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成果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10-18 发布于山东

​本报北京10月17日电


作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场活动,企业家大会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近300名中外代表现场签署合作协议,项目涵盖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现代农业、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北京国樽律师事务所主任封跃平和他的老朋友匈牙利企业Cathay Partners的首席执行官鲁伯特·瓦尔奈早早就来到了会议厅外等候。当天,他们不仅完成了两家企业的品牌合并,还启动了筹备已久的全球法律呼叫中心项目。封跃平和鲁伯特·瓦尔奈已经合作了近10年,其间双方不断磨合,尝试理解对方,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现在在思维和战略上能够同频,他跟我说他在中国找到了一个兄弟。”封跃平说。

  这只是企业家大会众多丰硕成果中的一个。在近一个小时的签约仪式中,不少企业都签下了国际大单,比如TCL中环拿下沙特20GW晶体晶片项目、东华科技签署近5亿美元硫酸法钛白项目、嘉友国际6090万美元投资赞比亚特许项目、中国中车拿下逾4亿元动车组销售合同……

  “这是务实的行动,行胜于言。”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认为,大家都需要用切实的行动来让更多“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落地生根。

  当天,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和中方的企业伙伴签署了5个协议和合约。在阿布纳扬眼中,共建“一带一路”是在“创造幸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强大的中国所努力的方向。这十年,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和中国的很多企业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在清洁能源、清洁用水和电力方面开展合作,解决了本地使用清洁能源的问题。

  “今天我们给数亿人提供清洁的水和能源,这一切都要感谢中国的技术。我们的工业发展和中国的产业能力,让我们能够用到先进的技术造福数亿人。”阿布纳扬说。

  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据了解,企业家大会是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的创新之举,为中外企业对接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搭建了有效平台,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商机。

  当天,与会企业家还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北京宣言》。“北京宣言”倡议,坚持开放合作、深化互联互通、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合作以及坚持合规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家们呼吁,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形成更多合作机制,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标准互认领域,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和投资领域合作,通过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增进相互尊重和理解。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升全产业链绿色水平,为环境友好型和低碳项目提供更多融资,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中防止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携手前行。在“钢铁驼队”的汽笛声里、在跨海大桥上的车流中、在“空中丝绸之路”的万米高空、在“数字丝绸之路”的“云端”……10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诸多成果造福令世界瞩目。

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月10日表示,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沿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

目前,中欧班列已联通中国境内112座城市,途经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城市。波兰的罗兹等城市,借助中欧班列实现了向新兴物流枢纽城市的转变。100多家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中国公司在德国杜伊斯堡落户,“钢铁驼队”让“中国制造”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也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哈萨克斯坦的面粉等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运销中国,使当地民众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已成为友好合作的使者、互利共赢的桥梁。

雅万高铁:助力印尼民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

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这条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通车后,雅加达与万隆两城间旅行时间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国同地区国家共商共建共享、携手迈向现代化的范例,将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与印尼高质量发展愿景紧密相连,为沿线城市和民众带来加速奔向美好生活的新机遇。

“高铁输送来的不仅有人,还有机会,围绕交通枢纽规划新城市建设发展,将创造出新经济与新就业。”西爪哇省前省长里德万·卡米勒表示,交通便捷性提高必将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及相关行业发展。原来只能在家务农的民众可从事服务业,改善生活水平。因此,雅万高铁开通后,更多游客会来西爪哇观火山、看瀑布、欣赏文化遗址,对当地民众来说是极大利好。

中老铁路:开通22个月累计运输货物超2680万吨

中老昆万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已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和典范。老挝与周边国家联系起来,为贸易和发展、旅游和货物运输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为老挝人民创造就业和出行作出巨大贡献。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截至10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22个月,累计运输货物2680多万吨,其中进出境货运量550万吨,货物品类增加至2700多种。

中马友谊大桥:一座桥盘活了一整个国家

作为全球富有盛名的海岛度假地,马尔代夫却有自己的烦恼——没有桥。岛屿间唯一的通行方式就是乘船,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交通就会中断。拥有一座跨海大桥,将首都马累与机场岛及临近岛屿相连,是马尔代夫人民世代的梦想。但在承载力不均、地质酥脆的深海中建造跨海大桥,在世界范围内也从未有过先例。

2018年8月30日,历时两年零八个月,马尔代夫首座跨海大桥建成了。大桥正式通车的那天早晨,成百上千辆摩托车聚集在桥头,人们兴奋地等待着“首航”体验。中马友谊大桥串联起马尔代夫的三座岛屿,打通了马尔代夫首都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

