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了五服不是亲”,到底什么是“服”?又包括哪些人?

 新用户6516h3hB 2023-10-18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民间有一句谚语:五服之外非亲戚。这里的“五服”究竟代表什么?你知道吗?

1

你有没有听家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谁谁跟我们都出五服了,出了五服就不是一家人了。其实在民间的观念里,我们把直系血亲中,五代以内的亲戚称为"五服",也就是基于九族的亲戚关系来看,往上数,你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你自己、还有下面的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只要超过这九代的亲戚,就是"出五服"了。

以后来往就不会把你当作亲戚看待了,或者就算当成亲戚,也没有那么高的招待规格了。

但是你知道吗?古代的“五服论”可不是这个说法,最初它是出现在帝国统治中,王朝统治者以自己管辖地为中心划分出了五个服区,也就是五个同心圆的范围,分别是侯、甸、绥、要、荒,每圈相隔五百里,最里面的甸服,就是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距离天子更近的,当然地位就越高。

像侯服区域可能需要每日朝奉一次,稍远一点的,地位就低些,可能一年进贡一次就可以了。所以你看,古代的五服划分跟亲戚关系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一种等级制度的划分,或者说维护王权的一种手段。

2

其实这种制度的存在和延续并不是孤立的,在他的背后,还有整个儒家体系的支撑。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把这套治国理政的方法用在家庭管理上,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后来的“五服”就逐渐被应用在了家庭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比如西周时期,在家庭中就形成了一种丧服制度,《仪礼·丧服》记载,丧服分为五类,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sī麻。斩衰自然是最重要的,用最粗的麻布缝制,只能由最亲的直系亲属穿戴,比如子女、长子长孙或者妻子丈夫,然后按照等级再往下一层,衣服就越来越轻,服饰也越来越简单了,这五服就用来区分亲属关系的远近。

当然了,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防止近亲结婚。古代近亲通婚的例子可以说见怪不怪了,汉惠帝迎娶自己的亲外甥女,皇太极娶了自己的亲姑姑,还有《红楼梦》中贾宝玉无论是娶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那都是近亲结婚,有了五服之内不能通婚的规定,这些近亲通婚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五服”的概念在不断的调整和演变,所以说相信在今后的文化中,它也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