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液经法图讲记2》-1: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言午文摘 2023-10-19 发布于陕西
《汤液经法图讲记2》-1: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汤液经法图讲记2封面

出版社链接

熟悉中药的朋友们都知道,每一个中药都有药性。

什么叫药性呢?就是它的寒性或热性,就是它的辛味或酸味,就是它的升降之性或刚柔之性。这是一种既与药效相关、又与药效不同的属性,是中药之所以成为中药的一大特点。

这种特点,在教材中称为“中药药性理论”,所有的中医药学子,都需要掌握中药的药性理论。

但是,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中,在《辅行诀》原文中,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种对中药的描述。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我们把它叫做中药的五行属性。

首先,我们来直观地感受一下中药的五行属性。

在《辅行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我们认为,这段话实际上描述了《辅行诀》中记载的五脏大小补泻汤和二十五味药精等内容的来源。来源于哪呢?来源于伊尹的《汤液经法》。陶弘景作为《辅行诀》的编写者,是从《汤液经法》中“检录常情需用者”和“检用诸药之要者”而成书的。

其中,“检用诸药之要”的内容,就是我们说的二十五味药精。即: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后来的学者,往往用“木中木”、“木中火”、“土中水”这样的形式,来表述二十五味药精。我们把这种直接用木火土金水这样的五行术语来表述的中药性效特点,称为中药的五行属性。

《汤液经法图讲记2》-1: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陶弘景(图源网络)

初看中药五行属性,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独特的中药分类和记述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药功效,也不同于传统的中药药性。

如果是传统的中药功效,我们会说,黄芪补气,黄芪能够治疗气虚证;茯苓祛湿,茯苓能够治疗痰湿。当然,我们也会说,黄连清热泻火,附子补火助阳。但是这里面的“泻火”和“补火”,描述的依然是一种药效作用,并不是说,黄连本身是火,附子本身是火。

如果是传统的中药药性,我们会说,黄连是寒凉性中药,附子是温热性中药,甘草是平性中药。我们也会说,黄连是苦味药,附子是辛味药,甘草是甘味药。我们还会说,黄连归心脾经,附子归心肾经,甘草归心肺经。但是,这里面依然没有直接把黄连定位成水,把附子定位为火。

所以,直接采用五行术语来定义中药这个事,的确是不常见的。至少在现行的中药功效和中药药性的内容中,没有看到这一点

尽管不常见,但我们依然从《辅行诀》之外的其他书中,看到了相似的内容。

比如,在三申道长的《玄隐遗密》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在《玄隐遗密》的“九常论”篇就有“土中土,甘甜微温,枣也。火,甘辛微苦热,桂也”,“金中金,辛淡微苦温散,蔴也。火者,辛苦温,蓟,豕根也”等记载。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药五行属性是真实存在过的一种中药性效记述法。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后来渐至失传,而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虽然现在少用,但当我们细看《辅行诀》所载的中药五行属性内容时,还是会被其中展现出来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所震撼。

例如,从二十五味药精记载的整体架构来看,木中有木火土金水,火中有木火土金水,土中有木火土金水,金中有木火土金水,水中还有木火土金水。

每一个位置都存在,每一个位置都有至少一个中药与之匹配,这就是整体性。

实话实说,现在我们讨论中药和研究中药时,就不怎么重视这种整体性。

例如,作用于血分的中药,有活血,有补血,有止血,还有养血,这些功效的诞生似乎是以经验性总结为主,而不会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去整体设计这类功效的数量和相互关系。

又如,从二十五味药精记载的顺序看,第一行讲的是“味辛皆属木”,第二行讲的是“味咸皆属火”,木在前,火在后,依次下来,纵向的描述顺序是木火土金水。

同样,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哪一行,横向的描述顺序也是木火土金水。只不过,在描述“味咸皆属火”的中药时,会最先讲“火中火”;在描述“味酸皆属金”的中药时,会最先讲“金中金”,余下的中药再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来描述。

而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恰好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就是春夏秋冬的顺序,就是生长化收藏的顺序,就是地球上阴阳循环往复的顺序,这就是逻辑性。

所以,虽然我们平时习惯称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但是从阴阳变化的正确顺序看,应该是“木火土金水”,而不是“金木水火土”。我们写出的五行循环,我们画出的五行示意图,都应该是“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才对。

这就像是说,春天之后肯定是夏天,不可能是冬天;秋天之后肯定是冬天,不可能是春天。

《汤液经法图讲记2》-1: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正确五行图(图源网络)

《汤液经法图讲记2》-1: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错误五行图(图源网络)

如果我们把刚才那段二十五味药精的记载列成表格,就是下面这个样子。这样再看,横向和纵向的规律一目了然。

《汤液经法图讲记2》-1: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二十五味药精排列顺序

所以,《辅行诀》记载的中药五行属性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而这种整体性和逻辑性,本来就是中医药理论最显著的特点。

我们相信,每一位阅读过中药五行属性的朋友们,都会被这种整体性和逻辑性所吸引。这种极具中医药理论特色的内容,值得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