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心理学是在救人还是害人?——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

 高观点笃者 2023-10-19 发布于新西兰
近年来,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业、社交、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加重,中小学自杀率的上升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担忧。尽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得到了广泛推广——特别是“积极心理学”,但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复杂因素,并重新审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推行积极心理学究竟是在救人还是在贻误时机?会不会导致更多生命的消逝?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心理学分支,在学界和普通大众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其在临床心理干预和青少年自杀预防方面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通过从临床心理学和科学哲学、技术伦理学等多视角的讨论,本文旨在系统性分析积极心理学在这些方面的实证支持、理论缺陷和应用局限性,以期为相关决策和心理与教育专业人士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依据。

图片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局限性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该学派注重探究和促进人的正面心理素质,如乐观、快乐、目标导向等。然而,这一学派也受到了诸多批评和质疑,尤其是在应用于临床和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
  •  PERMA模型

PERMA模型是由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的基础性框架,它包括五个核心要素:

P-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感):体验快乐、满足、热爱等正面情绪。

E-Engagement (投入):保持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R-Relationships (关系):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连接。

M-Meaning (意义):找到人生目的和意义。

A-Accomplishments (成就):追求成功和成就感。

Seligman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这5个要素上获得满足,就能达到心理良好状态,从而拥有持久的幸福感。但PERMA模型存在把复杂的幸福感简化成几个要素的倾向,存在各种科学哲学层面的问题

1.本体论问题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存在一定的问题。它试图用五个相对独立的要素来定义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概念——幸福。这种简化容易导致还原主义,即将一个复杂系统还原为其组成部分的简单之和。
1.1 还原主义的问题
还原主义在科学哲学中被广泛讨论。它可能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方便工具,但当用于解释复杂系统(如人的心理状态)时,还原主义可能会导致误解和误导。例如,即使我们知道一个人在PERMA的每一个要素上都得分很高,这并不能确保他/她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这忽视了这些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交互作用,以及与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如健康、金钱、自由等)的关系。过于重视表层经验统计,而对内在机制研究不足。对主观感受的研究方法单一,缺少定性研究手段,无法深入挖掘心理活动的更丰富层面,犯了将理论模型等同于心理现象的还原论错误。
1.2 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PERMA模型也未能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可能有很大不同。例如,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家庭和社会关系可能比个人成就更重要。
1. 3 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即使我们接受PERMA模型作为描述幸福的有用框架,这并不意味着它描述了导致幸福的因果机制。例如,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可能会使人感到幸福,但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已经很幸福,所以他/她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双向的因果关系在模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将复杂的幸福感简化为外在要素的线性组合。
1.4错误的逻辑推断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因果关系需要严格的实证检验。然而,在PERMA模型中,对于这五个要素如何、何时、在何种条件下导致幸福的问题,研究还相对缺乏。因此,将这些要素视为幸福的“原因”可能是一种过度简化,甚至可能是一种逻辑错误。

2.理论架构问题

2.1 术语不一致
在积极心理学的文献中,有关“幸福”“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等专业术语的使用通常缺乏一致性这导致在理论构建和研究实施阶段都会存在困扰,因为不同研究者可能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解读。
2.2 理论难以统一
由于缺乏术语一致性,积极心理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理论体系的碎片化。各种研究、观点和模型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凝聚力。
2.3 “正向”和“负向”心理状态的简单二分法
在积极心理学中,常常将心理状态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这种分类方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也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刻意回避现实复杂性:
心理状态的二分法往往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痛苦和挫败感虽然通常被认为是“负面”的体验,但在某些情境下,它们可能是成长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2.4文化相对性
正如上文提到的,不同文化对“正面”和“负面”心理状态的看法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过于简单的分类方式可能不适用于跨文化或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

3.价值观缺陷—— 快乐主义与幸福主义

3.1 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为目的的生活观念。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受到了许多批评——积极心理学如果宣传不当有可能导向一种消极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塑造不健康的思维与行为。而且由于“积极”的理论特质,缺乏足够的反思精神,更有可能加剧这种倾向。
3.1.1 逃避现实
过度强调快乐可能导致人们逃避现实和责任,从而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让人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享乐,逃避现实中需要面对的困难选择,而这种逃避也很难在积极心理学内部找到规避的方案。
3.1.2 短视和冲动

积极心理学中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短期的、即时的快乐和满足感。这种观点可能会导致人们更加短视和冲动,因为短期快乐往往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即时的奖励来实现。例如,大量饮酒或吸毒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愉悦,但这样的行为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如健康问题、成瘾以及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

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以用“延迟满足”的概念来解释。人们往往高估即时奖励的价值,而低估长期奖励的价值。这也与大脑的奖赏系统有关,即多巴胺途径,它更容易被短期奖励所激活。