中巴经济走廊: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带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随后,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一批能源、交通、基建项目相继落地。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以来,中巴携手前行,将走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一个个务实合作项目取得成果,形成一批早期收获,在巴基斯坦构建起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带,为巴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也为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地处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瓜达尔港,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过去十年间,瓜达尔港从废旧码头发展成为现代港口,为地区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在港口建设的带动下,瓜达尔地区从昔日封闭落后的小渔村,逐步成为巴基斯坦全国瞩目的新兴发展区域,人口规模从5年前约26.3万增加到如今的44.5万。瓜达尔新国际机场、中巴友谊医院、职业培训学校、海水淡化厂、法曲尔中学等已建和在建项目,为当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白工业园: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白俄罗斯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巨石中白工业园,是中国与白俄罗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也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工业园。这个由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推动的项目,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备、营商环境优越、经营理念先进的现代化园区和白俄罗斯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中白工业园管委会主任亚历山大·亚罗申科表示,得益于项目高起点、高规格、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园区已吸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家公司入驻,意向投资额超过13.5亿美元。入驻企业的业务范围涵盖机械制造、电子商务、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陆续建成并投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十年来中国的“朋友圈”不断壮大共建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硕果累累今天用数字带你直观感受一带一路的十年变化!
​1. 150多个国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共同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2. 30多个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在内的3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3. 40多条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了40多条经济走廊,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总长约4.4万公里。
​4. 7000亿美元投资:截至2023年,中国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约70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等领域。
​5. 270多个合作项目: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担了27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
​6. 15亿人受益: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创造了超过1500万个就业岗位,直接惠及15亿人。
​7. 7%的全球GDP增长: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将为全球GDP增长贡献约7%,对世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拉动作用。
​8. 5个全球物流大通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老泰铁路等为代表的5个全球物流大通道,提高了全球贸易互联互通水平。
​这些数字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十年间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盘点

基础设施类项目


铁路


中欧班列

10年来,中欧班列开行7.7万列,行驶总里程逾7亿公里



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


莫斯科-喀山高铁建成后,莫斯科至喀山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14个小时缩短到3.5个小时。


此外,还有匈塞铁路、中泰铁路、中老铁路、毛来西亚南部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尼日利亚阿卡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等合作项目。


港口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2016年8月,中国企业正式成为比港港务局的大股东,开始接管经营。


此外还有肯尼亚蒙巴萨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合作项目。


桥梁


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


泽蒙-博尔察大桥是中国在欧洲修建的首座大桥,设计与施工均由中国企业主导完成。2014年12月建成通车,结束了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市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


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


帕德玛大桥于2016年8月动工,是迄今中国企业承建的最大海外桥梁工程,建成后将彻底结束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居民摆渡往来的历史。


公共安全设施


厄瓜多尔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已建立16个指挥分中心,覆盖厄瓜多尔全境。指挥中心由中方公司承建,全部采用中方设备和技术,在2016年厄瓜多尔“4.16”大地震就在抢险中发挥关键作用。


工业类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中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


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


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是英国20年以来第一个新建核电站,由中法两国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将使英法两国核电工业共同受益。


沙特延布炼厂


埃及输电线路项目


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是中埃产能合作首个成功签约项目,也是目前埃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工程。


此外,还有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越南平顺省永新燃煤电厂、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热电厂改造项目等合作项目。


工业园区类项目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


园区名为“巨石”,总面积达91.5平方公里,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地标。


园区于2014年6月奠基,总建设期规划为30年,分三期建设。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


马中关丹产业园于2013年正式开园,与中马钦州产业园组成中马“两国双园”,是中马两国领导人直接倡议和推动的重大合作项目。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也是柬埔寨政府批准的该国最大经济特区。特区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为主导产业。


人文类项目


丝绸书香工程


丝绸书香工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与2014年12月正式获批立项,涵盖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


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平台,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宗旨,向世界传播千年中华民族之精华。


国际边境合作类项目


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6大经济走廊重点项目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蒙俄经济走廊分为两条线路: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二是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两条走廊互动互补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开发经济带,统称为中蒙俄经济走廊。


1、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


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位于中蒙国界两侧的毗邻接壤区域,紧邻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边境口岸,规划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中蒙双方各9公里。


目前,蒙方一侧已完成核心区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招商工作。中方一侧基础设施项目于2016年9月19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与跨境区蒙方一侧基础设施建设同步。


