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元瑞发现史阁部遗笔呈献乾隆皇帝,被乾隆皇帝追赐谥“忠正”

 点睛高考 2023-10-18 发布于河北

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当时礼部尚书纪昀和吏部侍郞彭元瑞陪同前往。

乾隆皇帝一行到达扬州的时候,驻跸到重宁寺。

一天晚餐后,纪昀正在自己的寝室看书,彭元瑞走了进来,手拿一个纸卷,在桌上展开,向纪昀说道:“纪大人,你来瞧瞧这件东西,是真品还是赝品?”

  

纪昀把纸卷拿到手中,纸长三尺多,宽约一尺,纸色略微发黄,是一封书信,字体工整有力,上面写道:

恭候

太太、杨太太、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太太苦恼,须托四太爷、大爷、三哥大家照护。炤儿好歹随他罢了。节至此肝肠寸断矣。四月二十一日法案

纪昀看完这封书信,斟酌再三,给彭元瑞说:“此物从何而来?”

彭元瑞答道:“一位门生捡得,听说我们今天来到扬州,特意呈献上”。

“这种物品确属史阁部遗笔,价值连城啊!”

“依你看,此物确是真品了?”

纪昀对古物鉴别能力很强,同时他也有收藏古物的爱好,所以彭元瑞特意请他鉴别一下。

纪昀再次拿起纸卷,反复地看,又摸一摸墨迹,在灯光下仔细端详,最后又给彭元瑞说道:“此物品确是史阁部真笔;彭大人你应当妥善保存珍品才是!”

彭元瑞听后,一阵狂喜,说道:“我准备呈献给圣上,请皇上御题,制成手卷珍藏,你以为如何?”

纪昀对彭元瑞的建议非常赞同,彭元瑞欣然离去。

纪昀此时独自呆在室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当年史可法的叱咤风云、威武不屈的英雄事迹,又在他的眼前历历再现。

史阁部即史可法,是明代顺天府大兴县人,崇祯帝年间进士。

福王称帝后,史可法在扬州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

清兵入关而南下,明军望风而逃。清廷摄政王多尔衮遣使传诏书,奉劝史可法投降大清。

史阁部写书回复,与来书展开了对言,辞婉而志坚,语谦而意决;不久清兵果然来攻打。

明末在扬州原有以黄得武、高杰、刘泽清、曹腾蛟等督师的四军队驻守,但由于左良玉兴兵“清君侧”,被马士英在扬州调走了三军队,去堵截左良玉,这样使得扬州的兵力更单薄。

清兵南下进攻扬州,城内防守力量极弱,加之没有外援的军队,史可法明白扬州城终不可保,于是写下遗书,决心以身殉国,随后他对中军副将史德威说:“我死后,把我葬在太祖高皇帝的旁边,如不行,就葬于梅花岭。”

扬州城被清兵攻破,史可法部下不忍心杀死他们的上司,史可法就拔剑自刎,又被部下挡住,未能绝命。后被清兵抓住,带到南城。

清廷豫王多铎肃然起敬,奉劝并安慰史可法说道:“多次传书劝你投降,而你从不服命,现在既然已竭尽臣终,你也不算负国了,如果能帮我大清攻下江南,当不惜重任!”

史可法听罢大怒道:“我身为朝廷大臣,岂肯苟且偷生成万世罪人,我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愿求快死,跟先帝到地下!”

豫王继续对他劝降,说道:“君不见洪承畴吗?归降进官贵矣。”

史可法不停地大骂:“洪承畴是啥东西!先帝厚恩于他,而不以死报效朝廷,我怎肯仿效他?”

豫王又命归降大将前来奉劝,史可法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都将其骂跑,豫王多铎拔刀要砍,史可法挺身上前,吓得多铎急忙后退,连声喊道:“好男子!好男子!确属好男儿!”

史可法最终不屈而死,尸体被清兵肢解,已无法找到,史德威将史可法的衣袍和手笏埋在扬州城西梅花岭下,修建成史可法墓。

第二天,彭元瑞将史阁部的绝笔,呈献给了乾隆皇帝,皇上看后,想了好久,对身旁的纪昀等臣道:诸位大臣,这史可法将军真乃千秋忠烈,朕追赐谥”忠正”二字,并题下了“褒慰忠魂”四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