3.2 幸福主义(Eudaimonism)
与快乐主义不同,幸福主义更注重长期的、全面的幸福感。但这一概念也存在问题。首先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因为幸福是主观的、多维的、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2.2 幸福与道德
强调个人幸福可能导致道德和伦理问题,比如忽视社会责任和公平性。从伦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相互关联的。追求个人幸福至上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和伦理问题。
图片
二、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践的局限性与风险
1.“强制乐观”的风险——经验回避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和积极体验的重要性,但在处理负面体验方面却相对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如此,还有可能造成——经验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是一种心理机制,个体倾向于避免或减少对负面体验(如痛苦、不安等)的感知或思考。然而,多项高质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经验回避可能会加剧抑郁和焦虑症状。
  •  抑郁与经验回避
积极心理学过度强调积极心态可能导致“强制乐观”,使个体在面对负面体验时选择回避而不是正面应对。在抑郁症中,经验回避可能导致情感僵化和生活质量下降。个体因回避痛苦经验而错过了其他正面或中性体验的机会。
  •  焦虑与经验回避
在焦虑症中,经验回避可能导致不健康的应对策略,如过度用药、社交回避等,进一步加剧症状。
  • 忽视负面情感的价值
负面情感本身也有其适应性价值,例如,悲伤和恐惧有时是合理的生存机制。积极心理学在这一点上的忽视可能是其一个重要局限。
2.临床效果存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用国际精神医学领域广泛认可的CBT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学干预进行对比,整理了CBT和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效果的研究:

(一)针对7-18岁抑郁症患者的元分析

一项元分析纳入了21项对比CBT和积极心理干预治疗效果的研究。对象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7-18岁患者。主要结果发现:

  1. CBT组的抑郁症状改善程度要显著高于积极心理干预组,效应量达中等程度(Cohen's d=0.53)。

  2. 积极心理干预组在提升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效果稍好于CBT组,但效应量较小(Cohen's d=0.34)。

  3. 在随访期内,CBT组的抑郁症状继续改善,积极心理组则效果不明显。

该元分析的研究质量整体良好。采用敏感性分析后结果稳定,说明CBT优于积极心理干预的结论可靠性较高。原因分析:

  • CBT通过识别和修改负性认知模式,更直接地处理抑郁的心理路径。

  • 积极心理干预更强调正向情绪,对负性认知的转变不足。

  • CBT提供具体的行为激活技巧,也有助改善抑郁。

  • 积极心理干预多为几周的正念或写作训练,CBT是系统性的认知与行为干预。

(二)一项青少年RCT研究

该研究随机分配了多名抑郁青少年接受8周的CBT或积极心理写作训练。主要发现:

  1. CBT组的抑郁症状较基线显著减轻,积极写作组的减轻不显著。

  2. CBT组在抑郁相关认知扭曲和负面自我言论上也显示出显著改善。

  3. 随访期内,CBT组的治疗反应更为稳定。

研究总结认为,CBT可以更直接促进抑郁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变化,是更好的首选治疗。积极写作对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有限。

两个研究的结论高度一致,都支持CBT相对于积极心理干预,对抑郁青少年有更强的治疗效果。原因在于CBT可以更直击抑郁症的病理性认知与行为模式。

(三)关于学校推广积极心理学的效果

一项研究指出:

  1. 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培训的投入成本高,但缺乏长期跟踪评估其成本效益。

  2.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直接应用西方的积极心理学模式,效果存疑。需要考量本土情况。

  3. 积极心理学过分强调个体努力,忽视环境因素。可能导致问题个体自我内疚。

美国在学校推广积极心理学的教训:盲目推广积极心理学,可能推广的只是积极概念的壳子,难产生真正效果。美国的研究结果也是如此:美国中小学大力推广积极心理学多年,但青少年抑郁和自杀率仍居高不下。事实证明,光依靠提高积极性和韧性远远不够,学校必须直接面对问题,给出更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学校应大规模增加才用循证心理干预技术的心理咨询师(比如CBT)和社工,并关注每一个困难学生提供支持。

澳洲在学校推广积极心理学的教训:推广多年后,超过1/3教师认为积极心理学课程效果不佳。70%以上教师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就上岗教授积极心理学。对如何融入课程缺乏指导。教师反映需要更多具体案例分析和互动演练,而非简单概念引入。缺乏监控机制,学校对课程质量评估不足。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支持中确实占据了优势地位

  1. 宽泛的应用与实践:

    • 自21世纪初以来,积极心理学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学生的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

  2.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 为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已制定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行动策略,使得积极心理学成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2

  3. 教育观念的转变:

    • 积极心理学倡导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积极教育观,强调积极氛围的营造和积极师生关系的建立,这种教育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3

  4. 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许多中小学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工作计划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4

  5. 学术与实践的交流:

    • 清华大学等高校在积极心理学的推广和积极教育的实践方面走在国际前沿,通过主办“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等活动,为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5

以上各点共同展现了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支持中的优势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框架,而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多个层面,成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问题是,中国中小学生自杀率近年来逐年...相关数据太过敏感本文不再引述...

  1. 自杀成因:

    • 一个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成因包括主观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原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2. 学业压力:

    • 长期的学习压力被认为是中国中小学生自杀的典型诱因。中国孩子的学习任务通常是超负荷的,这可能会引发思维短路、冲动和脆弱,最终导致自杀。

  3. 家庭矛盾与学业压力:

    • 另一个研究显示,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是家庭矛盾,而根本原因则是学业压力。在分析的案例中,中学生的自杀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重,男性中小学生的自杀及未遂案例的比例也高于女性。

总结与讨论

综上,积极心理学确实在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支持中占有优势地位,但考虑到其理论局限性和临床效果存疑,我们还需审慎对待其在心理健康促进自杀预防方面的作用(如果不能直面以上成因和背后的问题而只是让孩子去积极乐观,可能很难解决问题),不能过于乐观和盲目。各界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根据研究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循证的心理健康促进方案和自杀预防方案。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专家、学者留言讨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