2、满洲里综合保税区


满洲里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面积1.44平方公里,地处满洲里市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和航空口岸三大口岸的中心交汇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总投资4.6亿元。建成运营后,将成为服务全国、面向俄蒙、辐射东北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016年12月20日,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正式实现封关运营。


3、策克口岸跨境铁路


2016年5月26日,策克口岸跨境铁路通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条铁路建设采用中国标准轨距(1435mm),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通往境外的第一条标轨铁路。


策克口岸跨境铁路通道项目建成后,将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大陆路口岸和蒙古国最大口岸。


4、中蒙“两山”铁路


5、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


作为中俄共建的“俄罗斯(莫斯科)—中国(北京)”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莫喀高铁线路全长770km,穿越俄罗斯的7个地区,全程计划设立15个车站。铁路最高设计时速400km/h,轨距为1520毫米,预计建成后莫斯科至喀山将只需3个半小时。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新亚欧大陆桥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大陆桥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7个省区,到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出国境后可经3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项目建设情况


1、中欧班列陆续开通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的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线路联运班列。


从2011年3月19日重庆首趟“渝新欧”班列开行以来,南昌、成都、郑州、武汉、苏州等16个城市立足本地区域优势、铁路运输条件和产业基础,相继开通了了前往德国杜伊斯堡、汉堡,西班牙马德里等12个欧洲城市的集装箱班列。


2、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一带一路”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主要经营国际多式联运、拆装箱托运、仓储等国际货物运输业务。2014年5月,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式启用投产,二期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3、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项目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同承建的经贸合作项目,中方区域涉及商品展示、餐饮娱乐、商业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的22个重点项目。哈方区规划建设了仓储物流、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酒店式公寓、民俗村、国际哈中大学等107个项目。全部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届时,合作中心哈方区将建成欧洲式的世界村购物区及休闲娱乐胜地。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向西经中亚至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经济走廊由新疆出发,抵达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


项目建设情况


1、中国-中亚天然气D线管道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霍尔果斯进入中国,成为“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全长约一万公里,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长188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长530公里,哈萨克斯坦境内长1300公里,其余约8000公里位于中国境内。截止2016年12月,A/B/C三线已经通气投产,D线正在铺设中。


2、卡姆奇克隧道项目


卡姆奇克隧道是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工程。隧道全长19.2公里,是全长169公里的“安格连-帕普”电气化铁路的“咽喉”。该项目金额14.6亿美元,由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是目前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建的最大工程,是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的示范性项目。2013年9月5日正式开工,2016年2月25日实现全隧贯通,比原计划提前了近100天。2016年6月22日,“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正式通车。


4、安伊高铁二期项目


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全长533公里。2006年,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击败欧美多家公司,成功中标安伊高铁二期项目。项目覆盖路段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合同金额12.7亿美元。2014年7月25日正式举行开通仪式。


安伊高铁是中国与土耳其建交40年来最大的工程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北约国家拿下的第一单高铁项目。截止2016年,安伊高铁项目已安全商业运营两年,并于8月10日完全移交给土耳其铁路总局。


5、“瓦赫达特—亚湾”铁路项目


瓦亚铁路是中国铁建首次在塔吉克斯坦承揽的工程项目,也是中国铁路施工企业首次进入中亚铁路市场。瓦亚铁路全长48.65公里,总投资7200万美元。2015年5月15日开工建设,主要工程量包括隧道3座,桥梁5座。2016年3月7日,“瓦赫达特-亚湾”铁路项目一号隧道顺利贯通。1号隧道全长2公里,是该项目三条隧道任务中最长的一条,也是最后贯通的一条。2016年8月24日,塔吉克斯坦瓦赫达特-亚湾铁路(简称瓦亚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该走廊以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项目建设情况


1、雅万高铁建设项目


雅万高铁一期工程全长142公里,项目投资额51.35亿美元,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3年建成通车。目前,雅万高铁的建设正在按预定计划推进。


是中国高速铁路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物资供应,到运营管理、人才培训、沿线综合开发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


2、中老铁路建设项目


中老铁路项目北起中国老挝边境磨憨/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市,全长418公里,其中60%以上为桥梁和隧道。项目总投资约37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5年。按照协议,中老双方按70%:30%的股比合资进行建设。


