月”。孔子改“一”为“元”意义重大。“元者,始也。”此为天下之始,是孔子《春秋》时代的开始,而不是隐公或哪一个帝王家天下的开始。孔子《春秋》之元,恰是《易经》所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的元,一个是用,一个是体,一个是况,一个是象。因此《春秋》微言大义,不是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