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个病案质量控制指标如何计算

 病案科普 2023-10-19 发布于河南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是评价编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最近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提到,到2025年末,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不低于90%。从这看来,目前的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应该低于90%,但实际是多少估计无人能知,因为这个指标虽是客观指标,但计算起来却比较主观且难。下面主要以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说明这几个指标计算的困难之处。
1、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
在2016版《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中,这个指标是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2021年发布的《病案管理质量指标》中,这个指标变为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相较于选择正确率,填写正确率含义更为丰富。
①主要诊断填写正确如何界定?根据文件要求,填写正确即需要符合2011版《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和2016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的填写要求。但实际上文件中并没有相关填写准确的实例,相同的文件不同的医院则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临床填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肺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等主要诊断是算错误还是正确呢。
②谁负责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的界定?目前有些地方进行的自查工作一般都是由编码员来进行界定。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的指标实际是评价临床填写质量的指标,这个指标由编码员进行界定还算说得过去。但像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这种评价编码员工作的指标如果由编码员自己进行评价则略显不妥。一般医院也就几个编码员,医院和医院之间相互评价也不现实。
③要评价多少病历?根据指标要求,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是要求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假设要计算2022年某医院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则要评价2022年此医院所有出院病历,但这显然有点不切实际。如果没有特殊的计算软件,想要把所有病历(一般三级医院一年几万份)都评价将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如果采用抽查的方式,用小样本代替总体,也会有一些问题。一是抽样多少,如果抽样太少就不具备代表性,抽样太多随后的评价也会较难完成。二是如何抽样。
2、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是评价编码员编码质量的指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是指主要诊断编码符合国家统一发布的最新的《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要求。
这个指标大概是在一定时间中,比如1年中,医师填对,编码员编对,或虽然医师填错,但编码员编对的病历数和病历总数的比值。但实际这个指标和上述指标面临的情况类似,虽然很好但很难计算,或是采用容易计算的方法,但却不太有实际意义了。
3、主要手术填写正确率。
4、主要手术编码正确率。
5、其他一些方法。
其实这些质控指标的目的在于提高编码正确率,如果不考虑上报这些指标,仅仅想提高编码正确率,或许可以采用按疾病或按手术计算编码正确率的方法。下面的方法在一些论文中见过。
假设想知道“心力衰竭”这个疾病的编码准确率,可以专门评价主要诊断为心力衰竭的病历,从而计算这个“疾病的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假设想知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这个手术的编码正确率,则可以专门评价主要手术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病历,从而计算这个“主要手术的编码正确率”。
6、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理解,如有错误敬请指出,提高编码准确率还要以各自实际情况为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