2016年12月25日,中老铁路项目全线开工仪式在老挝举行,预计中老铁路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中老铁路是泛亚铁路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3、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经合区”占地21.23平方公里。2016年7月,连接中国磨憨口岸与老挝磨丁口岸的货运专用通道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又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货运通道分为国内段和老挝段,国内段长800米,老挝段长1654.461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预计工期为4个月。其中老挝段先启动建设489.52米的一段,概算总投资为1300万元,由中国云南省政府援建。


中巴经济走廊


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中巴经济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主要项目建设情况


1、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


卡西姆港燃煤电站(简称卡西姆火电站)位于卡拉奇东南部市郊的沿海地区,是首个开工的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能源项目,该燃煤电站建成后预计可以填补巴全国电力约20%的缺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巴基斯坦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卡西姆火电站由中国电建和卡塔尔AMC公司共同投资开发,电站总投资约20.85亿美元,75%的资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2015年5月,项目全面开工,目前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2、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改扩建工程(哈维连至塔科特段)


喀喇昆仑公路是目前中国和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交通通道。项目二期将在对原有公路进行提升改造的基础上,逐渐将喀喇昆仑公路延伸至巴基斯坦腹地。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于2015年12月签订商务合同,项目金额为1339.8亿卢比(约合13.15亿美元)。中国交建负责项目建设,预计耗时42个月,在哈维连至塔科特间新建一条全长120公里、双向四车道(部分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


3、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


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是连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经济大动脉。项目线路全长393千米,工期是3年,将建成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是120公里。项目合同价值共计2943 亿卢比(约合28.9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支持,承建方是中国建筑。2016年5月6日该项目在巴南部信德省苏库尔市正式举行了开工仪式,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4、瓜达尔港建设与运营项目


瓜达尔港被称为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总投资额为16.2亿美元,包括修建瓜达尔港东部连接港口和海岸线的高速公路、瓜达尔港防波堤建设、锚地疏浚工程、自贸区基建建设、新瓜达尔国际机场等9个早期收获项目,预期在3至5年内完成。中国拥有该港40年的运营权。


2016年11月12日,中巴经济走廊首次完成陆路连同,由60辆货车组成的联合贸易车队经过15天行程,跨越3115公里,经过巴基斯坦西部联通起中国新疆的喀什市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广阔的南亚和中亚地区同中东、东南亚等印度洋沿岸地区,将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历史性地联结在一起。


5、恰希玛核电项目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工程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被中巴双方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其中,恰希玛1号、2号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已分别于2000年和2011年投入商业运行。3、4号机组于2011年3月和12月正式开工,2016年10月15日恰希玛核电3号机组正式并网成功。4号机组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预计2017年上半年有望正式并网发电。恰希玛核电3、4号机组项目由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总承包建设。


6、卡拉奇核电项目


卡拉奇核电项目(K2、K3)是巴基斯坦国内目前最大的核电项目,厂址位于阿拉伯海沿岸、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附近,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900公里。卡拉奇核电项目总金额为96亿美元,中方贷款额为65亿美元,发电能力为220万千瓦,采用国产华龙一号(ACP-1000)技术,项目由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计划2020年发电。2015年8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2号机组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海外首堆,意味着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落地巴基斯坦。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雅万高铁建设项目


中老铁路建设项目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倡议是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期间提出,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


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推进实施中面临的诸多风险与挑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


项目建设情况


1、中缅油气管道建设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由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两个组成,天然气管道起点为缅甸皎漂,原油油管起于缅甸西海湾马德岛,从中国西南边陲瑞丽入境,接入保山后,借由澜沧江跨越工程连接大理,继而经由楚雄进入昆明。2013年10月,中缅油气管道的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2015年4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在缅配套建设的皎漂、仁安羌、曼德勒、当达等4个天然气分输站全部投用。但是,中缅原油管道的建设进展却稍显波折,2014年5月30日中缅原油管道全线机械完工具备投产条件,预计将在2017年正式投产。


2、缅甸皎漂工业园与深水港项目


皎漂经济特区位于缅甸西部的若开邦,濒临孟加拉湾,居连接非洲、欧洲和印度的干线上,是缅甸政府规划兴建的三个经济特区之一。特区内的皎漂港为世界级的天然良港,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就位于这里。2015年12月30日,缅甸皎漂特别经济区项目评标及授标委员会(BEAC)宣布中信企业联合体中标皎漂经济特区工业园和深水港项目。工业园项目占地1000公顷,计划分三期建设,预计2016年2月开始动工。深水港项目包含马德岛和延白岛两个港区,共10个泊位,计划分四期建设,总工期约2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