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书怀(秦韬玉)》详注 译文 鉴赏 试题||平许济洛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18 发布于甘肃

长安书怀

秦韬玉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注释:

1、书怀:书写情怀、抒发感想。

2、秦韬玉:唐京兆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字中明。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因其父为左神策军将,遂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门,交游中贵。又曾为神策军判官。为“芳林十哲”之一。广明中,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为田令孜十军司马。工诗。有《投知小录》,佚。

3、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4、寒更:借指寒夜。唐·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5、拨:治理。

6、乡思:对故乡的思念。南朝·梁·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7、归心:回家的念头。宋·梅尧臣 《送庭老归河阳》诗:“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8、可堪:犹言那堪,怎堪。唐·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9、无寐:不睡;不能入睡。唐·吴融 《秋夕楼居》诗:“危栏倚遍都无寐,祇恐星河堕入楼。”

10、蛩声:蟋蟀的鸣声。唐·白居易 《禁中闻蛩》诗:“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

11、岚:山里的雾气。

12、楚岫:楚 地山峦。唐·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诗:“ 楚 岫千峰翠, 湘 潭一叶黄。”

13、和:连,与。

14、到底:(从水面一直)到水底。

15、早晚:何日;几时。唐·李商隐 《重有感》诗:“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又,或早或迟。

16、著:穿,穿戴。

17、钓船:渔船。宋·黄庭坚 《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我梦江湖去,钓舩刺芦花。”

译文:

漂在长安的我,抒写心怀

秦韬玉

冷冷的秋风吹动着绵绵的秋雨,檐雨滴落的声音响彻寒冷的秋夜。我对故乡炽烈的思念,像是有意欺负我这个异乡人,无论怎样都无法抚平。我一直怀有回家的念头,这一颗灼灼之心简直像悬挂在马头上一样昭然,哪里能够承受寒夜无眠蛩声凄切?楚地山峦间的雾气已经消散净尽,就像有谁把它们收起来了一样,翠峰与蓝天相映,满目青碧。湘江清澈见底,早已被迷人的秋色染得酽酽的。什么时候才能归去,穿起蓑衣,驾着扁舟,到橘香四溢的溪水深处,身心安心地垂钓,随波逐流,任意东西?

简析:

这首诗写身在长安的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雨滴寒更乡思欺人。上句中,诗人写道,冷冷的秋风吹动着绵绵的秋雨,檐雨滴落的声音响彻寒冷的秋夜,从触觉和听觉角度入手,突出了环境的凄冷和寂寥,为后文抒写乡思营造气氛,也流露出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下句中,诗人写自己对故乡炽烈的思念,像是有意欺负自己这个异乡人,无论怎样都无法抚平,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乡思炽热难平、泛滥放肆的形态,侧面表现了诗人乡思的浓烈与不可遏止,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颔联写长有归心不堪蛩声。上句中,长,指长久地、长时间地。归心,指回家的念头。诗人写道,我一直怀有回家的念头,这一颗灼灼之心简直像悬挂在马头上一样昭然,使用夸张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归心的强烈与灼热。下句中,可堪,指可以承受。无寐,指无眠。诗人写道,哪里能够承受在异乡不绝的蛩声里孤枕难眠?言下之意,本来诗人的思乡之情就已经像将要决堤的洪水,而异乡寒夜里凄清的蛩声,仿佛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简直让诗人一刻也无法承受,从而把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到极致。
颈联写岚收楚岫秋染湘江。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在诗人的脑海里,此时的家乡,山峦间的雾气一定早已消散净尽,就像有谁把它们收起来了一样,翠峰与蓝天相映,满目青碧;湘江一定是清澈见底的,早已被迷人的秋色染得酽酽的,仿佛是一块温润的碧玉。如诗如画的文字,再现了诗人家乡的美好景色,包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与眷恋。然而,想象愈是美好丰满,愈是反衬出现实的苍白骨感,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思归而不得归的痛苦。
尾联写身闲着蓑钓舟自横。这一联同样是诗人的想象。在这里,早晚,可以理解为何日、几时,也可以理解为或早或晚,均通。在诗人的设想里,诗人如愿回到家乡,就穿起蓑衣,驾着扁舟,到橘香四溢的溪水深处,身心安心地垂钓,任由小船随波逐流飘荡东西!通过描摹美好自由的归乡生活,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思念,以及对逍遥闲适的归隐生活的向往;一方面,想象的美好、洒脱、自由自在,正可反衬出现实的暗淡、困窘、身不由己,折射出诗人现实中的悲愁与无奈。
从总体上看,现实的痛苦、无奈与想象的美好安闲犹如硬币的两面,在诗中相映相对,细腻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浓烈思念和归而不得的痛苦之情。

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长安书怀

秦韬玉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寓居长安,时值秋日,凉风吹动寒雨勾起了他难以平复的乡思之情。 

B.常有策马归乡之心,深夜难以入眠,枕边传来虫鸣声让他更觉孤寂。

C.山中雾气弥漫,但楚地天空澄碧,湘江清澈透明,水天一色,景象明丽。 

D.蓑衣和钓船象征生活的宁静和自由,表达了诗人对清闲自在生活的渴望。

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